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經濟學理論教學研究論文

時間:2022-05-31 06:08:00

導語:計量經濟學理論教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量經濟學理論教學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認為,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計量經濟學教學中有效率的做法。文中介紹了該模式中課堂理論軟件教學、實驗室實踐教學和課程論文評價三個環節的具體內容,提出了課時拓展、難點處理和課程建設對于提高教學效果的基礎作用。關鍵詞計量經濟學理論—實踐教學模式教學環節Keywordseconometricstheory-practiceteachingmodelteachinglinks計量經濟學教學可以采取三種不同的教學模式,一是純理論的教學模式,二是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三是應用型的教學模式。筆者自1997年接任本科生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至今,通過教學實踐體會到,純理論的教學模式中理論與應用基本脫節,而純應用的教學模式會蛻變為僵化的計量工具的使用。第二種教學模式對于培養本科經濟管理類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顯著的效果,能夠提高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效率,體現出計量經濟學作為一門“工具型”課程的教學特色,符合本科生培養的基本目標,是一種值得推行的教學模式。一、理論—實驗教學模式的內涵筆者認為,本科計量經濟學的教學理念應該是理論學習服務于實際應用。本科生中的大部分人在完成四年的學業后要適應工作需要,知識和技能方面的競爭力對于個人的發展是比較重要的。理論—實驗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計量分析能力所關注的是:1、經濟量化分析的基本思想掌握了嗎?通過課程的學習,重在傳授給學生計量經濟學研究經濟問題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并結合實際的案例分析加以強化。2、經濟量化分析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掌握了嗎?理論學習是思維創新和方法創新的源泉,對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動手的能力具有實質性的幫助。3、適當的難度和前沿進展涉及到了嗎?針對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三個層次培養目標的不同,計量經濟學應該相應地界定為三個教學層次,即初、中級計量經濟學、中級計量經濟學和高級計量經濟學。本科生教學定位于初、中級之間,適當地提高學習難度,有利于提升本科階段計量經濟學學習內容的實用性,而前沿進展的介紹便于學生以后在工作中的自主學習和發展。4、計量分析軟件掌握了嗎?這是本科計量經濟學理論教學的目的。目前計量分析軟件種類很多,而制作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結合課堂理論學習一種計量分析工具具有觸類旁通的意義。基于以上的關注點,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采用理論—實驗教學模式的特點體現在:理論與實驗相結合,在實驗中把握理論,以實際應用為目的。這種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的表現在于:1、使學生認識到,只有掌握了基本計量分析理論,才可能掌握量化軟件的應用,并且通過上機處理實際問題強化了這種認識,刺激了理論學習的主動性,保證了在實驗教學環節中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2、上機實踐中調動了學生對于已有的數學、統計學和經濟學知識的綜合運用,激活了學生的儲備知識。3、上機實踐中設計專題形式的現實經濟問題分析,誘發了學生的探索熱情。二、理論—實驗教學模式的基本做法理論—實驗教學模式的教學環節是:課堂理論軟件教學→實驗室實踐教學→課程論文評價,三個環節是遞進的,教學目的培養學生掌握經濟量化分析的基本技能。(一)課堂理論軟件教學環節。1、學時分配。課堂教學部分將2/3學時用于講授經濟計量理論和方法,剩余1/3學時穿插講授相關的計量方法在計量經濟學軟件上的實現形式、計量軟件操作命令、實際案例分析和演示,即在課堂上同步完成軟件教學。這樣能夠形成活躍的課堂氣氛,牽制學生的注意力,對學生有“即學即用”的感覺,理論和實際應用結合,理論學習效果好,同時便于順利地進入第二教學環節中的實驗室實踐教學,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2、教材選用。計量經濟學的內容體系龐大,選取適當的教材是必須的。教材選用采取主導教材和輔助教材結合的方法推薦給學生。輔助教材的選擇主要是國外引進的優秀版本,比較適合于課外學習,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和提高學習的興趣。課堂內容的組織也吸收了這些教材給出的對本科生教學內容的建設性意見。3、教學軟件選用。目前采用的教學軟件為EViews,該軟件是經濟計量分析的專用軟件,在高校計量經濟學教學中應用普遍。理論教學中緊密結合該軟件的應用,講授相應的經濟計量理論,從而把握各種經濟計量軟件編寫依據的的共性原理,這是學習其他計量軟件的基礎。4、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方式體現在將課堂理論教學軟件學習實際案例操作三位一體地結合在一起,其中教學案例是根據教學的內容和我國經濟運行的統計資料編寫。同時推薦經濟研究方面的刊物,輔助學生課外學習,作為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5、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上,將多媒體課件教學與傳統板書結合在一起。多媒體方式授課的確可以節省教師大量板書時間,但事實上由于短時間內信息量強度過大,不如傳統的學生思維跟隨教師粉筆游走來得輕松,削弱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在教學實踐中,對于重點章節內容,板書講解穿插于課堂內容受到了學生的歡迎。6、校園網教學平臺利用。在教學平臺,教師上傳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案、教學軟件、課件等必要的教學文件,方便學生把握學習進度和復習預習。上傳精選的閱讀材料,供學生課外學習并感受課堂理論在現實經濟問題分析中的應用,進一步拉近理論和現實的距離。教師和學生課外對話的時間和空間在教學平臺上也得到了拓展。這些方面都強化了課堂教學的效果。(二)實驗室實踐教學環節1、編寫上機實習指導書。上機實習指導書配合于課堂教學內容,編排的內容包括課堂理論精要、計量分析方法、實際案例EViews操作和單元上機實習設計,據此學生可以輕松地進行自主性學習,完成單元上機實習任務。[1][2][][]2、要求學生自愿組合二人學習小組,最終的成績依賴于共同的努力。經過近三年的觀察,學生選擇弱—弱搭檔的情況很少,多數都是強—強搭檔或強—弱搭檔。由于小組只有2人,分工和協作的表現好,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在上機實習的過程中互相提示和督促,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在第一時間尋求教師的幫助,學習效率比較高。3、布置上機實習任務。每個單元的課堂教學結束前,結合單元練習的需要,提前給學生布置上機實習任務(課題)。實習任務框架由教師設計給出,具體研究內容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擬,但強調結合經濟學理論的實證分析,涉及到如我國的生產、消費、財政、貨幣、就業、進出口等宏觀經濟問題的經濟計量模型的設定、估計、檢驗與應用等,學生就建立一個穩健的經濟計量模型的過程中涉及到的數學、統計學、經濟學、經濟計量理論和方法進行系統的實踐。4、預查上機實習內容。為了保證實習過程順利進行,教師要事先檢查學生二人組自擬的上機實習任務,目的有二:一是督促學生準備課題和數據,二是檢查擬定的課題和數據是否可行,往往這兩個方面都存在問題。學生方面的問題暴露在拖拉的學習習慣、隨意的學習態度、選題不恰當、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不清、數據口徑不一或獲得性不強等,其中有些問題與統計學與經濟學的學習基礎有關。預查上機實習內容是一個必須重視的關鍵環節,教師可以針對發現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個別的指正和輔導。5、指導學生上機實習。上機實習是學生動手操作以及將課堂理論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環節。由于學生的選題多樣、課堂學習水平多樣、學習能力多樣、出現的問題多樣,教師在給予學生一對一的個別指導的同時,對學生表現出來的創新能力要及時給予鼓勵和引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避免對于計量經濟學課堂理論和經濟學理論的拘泥和不切實際的僵化套用。6、撰寫單元實驗報告。對于單元上機實習結果,要求學生及時形成實驗報告。單元實驗報告要詳細報告實驗過程和所得結果,重點考察是否掌握了各個單元講授的課堂理論通過經濟計量軟件的實現方法,是否能夠正確解釋和分析軟件的輸出結果、是否能夠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單元實驗報告的完成質量是學生平時課程成績評價的依據。(三)課程論文評價環節1、推薦閱讀經濟計量分析范文。在實習階段中要推薦給學生經濟計量分析方面的閱讀材料,這些材料應該能夠很好地展示課堂教學中關于構建計量模型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要素,同時具有良好的寫作范式,作為學生完成課程論文的參考。2、完成課程論文。全部課堂內容講授完畢后,要求二人學習小組根據自己的選題,將單元實習的內容邏輯性地串聯起來,進行一次綜合性的上機實習,實習結果形成課程論文。這是對學生建立經濟計量模型的思路、上機操作和分析技能、模型優化方法等內容的掌握情況進行全面的檢查。為了培養學生撰寫計量經濟分析論文的能力,課程論文在寫作和表述方面要求比較規范,包括選題背景、理論依據、變量選擇、數據處理、模型形式、模型的優化估計和檢驗結果及分析得到的結論。課程論文的水平是學生最終課程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最終成績由理論考試成績、單元實驗報告成績和課程論文成績構成。三、理論—實驗教學模式中有待完善的方面從筆者目前的教學實踐看,理論—實驗教學模式的推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同時也感到這種教學模式發揮作用的空間受到了一定制約,有必要在以下方面持續地加以改進:1、課時約束。目前計量經濟學課程的課時已經被壓縮到了極限。課時壓縮的原因在于多媒體教學對于課時的節省。實際上,由于學科本身的發展和社會需要,如今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的理論內容不但有所擴張,軟件教學也成為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現有學時在完成必要的課堂理論軟件教學后,留給學生上機實習的時間比較短缺,適當增加課時成為必要。2、課程難度。學生在計量經濟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擾就是數學基礎不好,這方面的問題是無法回避的,只能借助于恰當的教學方法。恰當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降低課程學習的難度,保證后續學習的順暢。所以,對于這部分內容,以怎樣的要求、方式和方法有效地傳授給學生,對于教師來說,需要進行不斷的實踐和探索。3、課程建設。這種教學模式對課程建設的要求較高。首先體現在基礎工作中,如:課件中計量理論與軟件操作內容的結合、制作典型教學案例、精選閱讀材料、編寫上機實習指導、設計單元上機實習內容及課程論文等。其次,教師還要在教學方法探討如何啟發和引領學生,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這些工作是需要循序漸進地完成的。本文得到中國農業大學校級精品課程建設項目資助參考文獻1.何劍.計量經濟學.本科課程“三維”教學模式的構建及實施[J].統計教育,2007;(2):28-302.楊汭華.以“案例教學”施教“計量經濟學”的思考[J].統計教育,2005;(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