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審美分析論文

時間:2022-09-13 09:31:00

導語:舞蹈審美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舞蹈審美分析論文

【摘要】舞蹈是人體藝術,是抒發情感和反映社會生活的一門藝術。要想提高舞蹈的審美能力要求欣賞者必須做到:深入生活,品位動作的美;.提高藝術修養,深入意境,進入舞蹈審美的最高境界;觀賞優秀作品,融入深層境界。

【關鍵詞】舞蹈審美;藝術修養;深層境界

舞蹈是人體藝術,是以有生命的人體動作姿態為物質媒介在有節律的連續運動中塑造藝術形象,抒發情感和反映社會生活的一門藝術。在現代生活中,舞蹈已成為人們審美活動的重要形式,舞蹈作為美育的一種形式已成為共識。舞蹈是“藝術之母”,不僅久遠,而且淵深,令人敬而遠之。再看看周圍世界,是一片生動的身體舞蹈動作的畫面:教師、交通警察、馬路上的小販、高速公路上的駕駛員、游樂場上的兒童興高采烈的緊緊擁抱,緊握雙拳和振臂擊掌的運動員們。全世界的人們都用手、頭和身體傳達他們深沉的意思。如果沒有身體動作,世界會變得枯燥乏味,死氣沉沉,只有通過舞蹈身體語言的解讀,才能把藝術化的人體表情、姿勢、動作還原到它們的原生態意義上。舞蹈欣賞能夠使人通過千姿百態的人體動作來認識不同地理、不同民族的文化歷史,提高欣賞舞蹈的視、聽覺能力。這是一個由初級升高級并且不斷深入欣賞的心理發展過程,也是人的感官直接感受又回歸感官愉悅的循環過程。要想提高舞蹈的審美能力要求欣賞者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深入生活,品位動作的美

舞蹈是反映社會生活的身體藝術,社會生活是舞蹈創作的源泉,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經過高度提煉,藝術美化,表現思想與情感世界的人體動作藝術,只有生活經驗豐富的人,才能夠具有敏銳的審美眼光,從作品中體味到人類不斷追求進步的精神。

舞蹈用人的形體“說話”,一系列動作組成舞蹈的特殊語言,構成流動狀態的視覺現象。“動作是舞蹈的核心元素”。舞蹈審美,首先要學會品味“動作”。

1.了解“動作”的不同功能,把握舞蹈“內涵美”。舞蹈動作有多種功能,一是描繪人物情感、思想和性格特征的表現性動作。例如《天鵝湖》中白天鵝的基調動作“阿拉貝斯克”,栩栩如生地塑造了白天鵝“高傲”美麗的特定形象,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豐收歌》以“下擺手”接“雙晃手”(甩綢)為基調動作,通過改變動作元素和畫面,描繪出火熱的勞動場面,抒發了豐收的喜悅之情。二是展示人物行動目的和具體內容的再現性動作。這些動作帶有明顯的“具象”、“模擬”痕跡,如傳統古典舞中的穿針引線,民間舞中的種地、擠奶,芭蕾舞中的啞劇、手勢等,大多具有“表意性”。正是“表意”功能使得舞蹈語言形象化。如《蒙古人》中豐富多變的“騎馬”動作,就形象逼真地再現了民兵馳騁草原的各種英姿。

2.了解“動作”的不同風格,把握舞蹈的“形式美”。舞蹈的“形式美”,通過動作得以具體表現,而不同風格的舞蹈又有不同的美化造型化的標準。以中國古典舞和西方芭蕾舞為例,二者同屬經典舞蹈,但用比較的眼光欣賞,卻能找到由文化精神的差異延伸到舞蹈風格用動作表現形式的差異。

二、提高藝術修養,進入舞蹈審美的最高境界

要求欣賞者不僅有文化知識的積累,而且還要具備舞蹈基本理論知識,要了解芭蕾舞、現代舞、中國古典舞、民族民間舞的審美特征以及舞蹈作品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

芭蕾舞動作的“線性”美。西方“外放與擴張”的文化特質反映在芭蕾舞動作形態上體現為開、繃、直、立。開,舞者左右對稱地極大限度向外拉開肩、胸、胯、膝、踝這五大關節部位,擴大動作范圍,運動靈活,表現力極強,最大限度地占有舞臺空間???,舞者將各部位繃起來,尤其是腳繃直,增加腳形的美和腳的表現力。一是表現線性藝術,跳躍時,使腳和腿的線條非常漂亮、流暢;二是表現放射性藝術。舞者通過繃,將能量聚集在腳尖和手指尖,將肢體放射到舞臺空間。直,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芭蕾舞者背部向上挺直,推的膝蓋伸直,形成舒展、長線條、完美的舞姿造型;二是芭蕾舞者在舞臺上的運動軌跡大都成直線性。立,芭蕾舞者使頭頸、軀干和四肢作為一個整體,像古典宮殿似地傲然挺立,氣宇軒昂,女演員甚至還立在了腳尖之上,整個芭蕾動作體系的重心感覺都是“高”的。產生更加顯赫的空間占有感,使芭蕾成為一種完全人為的、純粹審美對象的藝術,從而有效地產生一種審美距離。而中國古典舞的運動核心就是“圓形”。體現在舞臺空間變化上,如主干步伐“圓場步”、“擺扣步”都是運行在弧線、圓線和“S”線上,造成一種行云流水般的整體效果,展現出中國古典舞特有的動態時空韻律美舞蹈的意境,就是舞蹈作品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

三、觀賞優秀作品,融入深層境界

欣賞能力的提高依靠觀賞優秀的、代表那一個歷史時期的、代表那一民族與文化的舞蹈作品。欣賞最好的作品才能使人具備美的評判能力,如,芭蕾舞《天鵝湖》中的精彩舞段,快板中的四人舞天真、活潑、快樂。四位始終相互手拉手的女演員排成一排,在諧謔曲旋律的伴奏下快速做出各種整齊劃一的動作,編導非常準確地捕捉位于四小天鵝會走、會跑、會跳但還不會飛的特征,所以她們的手一直拉在一起,只有在舞蹈結束時,四位女演員才撒開雙手,抬起手臂,仿佛天鵝展翅頌飛,但又立即跪了下來,并把“翅膀”收起交叉在胸前——她們畢竟還不會飛!整個舞蹈編排巧妙,動作整齊靈巧。舞蹈欣賞者只要學會從豐富多彩的人體舞蹈動作去體會不同特點,不同風格的舞蹈藝術美,提高想象力與創造力,就能領略舞蹈的氛圍與意境,從中獲得審美享受。賞析畫面,進入舞蹈審美的深層境界,所謂(下轉第82頁)(上接第19頁)舞蹈畫面,就是由舞蹈的動作姿態造型,在舞臺空間所形成的舞蹈構圖。舞蹈畫面一個又一個地不斷流動,組合更迭,在這個意義上,藝術家們稱舞蹈是活動著的繪畫。同時,舞蹈畫面,不僅僅“好看”,又是作品主題和情感依托的“景觀”??础岸恕碑嬅妫簿屠斫饬耍?/p>

1.認識舞臺“區位”。舞臺區位是舞蹈構圖的空間,一般有六個區位。區位有強弱之分。一般說前區靠近觀眾,比舞臺后部更有力量。三區在前區中心,舞臺“表現”明顯有力。沖突、高潮和結束時的造型畫面一般都安排在這個區位。一區和五區距離觀眾很近,又不占主要位置,適合于表現細膩的感情。四區往往成為正統、高貴和有權勢的區域,很多舞劇的主要人物都從這里出場或坐這個位置上。另外,人們視覺習慣是先看左邊,區位的強弱是有變化的?!扒皬姾笕酰髲娪胰酢笔菂^位強弱的一般特點,但改變空間的高度和方位就會發生變化。

2.認識舞蹈移動線。舞蹈移動線是演員在舞臺空間的一系列路線走向,它將有限的舞臺空間展示為無限廣闊的表現場地,以直、平、折、轉等多種線條創造出和諧統一的整體美感,而每一種移動線都有各自不同的審美情感體驗。(1)平行移動線一般比較平靜、自如和穩定,如《鄂爾多斯舞》、《草原女民兵》的出場。(2)斜線移動一般表現有力的推進,并有延續和縱深感。如《大刀進行曲》中的“奔赴前線”和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的“過雪山草地”等。(3)筆直向前的豎線移動形成強勁有力的磅礴動勢。如《紅色娘子軍》結尾的“向前進行”。(4)曲線移動所形成的圓線,弧線和蛇線則表現出流暢、圓潤、柔和的情調。如《荷花舞》、《洗衣舞》等。(5)有棱角的折線移動給人以游移、跳蕩和不穩定的活躍感。如《行軍路上》折線的運用準確地勾畫出“崎嶇的山路”。

3.認識舞蹈圖案。舞蹈圖案即“畫面”,它是為烘托渲染主題精心安排的,讓觀眾在美的氛圍中感受到集中的情感和思想意圖。三角形顯得穩定,S形有夸大空間概念的作用,圓環形則不僅具有流動感,而且使畫面凝練集中,給人以柔和流暢延綿不斷的感覺,這些豐富的圖案藝術地、規律地布在舞臺上,構成舞蹈藝術的“繪畫美”。(1)“分散”、“集中”型圖案?!胺稚ⅰ碑嬅嬲紳M舞臺空間,主要是展現總體形象,表現總體氣勢,渲染濃郁的情感,在特定的場景中還能起襯托和加強作用。(2)整齊一律型圖案。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形式美畫面,最能體現單純和整齊的美,給人以一種節奏和秩序的審美感覺。(3)平衡對稱型圖案。“平衡”和“對稱”是我國傳統舞臺畫面美的觀念。“平衡”使舞臺穩定規整,“對稱”則使畫面構勢協調。(4)調和對比型圖案。各種舞蹈畫面如果沒有高與低、動與靜、正與反、明與暗的種種對比,就會缺乏層次和厚度,而“調和”則能使差異形成統一。(5)多樣統一型圖案。它是畫面美的最高級形式,是上述各種形式的對立統一。

四、結語

舞蹈實際上就是身體語言,人類無聲的身體語言包含了100多萬種信息,它們在人類交往中占著多半的輸出量,所以英國的格言說“沉默是金”。特別應該指出的是,這“金子”傳達的信息是最真實的東西,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沒有人可以隱藏機密,假若他的嘴不說話,他會用指尖說話”。因此,身體語言才敢昂首挺胸地把“聽其言而觀其行”改為“觀其行而后聽其言”。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純粹身體化的舞蹈才有其無限的魅力,不僅成為個體,而且成為群體的無聲的言說。

【參考文獻】

[1]賈安林.中外舞蹈作品賞析一卷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作品賞析[M].上海音樂出版社.

[2]矯立森.中外舞蹈作品賞析二卷中外巴蕾舞蹈作品賞析[M].上海音樂出版社.

[3]呂藝生.舞蹈學導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