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淺探
時間:2022-03-29 02:39:00
導語:網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淺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結合當今社會網絡現狀及學生上網目的,簡述網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們應加強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讓學生正確認識網絡。
【論文關鍵詞】網絡道德教育校園文化
自從90年代后期互聯網進入我國之后,便以突飛猛進.一日千里的驚人速度大規模的發展,到現在,互聯網尤如毛細血管一樣遍布我國城鄉.應該說互聯網帶來了~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帶來了管理手段和生活生產的全面革新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但是當我們大踏步進入網絡時代.享受網絡帶來的種種便利、難以言喻的狂喜之時.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一些網絡上不道德的現象,也利用網絡的神秘性和隱蔽性呈愈演愈烈之勢。新聞組中和BBS上的不健康言論進行人身相互攻擊、謾罵已經司空見慣,千百萬網站和數不勝數的電子刊物使剽竊修改、轉貼他人的文章能夠完成在分秒之間。還有充斥網上的假新聞.泛濫成災的網絡色情,橫行肆虐的黑客。所有這些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網絡道德問題。
目前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學習、收集信息、游戲、娛樂和交友.它都會對學生當前的學習及今后的發展都將產生積極的、消極的、極其重要的影響。統計表明.一部分學生利用互聯網聊天玩游戲、觀看不健康內容的時間,要遠遠多于網上學習的時間。由于網絡具有數字化虛擬化的特點學生以字符為中介進行網上交流,所表現出的是難以控制的虛擬人格.容易使其忘記現實社會的責任與道德要求而網上各種良莠混雜的信息,也增加了學生辨別是非真偽的難度。
網上游戲,網上聊天和網上色情是網絡三個魔爪.是使青少年墮落的三大殺手。這樣的悲劇很多:某縣一名十三歲小學生從家里偷出38元錢在網吧玩游戲連續4天4夜.由于網絡游戲的強烈刺激和驚心動魄的格斗,玩游戲者血壓升高心跳過速,又加上過度疲勞最后瘁死網吧。一名12歲小學生在網吧泡了3天3夜.餓了喝口水.困了伏在電腦桌上打個盹,通宵達旦地玩游戲.當家人找到他時.身體已極度虛脫,幾近死亡。某重點高中有一女生因網上交友而離家出走投奔網上男友。在此后的半個多月學校家庭心急大燥,均全力以赴找人,給平靜的學校,溫暖的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波瀾,嚴重破壞了家庭的安寧幸福和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更有一些初、高中生.高校學生,因迷戀網吧.荒廢學業違犯校規校紀、勒令退學。取消學籍的也有,開除學籍的也有,坑、蒙拐騙、偷的也有,中學生也有.中高職學生也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也有。舉不勝舉.追悔莫及,結局慘痛。
看看一些學生吧.他們個個眼睛脹紅.蓬頭垢面.兩腿發軟.形似縞素。青少年學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如果不知饑渴不分晝夜的上網.其對身體的危害不亞于大麻、白粉等毒物.這并非危言聳聽。
1、學生網絡道德素養問題
對于學生來說.網絡世界就象一塊神奇的土地.非常具有吸引力因為這是~塊沒有國界、沒有傳統藩籬.少有師長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標新立異的—翔地”。在各種信息、觀點自由表達的網絡上,個人主義、利已主義和實用主義等西方價值觀.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注重感官刺激的庸俗情趣乘信息大潮洶涌而來。另外,網絡也是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生存和傳播的土壤、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還沒有成熟.還沒構成一個較完整的體系.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各種各樣的網絡道德問題甚至網絡犯罪問題也接踵而來。有的學生陷于網絡有害信息之中不能自拔;有的學生因迷戀于網上的游戲而影響學業;有的學生固熱衷于網上聊天結果錯交網友;有的因沉醉于上網,患了上網綜合癥“;有的因好奇或為表現自己的網絡技能而模仿“黑客”行為……這些問題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必須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
2、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不能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我們必須認識到:網絡平臺不僅是一個技術平臺.而且是一個社會平臺,是一個思想陣地。網絡,是一把鋒利的太阿寶劍.它既能促進孩子和學生的成長,也可能使孩子或學生陷入誤區”。
現在互聯網上的信息龐雜多樣,泥沙俱下,還存在大量反動迷信、黃色的內容。可以這樣說.由于信息網絡化的發展.已經形成一個新的思想文化陣地和思想斗爭陣地。顯然.如果我們不盡快做好”德育走進網絡、網絡促進德育”的工作,就必將喪失育人的主動性如同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3、網絡條件下加強學生網絡道德素養和網絡德育工作的若干途徑、德育活動必須圍繞現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標和德育內容來開展,它與學校德育有著緊密的聯系,是學校德育的延伸,也是德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局勢。
(1)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規范教師的網絡行為
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者應當先受教育。教師不但耍主動學習和了解網絡知識.同時也必須提高自身的網絡道德修養,做學生的表率。教師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的上網指導工作。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網風、網德才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規范教師的上網行為,學校可制定教師上網的若干規定.以保證教師對學生上網的正面導向作用。我們學校做的很好早已出臺監控機制。
(2)在普及信息和網絡技術的同時.加強網絡德育工作,提高學生免疫力及選擇能力
我們要對學生利用網絡和課堂進行網絡道德的教育。教師不但要教書.還要育人。在傳授網絡技術的同時,也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網絡道德。將網絡技術與網絡道德置于同樣重要的地位,將網絡道德規范化為自覺的網絡道德意識、道德意志和道德責任.使人人都能自覺遵守正確的計算機及網絡世界中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因此必須建立健全學校網絡教育管理中心因勢利導.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上網意識.培養健康的上網人格.具體的上網指導可從如何掌握網絡操作技術、怎樣安全上網.如何增強網絡免疫力三個方面著手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網絡.傳送.獲取信息的原理與技術.幫助學生增強安全上網意識提高學生正確分辨、判斷和選擇信息的能力。
(3)加強上網規范、法規的宣傳及普及加強網絡管理職能
由于網絡的虛擬性,不少人對網絡上的法律規定或規范熟視無睹.甚至公然違背。因此應在學校中普及網絡法律知識和有關規定.規范學生的上網行為,使他們養成道德自律的習慣。有鑒于此,我們在建立教師網絡管理隊伍的同時,在學生中選拔出多名網絡管理員.規范學生上網行為。要給學生印發一些網絡法規和規定,供大家學習、遵循。我們要求學生遵守以下規定: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4)加強校園文化網的建設
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不斷豐富校園內容,設置校園網文化平臺,積極開展一些有益于培養學生網絡道德的活動,比如開展有關國情、法制等多媒體專題制作比賽、開設“網上論壇自由討論熱點問題,新人新事、建立電子刊物.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向學生推薦優秀網站等;利用網絡陣地.抵制不良信息的影響。這些方面,我們學校做了大量工作。
(5)加強家庭和社會對學生的網德培養、監督和引導作用
我們必須加強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幫助輔導家長掌握網絡基本知識.規避網絡教育誤區。父母應當正確處理網絡與現實的關系.多花時間與學生交流,多帶學生接觸社會適應社會.以避免學生沉溺于網絡的虛擬世界之中。家長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和學校作好網上把關工作.運用一些封鎖方法阻止學生進入成人聊天室或訪問對性較放任的網址和有暴力內容、教唆犯罪的網址。不要讓學生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上網。不要將電腦放在學生的臥室中.要放在家里的公共區域。總之,家長要提高警惕性,加強學生的引導,既要讓學生學習先進的網絡知識,也要努力避免網絡對學生的不良影響。網上正面有積極、健康因素的指引.背面側面有消極、魔鬼的誘惑。
孩子、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如果因一時的疏忽而影響了前途將是巨大的損失.甚至是一生的代價。作為家長要更多地承擔教育自己孩子的責任,不能因為整天奔波忙于工作生活或只顧自己玩樂而不顧及對孩子的教育要抽出時間管管自己的孩子。要經常與學校聯系.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上網宜在家長陪護下使用家里的電腦。
要幫助孩子提高自身抵制誘惑的能力.樹立遠大理想,將全部精力用在學習和正當有益的特長愛好上。萬一孩子不慎迷戀上網.千萬不要急躁和打罵體罰,也不要因噎廢食禁止孩子接觸電腦要保護和鼓勵孩子科學使用電腦.同時又要講清道理.引導他們不沉迷于網上游戲和網上垃圾。值得提出的是,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是一個既沒有明確開頭、也永遠沒有結尾的課題,因此.衷心地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在上網的時候,身體力行地提倡網絡道德,并在可能的范圍里面,影響更多的人關注,遵守各種已有的網絡道德,并對將來有可能產生的新的網絡道德表達出自己的尊敬培養具有良好網絡道德意識和網絡道德責任的時代新人。
- 上一篇:環境管理會計作用透析
- 下一篇:淺析利用太陽產生的能量構建生態綠色家園的前景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