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多媒體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應用

時間:2022-03-23 02:32:00

導語:深究多媒體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究多媒體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應用

摘要: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的發展,以及互聯網的普及,人們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進行教育教學已經成為評價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教學實踐中,恰到好處地利用電教媒體能夠使學生在交互狀態下進行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情境多媒體教學

一、在創設問題情境時使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一次我聽了一節“7的乘法口訣”我認為這位教師的情景創設比較好。上課一開始,師用屏幕動畫先后出示白雪公主和并排站在草地上的七個小矮人,每個小矮人手里拿一個氣球。

師:請看屏幕——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誰呢?他有幾個小朋友又是誰呢?

學生脫口而出: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師:數一數,七個小矮人都來了嗎?(隨著學生數數,小矮人下方依次出示1至7。再依次出現7、14、21)師:七個小矮人每人手里拿一個氣球。觀察氣球上的數,你發現了什么?生:后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多7。生:第一個數是7,第二個數是7加7,兩個數相加是14,第三個數是21,3個7相加是21。師:接著往下寫,是那些數呢?(學生回答28、35、42、49屏幕從第四個氣球開始依次出示各數師追問是怎樣想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對這節課知識的學習并沒有太多的作用,至多是蘊含了7,但對于小學生低年級的兒童來說,以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為背影,以美麗畫面的視覺沖擊,成功地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

二、多媒體教學再現情景,突破知識的重難點

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不僅能突破知識的重難點,而且能使學生從形像的感知中增強學習的趣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時,如果動用實物或圖片進行直觀演示,由于時空限制,不利于引導學生充分觀察和思考。如果用幻燈片抽拉演示,雖然可以獲得“慢鏡頭”的效果,但由于操作中存在難以避免的誤差,很難使學生對“同時出發”、“相遇”等術語的獲得非常準確的感知形象,而在CAI課件中根據教學需要設計相應的運動過程,將各單位間內所行的路程依次準確地顯示出來,這樣“分鏡頭”的模擬既能準確顯示相遇問題的特點,又便于教師應到學生觀察,啟發學生思考。

又如小數教材第五冊《幾分之一》這一課主要是學習對幾分之一的認識。分數對學生來說,是首次接觸,也是比較抽象的東西,所以比較難接受。如果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會收到時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例一(一個餅平均把它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一?)時,先在屏幕上出示一個餅,然后用一把小刀把它平均分成兩份,再取其中的一份和原來的這個餅比較,看這半份是這個餅的幾分之一。

教學例5(一段線段平均把它分成十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幾分之一)時,先出示一段線段,再把它平均分成十份,(每出現一份,就出現一個聲音提示),然后老師和學生一齊數是不是平均分成十份,取其中的一份,(屏幕上的其中一份閃爍),從而使學生一眼就明白了這其中的一份是十分之一。

三、多媒體的使用練習形式的多樣化,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及時的反饋、矯正

多媒體的交互性能還可以提供各種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容量大、反應快的反饋信息。多媒體可以實現對學生課堂聯系的及時反饋,學習知識的目的在于靈活運用知識,課堂練習是加強對知識的鞏固和運用的最好方式。小學生穩定性差,易疲勞,在鞏固環節思想最容易溜號,只有不斷的改變練習形式,不斷給學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們保持旺盛的戰斗力。多媒體的最大成功之處在于化學習被動為主動,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帶娛樂性的練習,能輕松鞏固已學知識,從而切實激發學生發自內心學習興趣,真正做到“減負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練習中編各種形式的選擇題、填空題、是非題等,由軟件來判斷學生解答的正確與否,根據練習的情況,給予必要表揚鼓勵或重復練習等。比如:小貓能否捉住小老鼠的游戲,在小貓所出示的智力城堡里,學生幫小老鼠答對時,小老鼠就能順利出逃。還有猜猜看、爭奪制高點、拔河比賽等。

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雖然有很多好處,但是過多使用多媒體,將其教學效果絕對化。多媒體是現代教學工具,在教學中確實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學效果,所以有些教師把多媒體說成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靈丹妙藥,過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體的使用功能。有的教師在嘗到多媒體的甜頭后,便對此奉若神明,于是在一些課上從頭至尾都用多媒體,對其它常規媒體不屑一顧。甚至有一些教師純粹以多媒體替代板書與掛圖之用,還自以為用了多媒體而頗為自得。這樣的教師,其追求現代化的意識是好,但是他沒有注意到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長,亦有其所短.總的來講,多媒體固然有其他媒體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但她只是實施教學的手段之一,并不是唯一的,其它常規媒體的許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視。所以,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讓多媒體與其它常規媒體有機配合,而不要一味追趕時髦,舍不得割愛,將它們統統都用到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去,這樣用得不當過度過度,反而會成為教學的干擾源,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

另外再有些教師看來無多媒體不成公開課,課件成主角。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著明顯的優點:有利于個別教育,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能。因此某些教師便片面追求多媒體輔助教學,甚至形成"無多媒體不成公開課"的局面,而其所用的所謂的多媒體課件,也只是簡單的文字加圖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夠實現的,這樣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資源浪費。

多媒體成了名副其實的花架子。有的老師在上公開課時怕操作失誤,為圖方便,就讓計算機教師將課件設計成順序式結構,上課時只需按一個鍵,課件便按順序“播放”下去。這樣上出的課便是“流水課”,教師總要想方設法將學生的思路引到電腦的既定流程上來。更有趣的是,曾經由于教師在操作電腦時多按一次鍵,電腦便自說自話,教師頓時手忙腳亂,學生哄笑不已。

此類現象實在是多媒體教學的悲哀。究其根源,實質上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演變成了“電腦+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它只不過更強化了教師的主動性和學生的被動性。所以,多媒體技術在現代教學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