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優秀跳遠運動員技術論文
時間:2022-07-22 11:18:00
導語:世界優秀跳遠運動員技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起跳能力的比較分析
助跑速度只是為創造高水平成績提供了可能性,但不是決定跳遠成績的唯一因素。為了能跳越更遠的水平距離,還必須將助跑和起跳很好的結合起來,做到起跳時既要保持助跑所獲得的水平速度,又要重視發揮垂直速度,以獲得較大的騰起速度和適宜的騰起角,這就需要具有與高速助跑相適應的起跳能力。由統計可知,第6屆世錦賽男女跳遠選手的起跳垂直速度和騰起角平均值分別為3.41m/s、3.11m/s和21°、21.33°。其中男子跳遠第一名獲得者佩德羅索,女子第二、第三名獲得者贊瑟歐及梅等人,在保持較高助跑水平速度的前提下,起跳階段也獲得了相當高的垂直速度和適宜的騰起角(23°左右),分別為3.86m/s、3.48m/s、3.32m/s和24°、24°、23°,表現出極強的起跳能力。而對照第8屆全運會男女跳遠決賽選手垂直速度和騰起角平均值僅分別為3.10m/s、2.86m/s和18.94°、19.55°,其差值男子為0.31m/s、2.06°,女子為0.25m/s、1.78°。可見,我國選手與世界選手在騰起垂直速度和騰起角度上有明顯的差異,其原因除絕對速度和起跳技術相對較差外,主要與起跳能力較弱有一定關系。由于我國選手的快速起跳能力還沒有與助跑速度利用率的提高同步,在快速助跑中跳不起來,騰起角太小,不能充分發揮水平速度的作用。特別是我國男子在騰起水平速度大于世界選手0.06m/s時,因騰起垂直速度的差異致使跳遠成績相差0.36m。據前蘇聯跳遠教練員費·勃·波波夫研究發現,跳遠運動員的助跑速度每增加0.2m/s或增大騰起角度1°時運動員的起跳力量需要增加2%。因此,針對我國選手絕對速度能力的現狀,要在重點提高騰起水平速度的同時,著重提高騰起垂直速度。而要提高騰起垂直速度就必須提高我國選手的快速起跳能力。因此,加強與跳遠運動員起跳能力有關的專項力量訓練,使起跳能力與助跑速度利用率的提高相適應,是今后提高我國跳遠成績的關鍵。
3.2.3踏板準確性和落地動作比較分析
盡管助跑速度及起跳能力等技術環節對跳遠成績和比賽勝負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有時它們之間并非成正比關系。隨著跳遠技術的發展和水平的不斷提高,當今世界大賽跳遠選手水平已相當接近,許多有實力的選手往往會因助跑準確性不高或落地動作不佳造成距離損失,只相差幾厘米,便與獎牌失之交臂或失去較好的名次。由統計顯示,第6屆世錦賽男女跳遠決賽選手有效距離(起跳腳的腳趾至落地腳的最近點的水平距離)平均值分別為8.43m和7.02m,而正式成績平均值僅分別為8.12m和6.81m,因踏板不準確和落地動作不佳而總損失距離(包括著地損失的距離、跳躍中的偏移和趾一板距離的總和)男子平均達0.31m,女子平均為0.21m。特別是第8名獲得者迪爾沃思,總損失距離竟高達0.80m。這表明踏板不準確和落地動作不佳是當今世界不少優秀跳遠選手存在的較為嚴重的問題。而我國選手在這方面也同樣存在著問題,從而影響跳遠成績水平發揮。從第8屆全運會跳遠決賽有關距離參數看,男女跳遠有效距離平均值分別為7.94m和6.68m,正式成績平均值分別為7.76m和6.53m,總損失距離平均值分別為0.18m和0.15m,分別比世界男女選手平均少損失0.13m和0.06m。說明我國選手在助跑的準確性和落地動作上優于世界選手。這是我國教練員近年來注重助跑的準確性和落地動作的正確性等一些技術細節訓練的結果。
4結論與建議
4.1我國跳遠選手的助跑速度與世界選手相比存在著一定差距,提高絕對速度能力是提高我國跳遠選手助跑速度及運動成績的最重要的途徑。
4.2我國跳遠選手在起跳能力上明顯低于世界選手。表現在我國選手的起跳能力與助跑速度利用率的提高不相適應,在快速助跑中跳不起來,騰起角太小,不能充分發揮水平速度的作用,這是制約我國跳遠選手跨進世界先進行列的主要問題。因此,提高快速起跳能力是今后提高我國跳遠成績的關鍵。
4.3踏板不準確和落地動作不佳是當今世界不少優秀跳遠選手存在的較為嚴重的問題。我國選手在這方面優于世界選手,這是近年來我國教練員注重助跑的準確性和落地動作等技術細節訓練的結果。
- 上一篇:畜產品安全的調研報告
- 下一篇:信用社養殖業發展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