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解析
時間:2022-11-23 02:57:59
導語: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漢語言文學是一門比較傳統的學科,和漢語言文學相對應的是語文學科,它不僅包含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意識,還體現出了人文關懷,有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和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應屆畢業生不僅要有較高的學歷,還得要有一門拿手的技能,所以,社會對于人才的渴求已經逐漸浮現了出來。本文就對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進行研究,供參考。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研究
1引言
漢語言文學作為一門比較傳統的語言,應當對教學方法進行改善和創新,最好是以應用性教學作為前提,采用一些現代化的教學觀念和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能夠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如此才能夠加強對漢語言文學的應用能力,從而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工作都對文字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學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不管是說話還是生活都會接觸它,因此,需要將漢語言文學的應用性教學進行創新,只有這樣才有助于漢語言文學的有效教學。
2漢語言文學的概況
在院校當中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不一定都是能夠應用到生活中的,因此教師對知識的傳授很重要,同時也是學生能力培養的基礎。在人才培養的方案當中,基本上都是按照文化課、專業課、實踐課來排的,我國一部分教師認為實踐課程是理論課程的附屬品,因此在學習知識的過程當中,文學理論知識通常情況下都是教師先講授知識,然后再是實踐。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教育已經實現了大眾化,當今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不一樣,每個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也不盡相同,社會需要的是技能型和實用型人才。我國傳統的學科主要呈現出一種中心化的現象,一般都是教師在講臺上講,這樣一來就使得教師成為了課堂上的主體,于是學生之間互相抄筆記、抄作業的現象就越來越多。在就業的時候,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也很嚴格,他們需要學生具備各種各樣的能力,所以當今社會有更多的應屆畢業生面臨著就業的問題。以目前的現狀來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不利于當代學生未來的發展,所以其正面臨著新的改革和挑戰。經過相關部門的研究發現,應用性教學能夠很好地提升漢語言文學的應用性,使得學生在踏入社會之后能夠具備更多應用能力,這對于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來說無疑是一次比較大的改革。
3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的改革對策
3.1創新教學內容。漢語言文學本身就具備了比較特別的教學特點,它里面包含的范圍很廣泛,但是卻缺少了精度,但是由于其和語文學科比較接近,所以很多專業教師在對其進行設計的時候,都會將它的內容和語文內容相結合,努力把重點突顯出來,將語文學科的應用性展現出來。漢語言文學的內容創新必須要解決一些低級錯誤,比如在知識點上出現了內容錯誤、內容重復或者內容交叉等問題,如果有這樣的內容存在,就會對學生的能力培養造成很嚴重的后果,這樣一來,學生既沒有學到知識,反而減弱了對漢語言文學的興趣感。好的漢語言文學內容能夠提升學生在古代文學和現代文體之間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甚至有不少學生通過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練就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利用現代社會學生都很熟悉的多媒體軟件進行教學,這能夠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教師試著用一些新的教學方法融入進漢語言文學的傳授當中,比如任務驅動法等。用一種任務來激勵學生,使得學生具備更多的學習動力,漢語言文學對于現代學生來說本來就具備一定的陌生感,但是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也可以讓學生對其產生興趣,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教師將學生的興趣提起來了,之后的教學工作也會順利很多。除此以外,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漢語言職業技能的培養,要盡可能地發揮出漢語言文學的優勢和作用,既要使得學生擁有足夠的理論基礎,又要在這基礎上趁熱打鐵,加強學生的應用技能,這才是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的目的。3.2制造情景練習。教師可以根據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技巧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造情景進行練習,把實踐帶到課堂上來,建立各種各樣的情景模式,通過這些情景練習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漢語言文學的重要性,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制造一個企業秘書的虛擬情景,讓學生扮成企業文秘的身份或者站在文秘的角度為某企業寫一則廣告標語等,也可以讓學生扮演新聞主持人演練一篇報道,有效提高和矯正學生的普通話能力。在這些過程當中,不斷地讓學生去聽、寫、讀漢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學的優勢就在于它具備足夠的寫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在情景教學的實施過程當中,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認知和判斷來對漢語言文字知識進行有效的掌握,以此來獲得除了理論知識以外的實際運用能力,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快地掌握到其精髓和意義,而情景模式的教學方法剛好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漢語言文學的實際操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盡情地動手動腦,去分析問題,讓學生在特定的語文情景里面去學會獨立思考,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應用能力,而培養學生這些能力的目的就是要讓他們能夠順應時展的步伐,免遭社會的淘汰。加強學生的漢語言文學實踐能力不僅是在最根本處提高學生將來的就業水平,更是一種幫助學生具備專業性知識的有效手段,讓學生們在未來的就業道路上能夠越走越好,擁有自己的優勢。結合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方向,就相當于是把讀、寫、說三部分都融為了一體,學生在這當中更能自主性地找尋自己想要的,從而進行應用性的學習,而這就意味著需要教師在整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對實踐能力進行強化。3.3提供實踐平臺。在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時候,相對于理論知識更重視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動手動腦的能力,然而漢語言文學本來就有著比較強勢的理論性,所以在應用性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順應我國應用型人才教育的倡導來實施教學,要做的不僅是強調理論的重要,而是應該多給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所以,在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應當時刻銘記實踐、創新、應用,與此同時,還要顧及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工作進行落實,找到專業的對口企業,為他們提供較好的實踐平臺,這樣有助于讓學生們在企業當中真正感受到漢語言文學的重要性。漢語言文學專業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沒有可以施展的平臺才顯得比較落魄,而選擇這個專業的學生也比其他專業少,也正是由于這些原因,使得漢語言文學專業屬于比較冷門的專業,所以,針對這些現象,學校更應該多給這個專業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讓他們真正做到學以致用。3.4重視實踐環節。我國傳統的教育都是封閉式的,大多數情況是教師憑借著一本書來對學生進行授課,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可能就會對很多知識都不通用,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實踐方面的培養。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意實踐的方法,不是所有方法都是適合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興趣來進行實踐。教師要結合社會和企業的雙重需求來制定實踐計劃,漢語言文學之所以會創新出應用性教學模式,就是由于以往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來說沒有起到作用的,那么,創新的應用性教學就應該在實踐上多下功夫,不能將實踐停留在口頭上,而是應該落實到實際的行動當中。比如,教師在實踐的設計上多摻雜進一些社會和企業的需求,將兩者找到契合點,從而為學生們開拓出一條順應時展的路徑。應用性教學本身指的就是通過理論性知識,來為將來的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開展適合現代學生的創新工作,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相提并論,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3.5建設實踐場所、制定實踐計劃。我國的應用型人才主要是體現在工作能力上,所以,學校應該建立起一個既專業又穩定的實踐場所,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下進行學習和實踐。當學校和企業聯系好之后,企業還應當制定一個崗前的培訓計劃,實施培養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更快地了解企業,從而施展出自己的能力。如今社會轉型的速度非常快,經濟也得到了很快的發展,我國的教育制度也逐漸得到了完善,在這種基礎上,漢語言文學也逐漸從冷門專業轉變成了各大高校不可或缺的專業。雖然其中仍然存在著不足和遺漏,但是,相對于以前,我國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性確實提高了不少,而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也提高了我國學生的整體素質和思想道德。而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更多有效的方法才能使其得到更好的發展。除此以外,教師在制定實踐教學計劃的時候,還應該不斷地創新,采取對應的一些教學措施,堅持以實踐為主進行教學,實踐本身就能夠增強學生的漢語言文學表達能力,所以,這也是一種對我國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方式,同時,也為我國培養出了更多的應用型人才,促進社會的未來發展。
4結語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院校的教育對于當今社會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方面,還需要不停的創新和實踐才能展現出漢語言文學的作用,而教師對于學生們的應用性教學還需要不斷地摸索。
參考文獻
[1]劉佳琦.淺談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12):100.
[2]錢小麗.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教學的思考[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10):367.
[3]李雪.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的思考[J].漢字文化,2017(15):30-31.
[4]張煦.淺議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理念與實踐[J].科技經濟市場,2015(12):218.
[5]魏玉珍,徐紅.應用性教學在漢語言文學中的應用核心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21):188-189.
作者:郭文藝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
- 上一篇:高職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課程教學模式
- 下一篇:中國航空旅游未來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