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底層文學想象性表現

時間:2022-06-17 09:40:00

導語:敘事底層文學想象性表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敘事底層文學想象性表現

1底層文學的發展變化

“底層文學”主要就是以底層為描寫對象的這樣一種文學,它描寫底層人的生活狀態,代表底層人發表出他們的聲音,是這樣的一種文學的形式。具體說來,“底層文學”與“純文學”不一樣的是,“純文學”是不描寫現實生活或只描寫中上層生活的,而“底層文學”描寫的是底層生活;“底層文學”與通俗文學不一樣的是,通俗文學是模式化的,主要迎合大眾的審美趣味,并使大眾在幻想中逃避現實,而“底層文學”則是作家的獨特創造,它不是要迎合而是要提升大眾的審美趣味,并使之對真實的處境有所認識與反思;“底層文學”與主旋律文學不同的是,主旋律文學對現實秩序及其不公平之處加以粉飾,使之合理化,而“底層文學”則對現實有一種反思、批判的態度,希望引起大眾對不公平、不合理之處的關注,以發生改變的可能性。底層文學作為近年來文學界討論的熱點文化現象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展現著真實世界里萬物變遷的社會面貌,其實底層文學早在80年代中期就已經有所展現,在這個時期,我國文學出現了一個分化的階段,而以這種形式的分化主要是為文學的發展提供更為寬廣的思想路線。比如先鋒文學、尋根文學等部分文學分離了與社會同步的對應關系。但90年代以后,流行文化或通俗文化的合法性逐漸被承認,過去潛伏“地下”或“半地下”的流行文化迅猛地走向前臺,幾乎占據了消費文化的全部空間。現在被普遍認同的文學的“底層化”,就是在這個時期成為現實的。大部分底層文學作者認為,作為一個知識分子能不能代表底層人說話,這是不是有可能,因為你是知識分子了,可能別人就說你跟底層人關系不大,但是另一方面在創作上,單純從概念的層面來討論底層文學比較困難,而且它還在發展中,像薩特說的“存在先于本質”,只有在“存在”中,在具體的歷史現實的發展中,才能創造出它的“本質”,換一個角度來講,其實底層文學和跟它相對應的其他文學不太一樣。

2敘事手段上的想象性表述

底層文學在內容上,主要描寫底層生活中的人與事;在敘事手段上,以現實主義為主,但并不排斥藝術上的創新與探索;既有著一種嚴肅認真的藝術創造,對現實持一種反思、批判的態度,對底層有著同情與悲憫之心,也在背后可以有不同的思想資源;在傳統上,它主要繼承了20世紀左翼文學與民主主義、自由主義文學的傳統,但又融入了新的思想與新的創造。這是我所理解的底層文學,我覺得它基本上在整個文學界還處于弱勢的地位,就跟整個的底層在現實領域中所處的地位,大體差不多的這樣一種狀態。但是我覺得它的發展的勢頭比較好。有人覺得底層文學是一種新的工具論,像以前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這樣的文學一樣,它不注重作品的藝術性,專門注重它的工具性。還有的說現在這些作家,包括一些贊成底層文學的這些人,是在“搶占道德的制高點”,做一個道德的姿態。還有的說現在描寫苦難成為了一種時髦,底層文學成為了一種時尚。底層文學是有很長遠的發展前景的,現在最活躍、最有藝術性的,就是現在描寫底層的這些作品。不僅如此,底層文學作品不僅在文學界,而且在整個文藝界也都是具有先鋒性的。賈樟柯的《三峽好人》中所展現的底層文學在敘事手段與影像表現上的想象空間,就給了我們一個鮮花的實例。賈樟柯的電影世界是一個“沉寂的中國”,不是“活的中國”,所以他是從外部、在高處來看這個世界,這樣他影片中所有的人都沒有表情,或者說只有一個表情,那就是麻木、忍耐、逆來順受這樣的表情,真實的中國、真實的底層肯定不是這樣的,他們的生活雖然艱難,但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內在的生活邏輯,所以這是一個精英的視點,我們優秀的底層文學已經超越了這一點。某些底層寫作只是一廂情愿地認為,只要將社會底層人民的苦難或生活厄境照相式謄寫、影印,就是一種人道主義關懷,但他們疏忽了底層人民的精神需求。這種膚淺的認識導致底層寫作一味地渲染貧窮、絕望,使讀者感受到的是一種視覺的驚悚與感情的宣泄,忽視了對底層人民除經濟的窘迫與社會地位的邊緣以外的精神和心理世界的探求與解析。某些作家可能認為底層人民缺房少車,于是人生一片黑暗,但他忘了,貧嘴張大民有憂愁亦有自己的幸福生活。

由于受傳統底層文學寫作手法的影響,現如今過于注重苦難生活與生存矛盾的寫作手法仿佛成為底層文學的標簽,但是在不少優秀的文學作品當中我們也不難發現,超出現實主義的想象手法也在底層文學著作當中開始有做發展,但是我們的作者不能僅僅滿足于展現這些“奇觀”,以及展示“奇觀”的種種套路和手段,作家的心靈必須穿越喧囂,真實書寫底層人們的心靈,同情地了解他們的生活境地和心靈世界,同他們一起感受,一同思考,真正地為他們而寫作。底層文學擁有著真實生活賦予它的強大的生命力,藝術來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對于生活文化的二次加工就需要底層文學的創造者在敘事的想象性上發揮出能夠貼有自身標簽的文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