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中遇到的不良狀況及措施

時間:2022-02-28 05:52:00

導語:德育工作中遇到的不良狀況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德育工作中遇到的不良狀況及措施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勞動力市場的轉變,社會對技術工人的需求愈來愈多,因而國家擴大職業技術教育招生,使得一些素質參差不齊的學生走進了技校。盡管沾染不良習氣學生僅是少數,但如果不對此加以遏止,也會對整個學校造成影響,甚至有的學生滑向違法犯罪道路。因此,加強德育教育,改變不良習氣,非常必要。

技校生存在的主要不良現象

有相當部分的學生對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等觀念逐漸淡漠,熱衷于流行文化、庸俗文化和個人私利;舉止粗魯、出“口”成“臟”、輕視勞動、貪圖享受、不尊重長輩、我行我素、厭學怕學、目標缺失、心理脆弱等現象時而可見;人際關系逐漸冷漠,同學間、師生間,甚至家長與子女間,都難以溝通;哥們義氣嚴重,稍不如意便打架斗毆,行為不計后果。這些不良現象,向德育工作者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技校生存在不良現象的原因

拜金主義影響

市場經濟發展,激發了人們主體意識的形成,但同時也誘發了個人主義傾向。個人的價值觀、利益觀發生變化,誘發拜金主義和重利輕義、誠信缺失、假冒偽劣、欺詐活動等不良現象發生。封建迷信、黃、賭、毒等丑惡現象的滋生,也給學生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沉迷于網吧

互聯網等媒體的快速發展,給青少年學生學習和獲取信息開辟了廣闊的渠道,但同時封建迷信、黃、賭、毒等不良文化和一些非法出版物等有害信息也通過各種渠道腐蝕學生心靈,致使部分學生心靈空虛,誤入歧途。

貧富差距加大

由于各地區之間差異、城鄉之間差異,造成社會貧富差

距增大,出現了階層的多元化,部分貧困家庭學生的心理失

衡,出現偷竊、敲詐等行為。

學校德育教育自身問題

一是當前德育內容陳舊,與社會生活脫節,與學生的認識水平發展規律脫節,與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脫節。二是德育方法簡單、枯燥,缺乏情感體驗,很難使學生從內心感受教育,因而對說教式的德育喪失信心,使德育教育并不能真正落到實處。

加強德育教育采取的應對策略

學校和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主要環境,應堅持以學校德育為主陣地,促進學校、家庭和社會德育的有效協調,構建德育網絡,增強德育實效性。

學校應始終貫徹“以德育為首”的思想

學校要發揮主渠道作用,堅持育人方向,根據學校實際,建立德育網絡、擬訂計劃、開展活動、積極宣傳、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搞好德育工作。首先學校應制定班主任工作職責、考核細則。其次制定教師育人職責,調動各科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再就是制定職工服務育人職責,學校后勤人員在營造育人氛圍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發揮學校各類人員的聰明才智,使學校德育工作取得實效。

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校園文化建設作為一種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對全體師生具有廣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其影響是極其深刻的。

管理育人

學校的校規校紀,《守則》、《規范》應在顯要的位置予以設置,各種制度規范上墻,時刻警示提醒,強化認知和行為規范,樹立責任意識。

文化育人

充分利用校園媒體,加強傳統美德與文化教育、優秀人物、典型事跡的宣揚,讓師生感受先進文化、先進人物、優秀事跡的震撼,從而達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創造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注重宣傳語言文明,行為規范,同學間和睦相處,師生間平等相待,相互信任。要教學生學會理解與寬容,富有同情心,形成積極健康的人際環境,讓學生感受校園生活的和睦幸福與快樂,在校園生活中形成良好道德行為規范。

學校在德育過程中有選擇性地確立一些傳統美德條目,如見義勇為、舍生取義、救死扶傷、尊老愛幼,與當前社會發展結合起來,賦予其新的生命力,把傳統美德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立志成才、艱苦奮斗、文明禮貌結合起來,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染,這樣的德育才有極強的生命力。

以德育為主線貫穿班級管理始終班級管理在某個層面上來說對學生品德的形成具有決定性作用。這就要求班主任應具備優秀的素質,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與靈活的教育技能。

強化認識,規范行為方式。在教學和班級管理中,要幫助學生弄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引導學生做出自我評價,自我約束,通過學習《守則》、《規范》教會學生如何待人接物,在班級教育中開展形象直觀的教育活動,班主任要了解學生身心發展變化,做到有的放矢,發現問題及時干預,規范行為,這是學生形成規范行為方式的重要文件。

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寓教于樂。只有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狀況,搞好班級德育專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感染、得到啟發,德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班主任在這個過程中要善于將各個不同時期的德育主題進行分解,在設計教育中要有的放矢,讓學生主動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教育的目的,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的完善和發展。

營造良好的班級育人氛圍。班主任要想方設法規劃好班級的教育布置,處處體現以人為本,隨時警示、提醒,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要注意表彰先進,形成積極的精神面貌。

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溝通。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力,班主任應具有親和力,做學生的朋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班主任要善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采取恰當方式與家長溝通,增進學校與學生家庭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形成德育網絡,提高德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