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思考

時間:2022-12-04 02:50:00

導語: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思考

首先,教師應充分利用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生活背景出發,聯系生活實際,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把數學問題生活化,體現“數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為生活服務”的思想,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他們逐漸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如,教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派車”第一課時“解決問題”時,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讓學生理解圖意,找出必要的信息。接著提問:“從圖中你得到哪些信息?”并指名學生回答。接著,再讓學生獨立思考:可以怎樣派車?你認為怎樣派車比較合理?由于這部分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學生也有乘車經驗,所以他們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的回答豐富多彩,諸如派4輛面包車;派3輛面包車,1輛小汽車;派2輛面包車,2輛小汽車等等。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設了“派車”這一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并用相關的知識解決問題。同時,教師還注重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從多角度去思考同一問題。

其次,在感知中體味數學,在操作中運用數學。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可以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實踐的機會,從周圍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感受到學習數學的無窮樂趣,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所在。如,在教學二年級數學下冊“小熊購物”這部分內容時,我先以故事導入新課:星期天的早上,小熊胖胖和小熊樂樂手拉著手到“迷你小超市”購物。超市里的東西可真多啊,看得小熊們都不知買什么好了。最后他們還是來到了最愛的食品專柜。(接著,出示課本第12頁“小熊購物”的情境圖。)“同學們,請你仔細觀察一下超市的食品專柜,看一看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教師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并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出不同的購物方案。實踐證明,此問題的設計為學生學習新知識進行了鋪墊,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興趣濃厚,學習積極性很高。

最后,教師還應借助生活實踐,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多地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如,教學二年級數學下冊“買洗衣機”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先組織學生參觀小剛奶奶洗衣服的場景,再讓學生以小記者的身份對小剛奶奶進行訪問,把學生帶進奶奶洗衣服很辛苦,小剛想從生活費中節省錢給奶奶買洗衣機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感知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接著利用該情境,啟發學生根據情境中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啟發學生獨立列出算式,估計得數的大致范圍,再依靠經驗的積累和知識的遷移,自主探索“三位數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

總之,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一定要牢牢樹立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持續學習數學的欲望,真正使課堂教學高效。

本文作者:于智英工作單位:張掖市甘州區北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