外墻真石漆施工工藝及質量研究

時間:2022-12-29 02:48:23

導語:外墻真石漆施工工藝及質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外墻真石漆施工工藝及質量研究

1工藝流程

真石漆的施工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2操作工藝

2.1基層處理。(1)用專用檢測工具檢查基層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及基層抹灰空鼓情況,并對缺陷部分進行處理,直至驗收合格。同時,將基層表面灰塵、浮漿、油跡、銹斑、無鹽類析出物等雜物清理干凈。(2)基層膩子一般分三道進行施工:第一道局部找平,安裝塑料陰陽角并修整門窗洞口及陰陽角;第二道滿批膩子并在膩子未表干前滿鋪耐堿網格布,同時用批刀壓入膩子層內,網格布搭接長度為80mm,網格布的裁剪和施工應注意力度,防止破壞經緯線,降低抗拉性能;在第二道膩子層干透后滿批第三道膩子并通過刮板找平,干燥12h后通過陰陽角彈線找方正,通過2m刮尺結合水平尺修整基層的平整度和垂直度,通過180砂紙打磨平整并清除浮灰,最后淋水養護[2]。2.2底漆施工。(1)底漆施工宜采用有氣噴涂或無氣噴涂。大面積施工應優先采用無氣噴涂,小面積或陰陽角等不易噴涂的地方可采用滾筒刷施工。(2)滾涂、有氣噴涂、無氣噴涂操作要點一般從陰陽角開始滾涂,同時按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M”型將底漆在基面上展開,然后豎向依次滾涂,在此過程中應使噴幅(滾筒)的三分之一重疊,以免交接處形成明顯的痕跡。滾刷示意如圖2所示。有氣噴涂、無氣噴涂應根據材料的涂布率和厚度要求來確定槍距、噴涂扇面角度、噴涂壓力、噴槍規格、噴槍運行速度及路線等參數,噴涂前對工人進行詳細交底,最大程度保證噴涂各參數相一致,避免涂層出現過厚或過少等不均勻現象,噴涂單元搭接及噴涂先后順序示意圖,如圖3所示。(3)底漆施工完成2h之后,應采取防塵、防曬等保護措施。一般宜在底漆施工完成之后的12~16h對涂漆(真石漆)進行施工。2.3分縫。底漆施工完成4h后才可開始分縫。分縫位置要結合外墻抹灰預留的分格縫位置以及現場測量的尺寸統一考慮,排出分模詳圖,并按排版圖施工,以確保立面整體效果。在基層上按照排版圖彈出分格縫位置,用水準儀控制和校對。在貼美紋紙的過程中,應使用水平尺或激光水準儀控制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順直度。2.4中涂(真石漆噴涂)。首先,根據不同的花色選擇槍型,以適應不同的施工工藝,噴出更理想的效果。一般采用的是氣壓可調的不銹鋼噴槍。在真石漆大面積噴涂前,項目部應先編制作業指導書,進行樣板施工,然后對工人書面技術交底。通過書面和影像記錄真石漆的噴涂效果(可用照片、現場制作的小樣、大樣來體現效果)以及噴槍的氣嘴、噴嘴規格,噴幅大小、氣壓大小,噴槍角度、離墻距離、移動速度、噴涂手法等。這樣可以有統一的明確的參數標準,方便后序大面積施工。對垂直面進行大面積噴涂時,要保證噴槍噴嘴始終垂直于墻面且勻速移動,一般噴嘴的移動線路應該是由上往下,然后水平勻速移動,移動距離為1/2噴幅(一般為15㎝左右),噴嘴每次起噴點宜在分格縫上或離陰陽角6cm左右,如圖4所示。真石漆施工完成之后,應進行成品保護,防止日曬雨淋。2.5勾縫。真石漆噴涂完成之后,在表干之前要揭除分格美紋紙,一般宜采取“一面墻兩層撕一次”。美紋紙揭除后,應用灰刀和排筆對灰縫進行整理和修整,以保證灰縫順直且寬窄一致。修理時,應避免二次污染,縫寬尺寸、縫型按設計要求和現場實際確定。2.6壓輥。巖片漆噴涂完畢后,會有立起的巖片,因此應在其表干之前及美紋紙揭除之前用短毛滾筒沾水輕輕壓平。壓平過程中,應用力均勻,輕輕滾動,避免出現因用力過大而造成外觀凹凸不平的現象。2.7打磨。待巖片漆漆膜完全干燥后,用80目砂紙打磨掉豎起的巖片,使漆膜平整光滑。打磨過程中應控制力度,防止破壞漆膜。2.8罩面漆(施工方法同中涂施工,先做樣板)。真石漆干燥至少48h(25℃,相對濕度≤85%)后,方可進行罩面漆施工[2]。罩面漆在大面積施工時,宜應用有氣噴涂,不宜采用滾涂。施工完成后,應采取保護措施,防止雨淋及二次污染。

3質量通病防治

3.1立面陰角彩砂堆積(圖5)。3.1.1主要原因分析。陰角一側墻體噴涂完成后,再噴陰角另一側墻體時,造成在陰角附近兩次噴涂,導致彩砂在陰角處堆積。3.1.2防治措施(1)采用兩次噴涂、兩次保護措施來避免陰角處彩砂堆積,即陰角處兩側墻體分兩次噴涂。(2)噴涂一側墻體時,另一側墻體用報紙保護,這樣彩砂就不會在另一側墻體堆積。(3)未噴涂的墻體,從陰角開始用報紙保護;已噴涂的墻面,從陰角出來5mm處開始用報紙保護,具體如圖6所示。3.2漆面開裂(圖7)3。.2.1主要原因分析。(1)底層抹灰沒按規范要求分格,水泥砂漿面積過大,干縮不一,形成空鼓及裂縫,以至將面層拉裂。(2)夏天暴曬或冬天氣溫驟降,導致涂層內外干燥速度差異較大,出現表干里不干,形成收縮應力差。3.2.2防治措施(1)外墻立面抹灰層應每層設置一條環形閉合的分格縫,豎向縫每層每6m設置一條,分格縫貫穿抹灰層,寬度為2~5mm,可用耐候玻璃膠或膩子粉填縫。(2)基層的找平膩子宜采用柔性膩子,并加入一道玻璃纖維網格布,以提高膩子層的動態抗裂性能。(3)夏季應采取防曬措施,尤其是西側和北側外墻;冬季應避免在天氣驟降前噴涂真石漆。3.3同一面墻(或同一視角墻)顏色深淺不一致(圖8)。3.3.1主要原因分析。(1)同一面墻采用不同批號材料。(2)采用低檔乳液、彩砂、助劑;成品不配套、相容性差或擅自更換配套成品,如更換低價底漆或面漆;材料使用過程中任意加水。(3)材料攪拌不均勻,噴涂不均勻,涂層厚度不一致。(4)抗堿底漆涂刷不均勻,或漏涂、少涂。3.3.2防治措施(1)宜選擇生產能力較大的廠家,同一批次材料計劃用量一次提足。(2)要求廠家技術人員對材料的施工工藝進行技術指導,膩子、底漆、面漆應與真石漆相配套。(3)施工過程中嚴禁任意加水,如需加水稀釋應經過試噴、試涂確定加水量。(4)保存樣板,專用的量杯、量具及拌料器具,配料比例記錄,做到專人、專管、專用,施工前做好操作人員的指導工作。3.4質感不一致。3.4.1通病現象。(1)點狀彩砂分布不均勻(圖9)(2)質感粗細不均勻(圖10)3.4.2主要原因分析。(1)材料分層、不均勻,導致彩砂分布不均勻。(2)施工過程中未攪拌或沒有隨時攪拌,導致桶內上中下三個部位的材料稠度不一樣,致使真石漆表面質感粗細程度不一致,彩砂分布不均勻。(3)噴槍噴嘴直徑不一致、噴涂壓力不一樣、噴槍角度及離墻間距以及移動速度沒有控制好。(4)一面墻兩個人施工或分多次施工。3.4.3防治措施。(1)選擇有實力的廠家,他們生產的材料配合比穩定,材料不易出現分層。(2)真石漆使用之前應用電動攪拌器攪拌均勻,使用過程中應隨時攪拌,所以宜在吊籃上或作業面處配備電動攪拌器。(3)嚴禁私自任意加水,如需加水,加水量應嚴格按照規定量添加。(4)噴槍的噴嘴大小應一致,使用前應先試噴,確認氣嘴噴嘴是否準確;噴槍的角度、離墻間距、噴涂壓力、移動速度等應書面確認,并交底到每個工人。宜采用一面墻一人施工、兩次以內完成。3.5泛堿、發花、黃變(圖11)。3.5.1主要原因分析。(1)抗堿封閉底漆無封閉、無抗泛堿功能,漏涂、少涂,導致雨水進入抹灰層活化了水泥中的鈣離子,使鈣離子遷移到涂層表面,并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結合,產生碳酸鹽白色結晶體附著在漆膜上,造成發白。(2)真石漆中作為增稠劑的纖維素比例過高,它們是親水物質,大大降低了涂層的耐水性能,容易引起涂層發花;基層酸堿度大于9,容易引起涂層發花;真石漆厚薄不均勻、真石漆用量偏少、涂膜太薄容易引起涂層發花。(3)真石漆用較差的丙烯酸乳液作為粘結劑,乳液在紫外線照射下會發生分解,析出有色物質,最終造成黃變。3.5.2防治措施。(1)基層和膩子層應養護,且養護時間和每天養護次數應足夠;基層的含水率應≤10%,PH值應<10[3]。(2)底漆是配套產品,應有較好的封閉抗泛堿性能。(3)首先應對工藝與理論涂布率的關系進行試驗,其次再對底漆、真石漆、面漆進行施工,保證底漆、真石漆、面漆材料的厚度和用量。(4)廠家應提供合理的增稠劑纖維素含量參數,并選用優質的乳液作為粘結劑。

4結語

本文對外墻真石漆的施工工藝、質量控制要點進行了簡要闡述,并對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幾種質量通病的原因、防治措施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希望對提高真石漆的施工質量有一定借鑒作用。此外,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還要加強對原材料的管控,建立嚴格的材料進場驗收制度,合理安排好各專業工種之間的施工順序,避免施工時各工種的交叉污染或破壞,同時切實做好成品和半成品的保護工作,確保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慕熙華,張喜紅.淺談真石漆施工工藝及施工注意事項[J].科學技術創新,2010(13)

[2]建筑涂飾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JGJ/T29—2015[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

[3]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01[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1.

作者:吳榮昌 單位:廈門輝煌裝修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