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實踐方略探討
時間:2022-02-28 02:54:01
導語: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實踐方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中班主任對高中生的學習生活及日常生活的影響相比父母而言更大,這就要求高中班主任具備一定的德育能力,以滿足現代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與目標。提升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能力必須通過開拓班級活動、增加師生活動、整合德育資源、培養教師德育能力等手段,不斷強化班主任的德育能力,從而為學生提供最佳的教學環境。
教育學認為德育能力是指個人通過學習知識,積累經驗所獲得的可以影響、引導甚至控制學生思想品德發展方向的能力,通過自我引導與教育讓學生形成與德育教育目標相符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德育教學一般包括組織班級活動、引導學生互動、整合教學資源并優化自我教學能力,從而改變德育教育的困境。隨著社會發展的豐富化程度的加深,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更嚴峻,學生厭學、早戀、抑郁、暴力、自我等思想及行為愈演愈烈,這就需要不斷提升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能力才能滿足現代教育目標,具體如本文所述。
1.拓展班級活動與管理
班主任既是班級管理者,又是知識傳授者,學校中開展的與學生切身相關的活動都需要班主任完成,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完善班級活動拓展事務才能營造良好的班風,引導學生德育發展朝向既定目標進發,包括第一,積極開展班級活動,班級活動的價值在于通過集體活動提升學生的成就感、集體意識及使命感,班主任應該定期有目的地開展班級活動,不斷創新活動方式,讓學生在緊張壓抑的學習環境中體驗到愉悅,學會自我生活管理[1]。除開展課堂活動外,還應該引導學生開展課外活動、班級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參觀活動等,班主任作為參與者而非主導者,選出有能力的學生作為相應活動的組織者,也可以組成管理團隊進行更全面的管理,一方面讓學生自我學習與升華,另一方面在活動中不斷觀察,提升教師的感召力與觀察力;第二,定期召開班會,班會主題可以根據對應時期的學習目標、社會熱點、學生關注點及教育前線知識做出相應的調整,在開學初、學期中、學期末組織開展,也可以聯誼其他班級共同開展,讓學生有一種現實感,同時班會的主題應該非常明確,以培養優秀人才、積極奉獻社會為主線,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我學習的能力。
2.增強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是聯系學校與學生之間距離的橋梁,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育關系,高中生百分之八十的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的,三年學習生涯中百分之五十的時間與班主任進行互動,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眼神、語氣、微笑都會對學生產生長遠的影響,師生間的良性互動是引導學生朝向既定德育目標發展的重要手段,這就要求教師通過以下方式促進師生互動:第一,溝通真誠,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主要方式,更是人與人情感拉近的催化劑,班主任不能持有傳統式“權威”意識,認為教師是上帝,可以主宰學生的一切,師生之間的矛盾常常因雙方溝通不暢引起,班主任應該開通留言信箱,讓無法當面表達的話語通過文字聯絡,一方面消除學生的害怕心理,另一方面讓班主任更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從而調整德育方式[2];第二,積極鼓勵,班主任應該對學生經常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尤其面對一些“問題”學生,更應該了解其生活情況、性格及想法,鼓勵其積極改變生活、學習習慣,同時調整性格,為學生的成長留有一定的空間,切記“窮追猛打”。大量教學實踐互動證明,一味的批評式教育達到的效果非常有限,甚至有明顯的反作用。
3.整合教學資源
雖然高中生與班主任相處時間最長,日常生活都在校園內,但僅依靠學校教育力量是不夠的,最終獲得的教育效果非常有限。家庭作為教育體系的一員對學生德育品質的影響非常大,甚至是決定性的,學校教育過程中面臨的種種教育困境歸根溯源都可以在家庭教育中找到歸因。因此,德育教育不能孤立地看,應該整合單獨的教學資源,讓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并駕齊驅,共同形成完整的教育體系[3]。這就要求班主任具備整合各項教學資源的能力與水準,善于在復雜的教學模式中找到最佳的教學結構,挖掘潛在的教學資源,找到德育教育的升華節點,包括:第一,班主任協調各科教師關系,任何一科教師都擔負著相應的德育責任,但某些科任教師無論其觀念還是認識都局限于傳授知識,認為育人之責并不關己,從而忽略課堂教學中與學生德育價值的鏈接,出現德育斷層。班主任應該積極協調各科任教師關系,尤其主動協調本班級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以引導學生與教師形成積極良好的互動,盡可能滿足科任教室上課要求。第二,協調家長與學生的關系,高中生處于心理逆反期,與家長存在較多紛爭,傳統模式的家訪主要是班主任電話告知家長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多以學習成績下降、表現不好為主,而成功的家訪應該與學生家長保持良好的關系,了解各個學生的家庭教育模式,從而找到學生興趣愛好的歸宿,幫助教師對學生有更清晰的認識,必要時應該告知家長應該改變家庭教育方式,并詳細說明學生的期望,此外,可以邀請家長與學生一起參加志愿者活動,在活動中加深雙方的溝通,改善教育關系。第三,協調學校與社區關系,高中學生成長需要一個良好的社區環境,班主任應該積極拓展學校社區資源,讓學生積極參加社區文化活動,開展志愿者實踐服務活動,還可以借助社區力量組織農業體驗、夏令營、春游等活動,提高學生行動力與思想力之前的契合度,豐富學生的文化娛樂生活,培養學生更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綜上所述,高中班主任責任重大,尤其是在培養學生的德育能力方面更重要,現代社會要求培養的學生不僅有扎實的知識基礎,更要有積極向上的德育品質,這就要求高中班主任必須不斷提升自我德育能力,幫助完善教學結構。
作者:劉雪梅 單位:呼倫貝爾市鄂倫春旗大楊樹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1]但承富.試論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J].教育教學論壇,2012,27:257-258.
[2]安偉.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實效性問題探析[J].學周刊,2016,32:17-18.
[3]韓雪.試論高中班主任如何開展德育工作[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6,03:112-114.
- 上一篇:傳播學視野下高校校園戲劇受眾群體需求研究
- 下一篇: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