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高校學生擇業受挫應對方式
時間:2022-05-18 11:35:00
導語:詮釋高校學生擇業受挫應對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的就業制度改革在不斷深化,大學生有了更多的擇業機會,可是他們在擇業中也遇到了更多的困難和挫折。擇業挫折對大學生生理、心理、行為都會產生直接影響,對順利擇業不利。如何正確認識擇業挫折、應對擇業挫折,以良好心態參與社會競爭,克服面臨的挑戰,贏得擇業成功,是社會、學校、大學生普遍關心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擇業挫折應對措施
1.擇業挫折的理解
擇業挫折是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遇到無法克服或自以為無法克服的障礙或干擾,使其需要或動機不能得到滿足而產生的一種緊張情緒反應、情緒體驗。它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擇業挫折同其他挫折一樣,包括擇業挫折情境、擇業挫折反應、擇業挫折認識三個方面的涵義,三者中擇業挫折認識,即對擇業挫折情境的知覺、認識和評價最為重要。對于同樣的擇業挫折情境,不同的擇業認知會產生不同的反應。
引起大學生擇業挫折的原因是復雜的,多種多樣的,一般從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上分析把握。從客觀因素上來講,首先,大學生就業面臨新的就業形勢。隨著招生規模和畢業人數的增加,大學生就業面臨著巨大挑戰。在新的就業形勢下,就業競爭激烈,大學生難免遇到曲折和艱辛,這時大學生難免出現擇業挫折。其次,畢業生政策有著嚴肅性和權威性,分配政策的執行有嚴格的工作程序和規范的步驟,如果高校就業主管部門就業指導或政策宣傳不到位,畢業生對政策缺乏了解,我行我素,這難免在就業過程中遇到困難和挫折。再次,在畢業生擇業過程中,不正之風還有一定的市場,往往出現好差學生分配上的“錯位”現象,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自信心動搖,導致價值觀、擇業觀上出現了嬗變,因而不能正確地對待擇業問題,不能正確地對待擇業中的挫折問題。從主觀因素上來講,首先,一個人擇業的成功,起決定作用的固然是自身的知識、能力、素質。當然,在擇業過程中的材料準備不充分、擇業技能和技巧運用不得當也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挫折。其次,不少大學生在就業問題上存在認識偏差,就業觀念不更新,確定就業期望值偏高,當理想與現實發生矛盾時,心理困惑,產生消極情緒。再次,擇業動機沖突引起擇業挫折。大學生在擇業中遇到的心理沖突不盡然,還有更復雜的趨避沖突、雙趨避沖突等等。
2.擇業挫折應對
2.1大學生應對擇業挫折的特點
2.1.1理性化
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文化素質較高,知識儲備較大,邏輯思維能力較強,思維理性化色彩較濃,有一定的社會經驗,所以大學生在應對擇業挫折過程中往往有理性成分。
2.1.2多樣性
大學生應對挫折的方式往往不局限于某一種,而具有多樣性特征,應對方式方法以自我控制、認知超脫、補償、轉移、潛抑、奮進等較為多見,這正是大學生特殊群體綜合素質的體現。
2.1.3封閉化
大學生在應對挫折中存在較為明顯的封閉性,往往重于自身的力量而忽視社會的支持作用。
2.2如何有效應對擇業挫折
戰勝擇業挫折,社會、學校等外界環境是重要的。社會要努力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擇業環境,盡快完善就業市場和就業制度,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競爭機制,學校要大力加強就業指導和心理咨詢工作。但要想真正戰勝挫折,主要是依靠自己,這里重點談一談擇業受挫的自我應對。
2.2.1正確認識擇業挫折
大學生初次就業,難免遇到一些挫折,這是正常的。擇業過程中的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它并不是導致情緒障礙的直接原因,大學生對擇業挫折所持的看法,解釋,才是引起情緒和行為反應的直接原因。有的大學生怕就業,怕失敗,對挫折不理解,認為不應該發生;有的大學生在挫折面前以偏概全,一葉障目,過分片面化;有的大學生對挫折過分夸大化,想象得非常可怕,無法挽回等等,這些都是不合理的觀念。大學生擇業受挫后,要保持冷靜、理智,樹立自信心,找出挫折源,分析原因、性質及嚴重程度,然后考慮解決問題的辦法及可行性,最后付諸實施。
2.2.2積極運用心理防御機制,提高挫折承受力
挫折承受力如何,直接關系到個體是否能經得起挫折打擊。挫折承受力較強者,往往挫折反應較輕,受挫折的消極影響少,而挫折承受力較弱者,則容易受挫折的消極影響,甚至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在擇業過程中,大學生都或多或少地運用自我防御機制,心理防御機制運用得當,可以減輕情緒上的痛苦,從而提高擇業中的挫折承受力,為尋找戰勝挫折的辦法提供時機。防御機制有積極和消極之分,我們提倡運用積極的心理防御機制,如升華、認同、補償、幽默等。
2.2.3強化社會支持意識,克服封閉性應對
大學生應對擇業挫折多采用封閉式應對方式,而較少尋找社會支持,這可能與大學生自尊心較強有關,這可能與不少大學生認為就業具有不可公開性有關。社會支持是一種特定的人際關系,包括師生關系、同學關系、朋友關系、家庭關系、親戚關系等等。在同樣的就業挫折情景下,社會支持較多的大學生,受到的挫折傷害小,解決問題的策略多、速度快。社會支持是擇業過程中有效增強挫折承受力的又一有力武器。當然,社會支持不是“拉關系”,搞“不正之風”,而是在擇業受挫過程中的關懷、愛護、幫助、信任、安全和指導,不能因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不正之風”而因此忽視甚至完全否定社會支持。
2.2.4正確評價自我,合理調整就業期望值
大學生是一個容易幻想的青年群體,大學伊始就有優越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追求和向往,畢業時,對自己的能力估價過高,定位的就業期望值就過高,脫離了實際,超越了現實的就業條件,所以容易產生或加重挫折感。大學生之所以有時應對效率不佳,與他們建立的就業期望值不合理不無關系。畢業大學生,應當全面地評價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又要正視自己的差距,冷靜地總結經驗教訓,分析面臨的就業形勢,合理地調整就業期望值,同時提出下一步的行動方案。大學生就業期望值應立足現實的社會需要,抵制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的影響,充分體現發展事業,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精神風貌,使自己的就業觀和就業期望值做到自身條件與社會現實、個人要求與社會需要相一致。
- 上一篇:經濟師職務競職發言詞
- 下一篇:秘書崗位競爭講話稿
精品范文
1詮釋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