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掌握學習原則”進行個別化教學
時間:2022-06-25 04:58:00
導語:借鑒“掌握學習原則”進行個別化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教育革新最積極的領域之一是個別化教育,從2000年起,我借鑒“掌握學習原則”,對班上有語言障礙的吳X小朋友進行了個別化教學,受到一定的效果。在此想通過個案研究的形式,談談三年的教學實踐,以此勉勵自己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一、理論依據。
“掌握學習原則”堅持認為:不論學習方式的差異有多大,每一個學生在達到學習目標方面都應該得到一種公平的機會。貫徹“掌握學習原則”的技術包括:允許學習較慢的學生化更多
的時間來達到目標,不斷評價學生的進步情況以確定他們達到目標的程度,提供適合不同學習者的能力和學習風格的可選擇的教學途徑,以及為運用通常的方法教學失敗的學生提供矯正教學。
二、個案狀態描述。
吳X是1992年出生的一個男孩,父親是只讀過兩年書的重體力勞動者,母親是個弱智人。可能遺傳的原因,他從小就被醫療機構鑒定為重度弱智。
吳X身材瘦小,身體靈活,臉上成天掛著笑容,見到熟人抿嘴一笑,并用點頭表示友好,是個人見人愛的孩子。他的發音器官小時受損,舌頭較常人短,進校時只能說個別單字,如:爸、媽、飯飯、吃吃。雖然不會用語言講解,可是能借助手勢、體態動作,再加上幾個單字表達自己的意思。集體朗讀時,非常起勁,聲音響亮,因讀得不正確,所以聽上去總是很突出。聽他人說話時,眼睛從不直視對方,而是四處亂看,耳朵卻聽著,也基本能聽懂他人意思。平時喜歡與他人游戲,活潑開朗,做事主動積極。
三、借鑒“掌握學習原則”進行教學的情況。
1、確立培養語言能力的目標
吳X雖然只能說完整1—2個字,但聽力較好,且喜歡說話,所以我對培養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充滿了信心。借鑒“掌握學習原則”的要求,允許學習較慢的學生化更多的時間來達到目標,確立了如下培養目標:第一學年,學會用兩個字來較正確地表達意思,且發音較清楚,他人容易聽懂。剛開始跟著說兩個字,接著要獨立說出兩個字,以后還要能根據圖意或活動說出兩個字,直至能自由表達。第二學年,學會用三個字來較正確地表達意思;第三學年,學會用四個字來較正確地表達意思;第四學年,能說一句非常簡短的句子。
2、提供各種學習途徑進行更多訓練。
貫徹“掌握學習原則”,就是要為運用通常的方法教學失敗的學生提供矯正教學。為了提高吳X小朋友的語言能力,我可能要為此化上比其他學生多幾十倍的工夫,但從沒有泄氣。因為我深信:人的語言能力是大腦的一種功能,他和人的其他能力一樣,都是后天訓練的結果。
(1)、日常用語的對話。每天只要我一看見吳X就會與他打招呼:吳X早或吳X好!引導他對我說:老師早或老師好!逐漸要求他碰到任何一位老師,都要主動打招呼。我還教會吳X回家前一定要說:再見!其他方面吳X有事向老師匯報,如上廁所、洗手等,都要說清楚事情而不能再用手勢代替。這樣的訓練在于平時的持之以恒。
(2)、誦讀童謠。生活中的童謠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助長語言發展。我有意識地多教吳X一些童謠,如《小老鼠》等,除了在集體教學中,他跟著大家一起學,我還利用分組教學、平時的休息時間單獨同他一起誦讀,雖有點像小和尚念經,但經過千百次的重復,吳X的舌頭靈活多了。
(3)、學習與游戲相結合。機械的重復總會令孩子厭煩,快樂的游戲卻是大家所喜愛。我有意識地把所訓練的內容結合到游戲中,吳X在無意識的玩中又多掌握了一些詞或短句。如:《送信游戲》等。
(4)、交往助學。交往與語言往往是分不開的,孩子們在待人接物時,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提高語言。我常請吳X做一些必須與他人打交道的事,如:讓他請某位同學到老師身邊去,從某老師那兒領取東西,幫食堂送餐具等。做這些事情沒有正確的語言傳遞,對方是聽不懂的,他也無法完成任務的。
3、多種表揚形式,激勵繼續努力。
貫徹“掌握學習原則”的要求是不斷評價學生的進步情況,以確定他們達到目標的程度,在此基礎上繼續學習。當吳X的語言只要有一點進步我就口頭肯定,并給予一定獎勵。用“飛機升降”來表示吳X的語言發展已會說兩個字——三個字——四個字等。用“貼紅花”來表示吳X又學了一首兒歌。在不斷的激勵下,他越學越有勁,越來越喜歡開口,碰到事情就想說一說。
四、結果與討論。
如今的吳X能響亮地喊出每個同學的名字,會給所學的漢字組詞,會用五個字以內的短句表達自己的意思。2002年慶元旦聯歡會上,有感情地朗讀了一首四字兒歌。他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于“掌握學習原則”的作用。吳X在語言發展上的成功個案表明,即使智力有嚴重損傷,只要教師為此提供一切符合實際能力的教學途徑,化上足夠的精力與時間,學生總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