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石油工業發展方向試析論文
時間:2022-10-25 09:38:00
導語:我國石油工業發展方向試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我國石油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石油行業近期的發展趨勢做了展望,說明了能源的轉變趨勢。
關鍵詞:石油現狀發展趨勢非常規能源開發
引言
石油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目前國內的能源生產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高速經濟增長,能源進口量持續增加,能源對外依存度在7%左右,其中石油對外依存度在43%左右。一方面,加大對常規油氣和非常規油氣的開采力度,也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以作為石油的替代品;另一方面,要將油氣的供應多元化,以減少可能遇到的風險。
一.石油工業的近期展望
1.石油的現狀
世界正在走向后石油時代。
從1859年在美國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來,世界對石油的渴求和使用已走過了近一個半世紀的歷程。
歷經100多年不間斷地開采和無節制地使用,目前石油供應安全面臨三大挑戰,一是石油需求不斷增長使現有資源產量難以滿足;二是礦物能源遲早要枯竭,目前沒有替代能源能擔當石油的角色;三是無節制地使用石油已對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
據美國能源研究機構估計,石油企業每年可找到120億-150億桶石油儲量,而全球每年消費量為300億桶,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僅靠常規能源是不可能滿足消費需求的。
2.未來我國石油的發展方向
2.1常規油氣
(1)高含硫化氫﹑高含CO2的酸性氣田
四川宣漢發現的普光氣田,其已探明天然氣儲量達3500億立方米,是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整裝海相氣田。普光氣田硫化氫平均含量15.2%,CO2平均含量8.3%。未來5年,中石化、中石油兩大集團規劃在達州投入近千億元,揭開了開發酸性氣藏的新篇章。在開發普光氣田中不斷獲得技術進展,這對四川盆地乃至全國酸性氣藏開發都會是一個有益的借鑒。
表1我國主要的含硫氣田
氣田名稱產層甲烷乙烷丙烷丁烷CO2H2S
海南涯13-1氣田83.873.831.470.787.657.07
塔里木克拉2氣田97.930.710.040.02/0.56
川西北中壩2氣田雷三84.842.050.470.284.136.32
重慶氣礦臥龍河嘉四364.910.350.090.091.6531.95
重慶氣礦開縣梁平飛仙關84.680.070.03/5.448.77
建南氣田長二段85.890.15//9.304.05
(2)超低滲氣藏
鄂爾多斯盆地蘇里格氣田、大牛地氣田。蘇里格氣田位于內蒙古境內的毛烏素沙漠,已探明儲量5336億立方米,屬于非均質性極強致密巖性氣田,呈現出典型的“低滲、滲壓、低豐度、低產”特征。
鄂爾多斯天然氣屬于世界性難題的低壓、低滲儲層,單井產量低,穩產難度大。國內類似的天然氣儲量資源巨大,蘇里格﹑大牛地氣田的成功開發將積極推動這類天然氣資源的開發利用,意義十分重大。
由于我國近期主要發現的是幾個大氣田,再加上考慮環保因素,未來將是天然氣工業迅速發展的時期。
2.2非常規油氣
我國政府在“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將大力開展油頁巖、油砂、天然氣水合物等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
(1)煤層氣
目前中石油在山西沁水盆地開發煤層氣,但獲得的工業氣量并不理想,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增產改造,才可能獲得經濟效益。美國自上世紀70年代后期就成功地開始了煤層氣開發,現已成為占全美國天然氣年總量10%的重要能源產業。現在,美國開發煤層氣的技術已趨于成熟,而中國尚處于起步階段。
(2)重油
專家們估計,在全球約10萬億桶的剩余石油資源中,70%以上是重油。目前,我國已探明重油地質儲量為20.6億噸,已動用地質儲量13.59億噸,剩余未動用地質儲量7.01億噸。2005年中國重油年產量達到2386萬噸,占石油年產量的13.2%。在常規稀油儲量日益減少的大背景下,重油在石油工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3)天然氣水合物
迄今為止,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氣水合物儲量已相當于全球傳統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巖等)儲量的兩倍以上。
由于天然氣水合物是在低溫﹑高壓下形成的,被高度壓縮,一旦減壓便會迅速分解,極易造成井噴。且天然氣水合物礦藏哪怕受到極小的破壞,都足以導致甲烷氣的大量散失,甚至還可能引發地質災害。
因此,對“天然氣水合物”,目前還處于理論摸索和勘探調查階段。對天然氣水合物鉆采方法的研究工作將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向石油行業提出了新的技術挑戰。
2.3節能
我國是人均石油擁有量十分匱乏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石油利用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據測算,我國石油資源的采收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等于增加2億多噸的可采儲量。
節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技術的應用不廣泛,采出程度較低,一些重大能源技術裝備自主設計制水平還不高,這些已成為提高我國石油產量的重要制約因素。應強化石油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導向,從管理、技術和結構三個角度,在改進能效方面做出更加積極的努力。
在節能方向上,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石油供應多元化
目前中國90%以上進口的石油需要從海上船運,且船運任務多由外輪承擔,一旦遇到突發情況,將處于極為被動的局面。從國家戰略的角度考慮,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基地,力求原油供給途徑多元化,對維護石油資源是十分必要的;而加大可再生能源的研發力度,以作為石油類燃料的替代品,也是必要手段。
(1)石油戰略儲備基地
目前已建成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四大基地(鎮海、喬山、大連、黃島),未來可能陸續在中部地區也建立石油儲備基地。建立石油戰略儲備也能大大減小由油價波動所導致的經濟方面的影響。
(2)中俄和中哈陸路原油運輸通道
已建成的中哈石油管道由哈薩克斯坦阿塔蘇通向新疆獨山子,是我國建設的第一條跨境輸油管道,設計年輸油能力2000萬噸。中哈還將建第二條石油管道。
中俄泰納線已經動工,泰納石油管線一期工程將修建斯科沃羅季諾-大慶的支線,年輸油能力為2000萬噸,可以大大降低我國原油進口的壓力和風險。同時,在俄羅斯徹底完成鐵路現代化改造后,對我國原油運量可提高到3000萬噸。
目前,中俄哈三國已經成為能源戰略合作伙伴,正在進行很好的合作。
二﹑能源發展的趨勢
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2004年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研究報告稱,全球變暖將導致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陸地動植物在未來50年內滅絕。
從全球的角度考慮,無論是出于對傳統化石能源儲量日益減少的擔憂,還是為避免全球氣候變暖的可怕后果,開發可再生能源已是必然趨勢。
1.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水能﹑海洋能等。
其中,太陽能光熱利用、生物質能利用、風能利用在未來5~10年,將是國內的重點研究方向。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專家已于近日表示,2020年,生物質液體燃料將替代1000萬噸中國成品油消費。屆時,可再生能源將占中國能源消耗比重的10%。
未來幾年,可能會掀起一股開發生物質能的熱潮,這就會導致一些潛在的不利因素:
(1)糧食
生物能源分為二類:一是從甘蔗、玉米和薯類作物中提煉燃料酒精(乙醇),二是從向日葵、油棕櫚和蓖麻等油料作物中精煉成生物柴油。過度開發會導致油糧價格上漲,威脅到人類生存的問題。我國日前已經限制使用玉米等可食用谷物作為生物燃料的原料,鼓勵生物燃料產業“堅持非糧為主”,保證生物燃料的發展既不能影響人們的糧食消費,也不能同糧食爭奪耕地。由中德合作的秸稈變柴油項目已落戶山東淄博,這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再生能源發展領域都有著重要意義。
(2)水
若要大力發展生物質能,則需大量糧食,這意味著需要大量的水。而我國水
資源并不豐富,甚至很多地區都存在水資源貧乏,這是一個嚴重制約。
2.從環保的角度的建議轉
1)從煤和有機廢料中提取甲醇
可從煤炭、木頭甚至有機廢料中提取甲醇,直接添加到汽油中作為清潔的汽車燃料,可有效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造成的污染。
(2)開采垃圾氣
全球每年產生有機廢料,通常人們把它們作為垃圾進行焚燒,這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而在缺氧條件下經生物降解,垃圾能大量產生甲烷氣。全球每年可利用的垃圾氣約為,對這種氣體進行開采不僅可降低垃圾污染和溫室氣體的排放,并有助于降低世界能源的供應負擔。
三﹑總結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能源問題將進一步成為制約世界經濟發展的瓶頸,人類對能源的渴望會成為影響世界安全和穩定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這一切要求我們要清醒地了解能源的發展趨勢,重新認識未來的能源格局,走能源、環境和經濟發展良性循環的路子。
只有降低長期處于主導地位的傳統能源的競爭力,將核能和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漸居于主導,這樣人類才能攜手共建一個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D.G.豪厄爾主編楊登維李大艮等譯.能源氣的未來[M].石油工業出版社
[2]馬新華.鄂爾多斯盆地天然氣勘探開發形勢分析[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5,32(4):50-53.
- 上一篇:油價的研究論文
- 下一篇:我國天然氣戰略建立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