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分析論文

時間:2022-09-10 09:24:00

導語: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分析論文

摘要:當今社會青少年暴力事件和不求上進現(xiàn)象越來越多,學校作為學生成長的搖籃,教師作為學生人生觀的啟迪者,都應該負起自己的責任。作為一線英語教師,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應該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地滲透德育因素,既教書又育人。

關鍵詞:素質(zhì)教育英語教學德育滲透

傳道、授業(yè)、解惑是每一位教師的本分,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過多地關注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卻忽略了對學生的道德教育。現(xiàn)在青少年暴力事件和不求上進現(xiàn)象越來越多,原因之一就是長期以來學校和教師對學生思想教育的忽略,這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思考。山東省自2008年起大力推行素質(zhì)教育,目的之一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積極響應,并切實行動起來,以真正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教育目標。

學校德育工作不僅僅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的任務,把它寓于日常教學過程中,也是每位教師的責任。筆者認為教師只有將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視為己任,才能使教書與育人相得益彰。因此,在日常英語教學過程中,我特別關注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力求將兩者結合起來。從教十幾年來,筆者對教材中的語言材料精心挑選,做簡單化和條理化的講解,拿出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生的活動。如討論課文內(nèi)容,分析人物性格和思想,升華文章主題等。同時抓住時機,有意識地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和現(xiàn)實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努力糾正課堂上只重學習,不重德育的現(xiàn)象。

我們所教育的對象都是十幾歲的青少年,他們對社會問題還不是很關注,還不能自覺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不難在一些學生身上發(fā)現(xiàn)其陋習,并有的放矢地在課堂上對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下面以高中英語教材必修一第五單元NelsonMandela——amodernhero為例,就如何將德育滲透在日常教學中談談自己的一點粗淺的體會。

在本單元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warming~up),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①Doyougetonwellwithyourhomework?②Doyouoftenhelpoldpeopleorlittlechildrenwhentheyneedhelp?③Areyouwillingtodopublicserviceworkwithoutanypay?

要求學生在思考之后給出答案。學生有的回答yes,有的回答no,其中前兩個問題的答案以肯定為主。但當我問及第三個問題時,不少學生回答no。由此可見,不少中學生已經(jīng)染上了當今社會的流行“病毒”——一切向錢看。對于學生的回答,我當時并未置可否,只是鼓勵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目的是讓學生先發(fā)現(xiàn)自己。緊接著在pre~reading環(huán)節(jié)中,我選擇了教材給出的六位偉人或名人中學生較為熟悉的兩位:NormanBethune和SunYansen,讓學生分組討論他們的生平事跡,并讓學生同時思考以下問題:Whydoyouthinktheydidso?Whatqualitiescanyoufindinthem?之后,我再次讓學生各抒己見。這時,學生回顧剛才warming~up中的第三個問題,就認識到了與偉人相比,自己的狹隘和不足。試想一下,現(xiàn)在的很多青少年對老師和家長的思想品德說教有一種逆反心理,如果我們直接指出他們的缺點和不足,他們未必接受;而通過這種自我發(fā)現(xiàn)的方式,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判斷的空間,讓他們沒有被迫的感覺,卻同樣達到了幫助他們提高個人的社會責任感的效果。公務員之家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reading,文章通過一個窮苦黑人工人伊萊亞斯之口,講述了曼德拉的生平事跡。文章又分成了兩部分,第一部分伊萊亞斯向我們介紹1952~1963年間的遭遇;第二部分伊萊亞斯講述了他本人在羅本島監(jiān)獄得到了曼德拉的幫助,非國大(NC)掌權后,他又回到羅本島監(jiān)獄擔任導游。這種寫作方法有別于慣用的直敘手法,盡可能剔除了作者的主觀看法,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因為兩篇課文緊密相連,所以我將兩篇課文合為一節(jié)課,利用完整的故事,啟發(fā)學生自己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曼德拉的偉大之處。

我的具體做法如下:要求學生在進行firstreading(粗讀)之前,先展示給他們這個問題:WhatdidMandeladofortheblackpeople?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第一遍閱讀掌握故事梗概,并分析總結出這位偉人的優(yōu)秀品格,如active(積極的),helpful(助人),unselfish(無私的),determined(堅定的),dedicated(奉獻的、獻身的),等等。學生的閱讀任務明確,很快就完成了對這位偉人的初步認識。在進行secondreading(精讀)時,我利用comprehending中的TrueorFalsesentences的練習方式,拿剛才在firstreading中總結出的曼德拉的優(yōu)秀品質(zhì)去一一對應。如其中有三個句子是這樣的:①

Eliaswashappytoblowupgovernmentbuildings。②Mandelathoughtviolencewasagoodwaytohelptheblackpeople。③Mandelalettheguardsintheprisonstudyinhisschool。前兩句依照文章內(nèi)容去判斷都是錯誤的,但我并沒有僅僅停留在讓學生判斷正誤的層面上,而是讓學生進一步說明其錯誤的原因。比如第一句,因為由文章可知伊萊亞斯并不喜歡暴力,(Asamatteroffact,Idon''''tlikeviolence),但他卻說“butIwashappytohelpbecauseIknewitwastorealizeourdreamofmakingblackandwhitepeopleequal”,可見曼德拉所從事的正義事業(yè)及個人品德魅力對伊萊亞斯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同樣,在尋找出第二個句子的錯因后,學生可領悟到曼德拉的優(yōu)秀品質(zhì);第三個句子是正確的,我讓學生想一想表現(xiàn)了曼德拉的什么品質(zhì),學生很快領悟到了,即unselfish。在對文章進行深入閱讀和對人物性格分析之后,我在最后環(huán)節(jié)post~reading,即主題升華階段,先讓學生主動表達對這位英雄的看法,然后問他們Whatcanwelearnfromthegreatmantoimproveourselves?學生都踴躍發(fā)言,各抒己見。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既提高了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又使他們得到了教育。最后我給學生留的homework是假設曼德拉先生仍在獄中,請向南非政府寫一封信,要求釋放曼德拉先生,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課余進一步查閱關于曼德拉的相關資料,豐富自己的學識。

本節(jié)閱讀課我采用了讓學生閱讀偉人——了解偉人——評價偉人——學習偉人——提高自己的教學流程,既完成了大綱要求的教學任務,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時地有所感有所悟,將學生普遍反感的所謂“大道理”自然融入到英語學習中去,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教育。

此外,在日常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我們會讀到大量的關于世界名人逸事、文化風俗及各國禮貌禮儀的英語文章。作為英語教師,我們都可以利用課堂上講解文章或習題的機會,適時與學生進行討論分析,汲取精華,以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yǎng)。我相信,長此以往,學生的學識和品德都會日趨完善,我們的教育目標——教書育人,也終將會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