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文化熏陶形成鍛煉習慣論文
時間:2022-06-26 11:36:00
導語:體育文化熏陶形成鍛煉習慣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校園體育文化有助于小學生的養成教育,從小受體育文化熏陶,可促進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這對兒童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鍛煉得當,健康一生,體育教育從啟蒙抓起,使之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養成鍛煉習慣,可使其終生受益。
論文關鍵詞:校園體育文化養成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學生要對自己“每天四問”,其中第一問就是:“每一天問自己,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進步了多少?”不管是凡夫俗子的粗淺認識,還是著名的大教育家真知灼見,都道出了體育對人生的重要。
一、對小學校園體育文化的認知
小學校園體育文化,即以校園為空間,以學生、教師參與為主體,以課余身體鍛煉為主要內容,以文化的多科學、多領域廣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節奏為基本形態,是符合本校特點的一種群體文化。它涵蓋校園中的多種文化,如物質、精神、生活、藝術、科技、心理文化等諸多方面,與它們緊密聯系。
二、體育文化對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校園體育文化寓教于樂,是課堂教育功能的延伸。高質量的校園體育文化可以陶冶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培養其良好的個性品格、高雅的審美情趣,頑強的拼搏意識,有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從團隊意識上說,校園體育文化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使他們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愛社會,激發他們奮發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實際上,校園體育活動開展的過程,就是小學生自我教育、潛移默化提高自我修養的過程;經常觀看體育比賽或參加體育運動,能無形中優化學生的拼搏意識。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開展,對于提高學生內在的人文道德素養,拓寬學生的視野,形成集體主義意識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將兒童培養成一專多能、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三、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反映學校的綜合辦學水平
一個學校應該是有著自身特色的群體組合:有朝氣蓬勃、風華正茂的萃萃學子;有德高望重的專家學者;有相關的圖書信息資源;有適合學生體育鍛煉的體育器材設施;有構建體育文化的雕塑、壁畫、宣傳報欄等景觀氛圍。這些資源、信息與氛圍,構成了其獨特的校園文化風貌。這種文化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推動力。
小學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風貌的具體體現,它是多種新思想、新思潮、新觀念、新信息孕育的結果,喜愛體育運動的學校,師生思想活躍、身體健康、接受新事物快,能最先接受和傳播新思想、新觀念,使校園形成與時具進的時代校風。作為學校的每一個成員,尤其是學校的教師和領導者,要充分認識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以搞好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的構建來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使廣大師生熱愛學校、熱愛社會、熱愛人生,學習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認真學習各種文化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
四、以體育文化為載體,倡導人與人之間的包容與和諧
當代小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中大多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性,思考問題往往主觀片面,缺少人際交往技巧,不善團結互助,這對他們走向社會并適應社會不利。而體育文化倡導的是現代體育的包容理念,這有利于學生養成海納百川的胸懷,使他們通過體育活動,學會學習、學會做事,懂得與他人共存的重要性,進而使他們學會服務社會、服務他人。
在學校教育中,重視學生的健康成長,是最重要的問題。人生活在社會中,就要與人合作,就要成為組織的一員,就要有集體意識、團隊意識,單槍匹馬、獨往獨來是不行的。而體育文化倡導的就是團隊意識,通過讓學生觀看球類、田徑等比賽和參與比賽,可使學生增強對團隊重要性的了解,體驗自身在集體中的價值,體驗共成敗的悲歡,感受集體的強大,學會在集體中主動承擔責任,學會相互理解、包容、關心他人。
五、根據自身條件,辦出自己學校的體育文化特色
有特色的學校,才具有生命力。而特色的形成,是要靠艱苦努力才能實現的。它要符合當地實際,充分利用學校的自身優勢。作為一個小學,不可能師資、場地、器材都非常具備,要開展好體育活動,就要利用現有條件,開展好有自己特色的體育活動,并通過體育活動的開展,逐步形成自己的體育文化特色。例如,如果自己的學校有武術方面的人才,就可以多舉辦武術活動,通過武術活動的開展,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又強化學生愛國情懷,久而久之,學校的武術校園文化特色就會形成,這對學校進一步培養這方面的人才非常有利。
- 上一篇:信息化教學功能發揮論文
- 下一篇:藝術生好習慣培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