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與改進
時間:2022-06-02 10:13:01
導語: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與改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信息的共享和交流變得尤為重要,信息技術應用的范圍不斷擴大,圖書館的管理也加強了信息化的建設。鑒于紙質圖書館里的工作量大,人員需求大,圖書館里的信息化進程也在逐步加快。圖書館作為開放性的場所,通過信息化來對圖書進行管理有利于信息的快速共享,更方便公眾的查閱,也可以更好地向社會提供服務。目前圖書館的管理已經接入了信息化技術,信息化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距離最終的信息化建設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本文主要分析當前圖書館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的進度,并對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和改進。
關鍵詞: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改進
一、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意義和進程
圖書館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并結合網絡技術,依據圖書館定位的目標和服務的對象的需求,將自身建設和發展需要作為基本要素,為讀者提供優質的信息需求的一門技術。由于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圖書館也開始了信息化建設,圖書館的管理也必須依靠現在的信息化技術。紙質的圖書在管理和保存方面占據的空間大,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進行管理和歸類,作為開放性質的圖書館來說,就意味著開支的增加,并且紙質的圖書容易損壞,存儲條件要求比較嚴格等。我們一般把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分為三個階段:標準化圖書管理、圖書資源的信息化、數據庫的綜合化等。目前各圖書館也相繼完成了圖書資源的信息化工作,圖書館具有了較完備的IT架構,各基礎設施的建設相當完善,第二階段的資源的信息化已經完成。但是,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完善和解決。因此,要徹底解決這類問題,推動圖書館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進程,達成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有必要進行一些持續的改進措施。
二、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的不足
目前的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處在第二階段,要想完成徹底的信息化建設還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在第二階段的建設工作中,由于是試探性的信息化建設,對信息化建設的不夠了解,受傳統圖書館管理方式的束縛等因素,存在一些不足。(一)信息共享程度低。圖書館管理工作是精細化的管理工作,在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時,關注點只是在工程的建設和圖書管理系統的開發上面,相較于一些先進的管理方式而言,我國在信息化技術運用方面與國際先進圖書館信息的共享程度和國家標準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所以在信息化共享建設方面還有著進一步的提升空間。意味著在同樣的檢索關鍵詞的時候,別人已經搜索到需要的文獻,而我們得到的只是搜索無結果。對資源的共享,在圖書館管理工作中應該具有針對性的措施,真正做到服務于讀者,切實做到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二)數據系統兼容性差。目前我國的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進程加快,但是由于我國地域廣闊,各圖書館的數據庫建立標準不一樣,造成圖書館的數據兼容性能低,不能有效的進行資源的配置和利用。雖然在國內圖書館之間進行了數據互通項目,各圖書館為了隱藏自己的關鍵數據,都對數據庫進行了保密工作的設置,使數據庫的建立獨立于圖書館的運作之中。這就造成了即使圖書館間建立了合作和互通關系,也會因為數據庫的不兼容而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造成了數據資源利用效率的嚴重不足,甚至一些資源被長久的不利用,造成資源的浪費。(三)信息化建設水平依然不高。雖然現在的圖書館管理信息化進程完成了第二階段的任務,但是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水平依然處在較低的水平,因為我們的評價標準是達到了某一標準?,F在有不少的圖書館都擁有自己強大的數據庫,根據藏書的特點和借閱者的興趣愛好進行了數據系統的研究和開發,但是這些開發研究也只局限于圖書館內的資源,對于外部接入的數據依然沒有涉獵。例如,讀者A在圖書館數據庫檢索“圖書管理”得到的檢索結果只是在圖書館數據庫得到的結果,對于更多的結果或者檢索結果條目為零的時候就無法進行資源的深度挖掘,所以圖書館的館源庫資源應用效果不是特別理想。還有一部分的圖書館接入了大規模數據信息存儲技術、自動識別搜索引擎、數據倉存儲技術等,從實際的操作來看,這些技術手段也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很好地得到應用。依據當下的技術條件,仍然不能實現對圖書館數字化信息的充分整合。
三、圖書館管理信息化進程改進措施
圖書館管理雖然完成了信息化改革,但是現在人群的分化和個性化的發展,使得人們在實際的閱讀需求的過程中增加了一些要求,對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對圖書館的質量以及數字資源的存量也有了新的要求。服務于讀者是我們圖書館的目標,所以我們應該長期改進我們的不足。(一)提高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素質。開展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的同時,應該注意對管理人員素質的培養,特別是專業技術人才,在改革進程階段顯得尤為重要。圖書管理員作為連接讀者和上層管理人員的中間單元,他們的技術指標和服務方式必須得到全面的發展,并要加強圖書管理員的思想道德建設,牢固樹立奉獻和服務意識,使其能快速的適應信息化建設以后的管理工作,盡快擺脫傳統方式帶來的負面影響。所以這就要求圖書管理員應該具備基本的網絡知識:熟悉操作計算機、掌握圖書管理系統的操作、對各種相關軟件的操作、掌握在信息化服務過程中應該具有的知識要素。以便于,在工作中遇見問題自己能獨立解決,對于讀者的咨詢能應答如流,一些老年人的服務也能耐心指導等。圖書館在對管理人才的建設時期,一方面應該加強崗位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主要培訓的內容應該涉及日常的管理工作和服務工作,并且進行計算機操作的講解,并作出相應的考察;另一方面建立嚴格的考評制度,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化程度,使其能以最高漲的熱情,最佳的精神面貌服務于讀者,同時實施以師帶徒的師徒協議,將責任落實到崗、到人。(二)完善數據的兼容性。數據庫的兼容性決定著信息交流的方便程度,這樣有利于加強圖書館間接的合作,簡化數據庫連接的方式,更好地為讀者服務,相當于間接增加館藏數量。國家應建立一套關于數據庫建立的標準,將各館藏的數據庫統一到國家大數據庫中,這樣各個圖書館的數據有了統一的庫編碼,讀者進行搜索的時候可以更方便的搜到需要的資源,也減少了由于數據庫不統一而帶來的麻煩。另外不定期的對數字化文獻進行查驗,確保文獻的準確度,因為在信息化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系統性的錯誤,通過查驗可以有效地避免。還應當將紙質的文檔和電子文檔結合保存,保證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充分利用,提高應用效率。(三)強化信息化建設。信息化的第二階段目標已經達成,第三階段的信息化就是數據的綜合管理技術,在目前許多數字資源內容需要先進的數據傳輸技術、深度解析技術、AI智能技術、自動識別技術等。一般情況下,一個完善的數字信息資源管理系統應該具備以下幾點功能:首先,對于管理員來說應該易于接受和學習,收集信息的高效性,包括對數據的深度解析,對信息的挖掘等功能;其次,建立的數據庫模型應該嚴格符合建立數據庫的流程和行業法律法規,具有支持數字資源標準化傳輸和表達的功能,還應該支持包括XLM在內的數字資源管理系統;再次,建立多種檢索方式并存的系統,以確保讀者對數字信息資源的充分利用;最后,由于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群體占比逐步增加,所以檢索系統應該單獨設立老人模式,因為老年人掌握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有限。老人模式應該在原有的自動識別的基礎上引入智能語音輸入,字體的放大功能等。
四、結語
信息化圖書管理進程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成果,但是受到傳統圖書管理的思維影響,在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針對這些短期可以處理的問題應該盡快落實。在建設信息化圖書館的時候,應該結合我國的國情,從讀者的實際需求出發,由于圖書館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時期,所以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應該引入相應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并且恰如其分地將這些技術應用到圖書館的管理當中。圖書管理員要有創新理念,對一些自己克服不了的問題及時和工程師交流學習,強化自己的專業管理知識,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的閱讀群眾。
【參考文獻】
[1]林長虎.職業院校圖書管理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普洱學院學報,2017,33(5):130-131.
[2]鐘永文.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改進措施[J].傳播力研究,2018,2(35):256.
[3]胡紅平.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探析[J].知識經濟,2019(3):95-96.
[4]林玲.衛生類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化實現知識管理路徑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24):199-200.
作者:丁曉萍 單位:商丘師范學院圖書館
- 上一篇:積極心理學課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 下一篇:高校智慧圖書館思考
精品范文
10圖書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