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怎樣加入素質教育的思考

時間:2022-09-06 08:21:00

導語:高中數學怎樣加入素質教育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數學怎樣加入素質教育的思考

【摘要】素質教育對課堂教學提出了較高要求,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擺在數學教師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僅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數學教學的目的就是要使學生獲得必要的數學素質。廣闊的數學通識,準確的科學語言,良好的計算能力,周密的思維習慣,敏銳的數量意識,以及解決問題的應用意識和數學技術。

為了貫徹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有效實現數學教學的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對學生數學素質的培養。本人結合高中數學教學,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素質教育。

一、創設問題情景。培養創新精神

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教學理念下,教師能否創設引發學生思維的問題是點燃學生智慧的關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創設生動、直觀和有趣的問題,要創設學生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能直接揭示相關數學問題或現象,使學生愿意“接觸”、能夠“發現”、可以“研究”、有所收獲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學生產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強烈愿望,進而轉化為一種對知識的渴求,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如,在學習等差數列時,我列出了幾個有規律的數列,讓學生觀察歸納,從而引出定義。(1)大家聽說過德國大數學家高斯10歲那年如何聰明解答1+2+3+…+100的故事,數學家從小就善于觀察,分析和研究請你來觀察其中1,2,3,…,100這列數有什么特點?(2)《幸運52》中有這樣的一道題:一列數71,51,31,11,x,…你能說出x是多少呢?有什么規律?一個是故事中的數學問題,一個是電視中的數學問題,這種設計趣味性強,便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重視學生認知過程的教學,使學生學會思考

在課堂教學上落實素質教育應克服重結果輕過程的傾向,要重視學生在獲取和運用知識過程中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通過這個過程,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得到觀察、比較、綜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維能力的訓練,學會如何“思考”數學。

1重視概念的形成過程的教學,如果只重結果,直接把定義教給學生,忽視其形成過程,這樣會使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更難以應用,因而必須重視概念的形成過程的教學。如學習“橢圓的定義”時,先畫橢圓,演示橢圓的形成過程,然后緊緊抓住兩個定點和定長、動點的軌跡這三條,得到橢圓的定義。

2重視定理、公式、法則的教學,要重視發生和推導過程,因為重視其發現過程和指導過程,一方而能加深理解,培養其思維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主動獲得知識的發現過程,可讓學生以發現者的身份體驗獲取知識的樂趣,激發其學習興趣和熱情。如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公式的教學,我先講了一個小故事,小高斯很快計算1到100的整數和,引導學生思考:高斯是如何計算的?然后根據學生的討論,得到高斯算法為了得到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公式,設置這樣的疑問:高斯計算的是特殊的等差數列的前n項的和,一般數列的前n項的和也可以計算嗎?最后引導學生用倒置相加法求得,從而公式得證。通過這一過程的教學,學生不僅學會了這一個公式的推導,更主要的是學會了類比、轉化等方法,學會了“倒置相加法”的計算技巧,也學會了從“特殊到一般”的辯證的思維方法。

3重視鰓題方法和規律的概括總結歸納是從特殊的前提下導出一般結論,是一種強有力的發現法,而概括同是將若干事物的共同屬性聯合起來考察,概括能力是形成正確結構的決定因素,在暴露知識的邏輯組織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得到提高和發展。例如,在講完“線面垂直判定”后,讓學生總結歸納證明線面垂直的幾種方法,總結后關鍵是在具體題目中用哪一個定理來完成題目的證明,通過例題的選講,使學生明白要善于根據題目條件的變化靈活地選擇具體的證明方法,證后要以簡便快捷為好,不要重復書寫繁瑣的證明過程。

三、克服思維定式。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思維定式是思維活動中的必然,思維定式既有積極作用,又有消極影響,其消極影響在于能造成某框架,使人思維受阻。教學中,針對新的問題情境,應引導學生不循常規,勤于探索,避免思維定式妨礙尋找更加簡捷靈活的解題方法,或因定式帶來的惰性,使學生慣走老路,而出現生搬硬套,張冠李戴等錯誤現象。顯而易見,只有跳出常規,打破思維定式,才能充分發揮學生思維的創造性與靈活性,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目的。

四、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

要想培養高素質的學生,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思想上,教師要樹立起正確的思想政治素質,忠誠于教育事業,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與事業心,并把這種精神貫穿到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在管理方面,教師要具備優秀的班級管理素質,班風與學風的好壞和教師有著很大的關系,取決于教師的管理水平所以,教師要根據本班學生的發展特點,切合實際安排對學生的教育,明確目標,了解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這就對教師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教師要起到表率作用,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與較高的創新能力,還要具有較高的教育教學能力,教育教學能力是教師素質的重要體現。教師的教學水平高,學生就會尊重、喜歡教師,教師的人格魅力也會影響到學生,使學生樂學、愛學,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數學素質教育的教學目的是面向全體學生。按照數學本身固有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激發學生潛能,使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對學生進行心理和智慧引導,激發悟性,促進其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和發展,這就需要借助史實滲透品質教育;展示數學美感,激發求知欲望;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我們深信。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素質教育必將結出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