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12-17 09:04:00
導語: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下,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這是一個新的重要課題。我們學校堅持抓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下面結合小學思想品德課的特點談談教學實踐中的幾點體會。
一、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要在教學中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樂于思考、樂于求得問題的答案,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設計課堂提問要注意層次性。根據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規律,提問要注意圍繞一個中心,層層深入地提出一系列問題,使學生的認識逐步深入。如教學《要管得住自己》一課,我講完故事后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1)故事的主人公他改掉了什么習慣?(2)他是怎樣改掉吃甜食的習慣的?如果他不改掉這個習慣,結果會怎樣?(3)從達爾文改掉吃甜食的習慣這件事,你懂得了什么?這些問題的設計既緊扣課文,引導學生學習和體會達爾文頑強的意志力,又循序漸進地指導了學生思維的路徑,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設計課堂提問要富有啟發性。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提問,一定要提在點子上,問在關鍵處,富有啟發性,以利于引導學生動腦思考。我教《一條珍貴的毛毯》一課時,設計了這幾個問題:(1)、是中國革命歷史中的什么人?(2)這件毛毯經歷了多長時間?(3)這條又舊又破的毛毯為什么要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里?經過對這幾個問題的討論、分析、概括,課文中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赴湯蹈火的事跡和他們之間深厚的革命情誼就突出來了,其光輝形象也自然顯露出來了。
3、設計課堂提問要加強針對性。針對性是思想品德課的生命所在。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教育觀點能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產生正向的心理效應,課堂提問必須加強針對性。如教學《做媽媽的小幫手》一課,我設計了這樣兩個問題:(1)你們在家里是怎樣做媽媽的小幫手的?(2)有的同學在家里是獨生子女,爸媽不讓干家務活,該怎么辦呢?由于設計的問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符合學生的年齡、生活實際,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因此人人爭相發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在這種愉快而熱烈的討論中,不僅強化了學生對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有責任做家務活的認識,而且增強了學生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做媽媽的小幫手的主動性,從小學會生活自理。
二、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要善于運用直觀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應用面很寬,縱觀,適用于各個年級;橫看,作用于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
1、在講明道理時使用直觀教學法。思想品德課要著重明理,但給小學生明理確實不容易,所以在這一環節上運用直觀教法,目的在于用具體的事實、形象的比喻,分析蘊寓其中的道理,然后再抽象、概括,深入淺出地講明觀點。如在教《勞動不分貴賤》的觀點時,我以收音機為例,首先說明各部分零件構成一個整體,再打開收音機放出美妙的樂曲,然后老師依次輪換拿掉電池、電阻等,收音機立刻沒有聲音了,從而證明這一整體缺一不可,以此比喻社會上的各行各業就像這收音機上的零件,只有互助配套才能發揮作用。然后結合實際,讓學生從切身體會中談各行各業的勞動在社會主義建設和人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使學生懂得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道理。
2、在指導行為中使用直觀教學法。對小學生進行行為指導,越明確越具體越好。因而在這一環節上使用直觀教學法,目的在于使行為要求具體化,并展示最佳行為方式。比如一位老師教《東西要放在一定的地方》一課時,考慮到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有限,又缺乏鍛煉,從“明白”到“會做”還有一定距離,于是在行為指導時,精心設計了辨析題,并以抽拉片、覆蓋片的形式展現。先出現書包、鞋襪亂放,洗腳盆、板凳用完不放回原處等雜亂畫面,然后請學生思考這樣做有什么不好,正確行為應該怎樣,并讓學生動手操縱抽拉片,將錯位的物品一件件“放”回到“一定的地方”,最后出現室內整潔、物品擺放合理的場面,使學生體會到東西放在一定的地方才能使用方便,才不致影響環境整潔,同時還能培養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這種設計符合學生好動、好奇的特點,既直觀又有趣。學生在積極參與中受到了行為訓練,收到了良好的導行效果。
總之直觀教學法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可使用,關鍵在于目的性要強,要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設計,不能盲目使用,不要流于形式。
三、在抓好課內教學的同時,要注意聯系實際。《思想品德課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教學要聯系學生的思想品德實際和社會實際,符合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這就是說,教學必須聯系實際,講求實效。為此,必須立足于“兩個結合”。
1、結合改革開放的實際,使思想品德教育有新意。
十幾年的改革開放使我國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代,神州大地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可是當今不少小學生“身在福中不知福”,生活在改革開放年代卻不懂得改革開放的優越性。因此,思想品德課必須聯系改革開放的社會實際,向學生進行改革開放的教育,使其具有時代特色。如在教《騰飛吧,祖國》一課時,老師事前組織學生進行調查,問爸爸媽媽自己家里改革開放后發生了哪些變化,添置了哪些家用電器,并組織小記者采訪和進行社會調查,訪問鎮工商所所長,請他講述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市場的變遷從里到外,由小變大;個體戶的發展從無到有,由少到多,現已發展到了400多戶。此外,還訪問了農場場長、飲料廠廠長、養殖專業戶等。我們還設計表格,讓學生調查統計。通過調查對比,學生深受教育。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涌現出來的許多典型的人和事都富有教育意義。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改革開放的成就,進一步增強改革開放的信心,我們結合有關內容,先后自編了《群眾致富的帶頭人》《科技興農的領頭雁》《依靠科技,創業致富》《新興鎮農貿市場》等10余篇鄉土教材讓學生學習。
2、結合農村實際,使思想品德教育有特色。
我們國家農業人口占絕大多數,因此,農村小學思想品德課必須面向農村,面向農業,面向農民,緊密結合農村實際,突出農村特色。
首先,要結合思想品德課加強愛農村、愛勞動的教育。如在教《勞動不分貴賤》一課時,我首先用形象具體的類比法(用人體的各個器官進行類比)講清勞動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從而教育學生要尊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熱愛勞動,熱愛農村。
其次,要結合思想品德課加強農業科技教育,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在農業生產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種田要講科學,養雞、養豬、養魚也要靠科學。因此,教學中必須重視進行農業科技教育。我教《相信科學不迷信》一課時,除了運用課文中的事例外,還讓學生課前搜集因信迷信而受害的事和講科學受益的事,并增補自編教材《種田地也要講科學》,使學生在正反對比中提高認識。如有的同學了解到文高村一個農民看不懂藥瓶上的說明而配藥過重,使水稻枯死了一大片,結合類似這樣的一些事例,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于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性,增強他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長大攀登科學高峰的自覺性。
思想品德課不僅要曉之以理,而且要導之以行。結合農村實際,我們還組織學生開展了一些農科活動,如與鎮農場聯辦“紅領巾農作物醫院”,讓學生認識各種農藥以及農作物病蟲害癥狀,學習植物保護知識等,還組織他們與養豬、養雞、養魚專業戶掛鉤,辦“紅領巾養殖學習站”,從中學習科學養殖技術。
通過思想品德課的課內、課外緊密結合,學校的教學工作形成了一股合力,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規范化,使學生的思想、行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使學校充滿了朝氣,增強了活力。
- 上一篇:經濟副主任述職述廉報告
- 下一篇:辦事處主任述職述廉報告
精品范文
7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