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施工的解決對策

時間:2022-10-09 09:23:29

導語: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施工的解決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施工的解決對策

【摘要】智能建筑的興起是順應時代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需求的要求。在整個智能建筑中,電氣技術是不可或缺的環節。本文簡析智能建筑的含義及現狀,試圖從防雷、技術、人員等幾個方面,談及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施工中的問題。同時也從這三個方面談及解決策略,以期能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電氣技術;智能建筑;問題及對策研究

1引言

目前,我國正從數量時代向質量時代邁進。一是邁向和諧,二是改進效率。智能建筑讓人與建筑、人與環境、環境與建筑三者之間存在一種可持續的發展關系,同時,它利用了高科技為生活提供優質服務。

2智能建筑的含義及現狀

2.1智能建筑的含義

智能建筑是為人們提供優質生活服務的現代化智能系統,它以建筑為平臺,將電氣技術、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科學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以及傳感技術等先進的高新技術都包含在內的一項系統工程。其目的是為人們提供高效、優質、便捷、環保的生活服務。電氣工程是智能建筑發展中最重要的一環,因此它施工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智能建筑質量的好壞。它的施工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①電氣工程的施工是一項隱蔽性工程,具有施工復雜性高、難度大的特點;②電氣系統中的每個部分都是獨立的,所以每一個部分的施工都要加強監管,這就加大了施工成本;③電氣施工工序較多,有埋管工程、接地施工、照明管理等,占據了整體施工的大部分。

2.2我國智能建筑的現狀

我國研究智能建筑電氣施工技術的時間尚短,特別是在節能要求和標準上,存在不規范的情況。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不高,在與設計者溝通交流時存在知識偏差,沒有很好的領會設計者的意圖,這也是智能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一大問題。

3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施工中的問題

3.1防雷接地問題處理不當

在智能建筑中,會進行各種配電系統的裝備設施和對應設備,這就要求在電氣系統中要做好防雷接地工作。建筑內部具有復雜的電氣設備以及布線系統,如火災報警系統、自動化管理系統、自動化通信系統等[1]。在實際運行中,這些系統都有可能遭到雷擊,損害建筑結構,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技術人員在進行防雷接地工作時,需要更加謹慎、嚴密。

3.2電氣工程技術有待進一步發展

在實際運用中,先進的電氣工程技術還缺乏發展土壤,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反復應用、修改,再應用、再修改。

3.3施工技術人員的專業性較低

智能建筑的電氣設計部分主要由專業的設計院完成,但是,具體的電氣施工是由相應的施工單位完成。因此,施工單位人員的專業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智能建筑性能的好壞。在具體施工中,往往由于施工人員缺乏專業既能,對設備操作不熟,出現問題不知原因,不會解決。

3.4施工單位過于追求經濟效益

智能建筑本質就是建筑工程,部分建筑項目的施工方為了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忽視在具體施工中的安全效益和綠色效益,簡單粗暴地節省原材料或者不利用電氣技術,大大增加了后期的施工成本,90如購買不相匹配的燈具或者電子設備。

3.5施工規范亟待完善

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大幅提升了智能建筑技術,但與此同時,造成了智能建筑行業中的系統配套規范和設備標準跟不上現有的智能建筑電氣技術的發展。同時,電氣工程的施工環節眾多,每個環節更新換代速度不一致,在具體施工中,施工規范不能很好地指導施工工作。這樣做的后果就是拖施工工程的后腿,加大了智能建筑的施工成本和時間成本,在無形中增加了經濟成本。

4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施工中的解決對策

4.1做好防雷接地施工

防雷接地問題一直都是智能建筑施工中的一大問題。解決好防雷接地問題,能更好地發揮智能建筑的效果,讓人們享受最優質的服務。比如,在雷雨季節比較多的地區,實際施工中,防雷電措施所使用的系統是TN-C-S系統。為了抗干擾,N線和PE線不用連接,低壓配電的系統也采取同一個系統,兩個系統都接地極,在總電源開關的地方,進行簡單的重復接地處理,大大降低了雷擊危險。其次,在導線選擇上,多選用多芯同質線作為接地導線。室外的電源線則采用聚氯乙烯絕緣、護套銅芯電纜。一般建筑物與接地體間隔在30米以內的范圍。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相關規范標準來操作。最后,在埋線處理時,采用網格狀的結構進行接線連接,但整體的布線走線則要根據建筑的整體形狀布局,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另外,為了增強接地體的導電功能和抗腐蝕性,一般采用外表鍍鋅的銅管和圓管材料。在實際埋線過程中,要堅持三個原則:一是要平,二要深,三要不透氣。“平”指的是埋線要水平設置。“深”指的是其埋線深度不能低于0.6m。“不透氣”指的是要有很好的封閉性,同時每個焊接點都要及時做好防腐處理。

4.2做好安裝前的溝通協調工作

智能建筑電氣技術的實施,需要在安裝前,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業主、物業等各方溝通交流,明確每一方的需求和困難,一起協商調解。同時,在溝通交流中,也會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因為電氣施工在建筑中占了一大塊,涉及接地、照明、布線、層高、墻面與天花板、供配電系統等,爭取統籌資源,協調各方資源,爭取利益最大化,提前交流能避免麻煩,節約施工時間,也能避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用最低的成本換取最高的經濟效益,讓各方滿意。

4.3加強電氣施工的人才培訓

人才的培養是技術在實際中的體現。只有培養會操作電氣設備的專業人才,先進的智能建筑電氣技術才能很好地在實際施工中得到運用,而且在出現問題時,專業人員也能按照專業流程進行處理,這樣就避免造成經濟損失和人員傷害。因此,行業和企業要大力培養專業人員,從行業層面來講,營造電氣技術廣泛運用在實際施工中的氛圍,讓培訓完的人員有地方可以施展自己的技術,還要出臺相關鼓勵機制,鼓勵人才主動去學習、進修。從企業層面來講,企業內部要營造一種人才得到重用的環境,讓人才有被尊重的感覺,敢于去學習、樂于去進修。最后,專業人才自身也要有不斷學習的意識,不能僅停留在當前的技術水平上,在具體施工中發現的問題,要敢于和其他人交流研討。營造一種好的學習工作環境。

4.4加強施工人員的思想教育工作

思想教育指導人的行為,要對智能建筑電氣施工人員加強思想教育,樹立安全第一的責任意識。不定期的開展各種思想培訓,這樣在實際施工中,施工人員就會從安全角度出發,選擇最符合智能建筑的電氣設備,在操作中也會嚴格按照施工標準來規范自己的操作流程,做到嚴謹和認真。

4.5電能的選擇和利用

智能建筑除了依靠電子技術,還依靠電能維持各種設備的運作。在智能建筑中,電能的消耗特別大。因此,在智能建筑電氣施工過程中,要選擇穩定性較強的電氣設備。另外,施工人員在進行弱電系統安裝時,要根據相關準則要求,從現場的實際環境出發,選擇合適的弱電系統[3]。再加上電能消耗大,又屬于不可再生資源,要采用其他可以替代的能源,如風能、水能、核電能等。節約電能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①選取節能燈具。減少普通照明數量,加大購買節能燈具的數量。這是在材料上進行節能。②借助自然光照。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光,將采光井布置在建筑內部,可更好地采集與利用自然光。在建筑室內照明中,可選擇具有良好透光性的材料。這是在外部環境下進行節能。③在控制照明燈具上,通過聲光控開關的設置,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這是通過技術進行節能。

5結語

目前,我國的智能建筑電氣技術在迅猛發展,各種新的技術和理念涌現出來,給我國的智能建筑帶來福音,但是我們要意識到電氣技術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避雷接地不到位、人才的大量短缺、施工機制不夠完善、施工規范的滯后性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有針對的改變,解決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施工中的問題,讓電氣技術更好地服務智能建筑。

參考文獻

[1]李娟.電氣節能技術在綠色建筑中的運用[J].建筑科學,2020,36(11):161.

[2]張雷,蔡智明,邱豐.智能建筑電氣控制技術的設計與應用研究[A].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2020年工業建筑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中冊)[C].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工業建筑雜志社,2020:5.

[3]趙瑞蘭.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施工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6(5):147-148.

作者:劉春廷 李恩華 夏松林 潘宇 單位: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