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探討
時間:2022-12-20 08:59:15
導語:網絡時代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由于網絡特征和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網絡時代給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帶來新機遇也帶來新挑戰。加強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建立創新型教師隊伍,創新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網絡時代;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創新措施
隨著網絡的高速發展,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網絡時代。網絡以驚人的魔力影響著每一個人,特別是小學生的生活。小學生對萬事萬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網絡時代帶來的諸多便利,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許多新的挑戰。要想加強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分析小學生在網絡這個特殊環境下的心理特點,從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一、網絡文化的含義與特點
網絡文化是以網絡和信息技術和依靠這些新的技術形成的一個嶄新的社會基礎的結構所帶來的人類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通訊方式、生產方式、管理方式、決策方式等方面的變革,又引起觀念和思維方式的變革,從而引起整個社會的文化發生了結構性變革的一種新文化,是一種行為文化,物質文化與意識文化為一體的新的文化。由于網絡在全世界的通用,各地的自身文化除了在網上賦予的認識以外,各地的文化還會在網上被融合、同化、產生、甚至演變成現實世界的文化,有些網絡上的文化又會因本身已經存在的同類演變出來,因此變化和傳播的速度很快。網絡文化這一詞包括了與現實世界形成獨立的,一切在網絡上發展的方法,風格,行為等的集合。網絡文化有以下幾個特征:
1、開放性
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進行資源的互動。形成高度的自由、開放、平等的特征。
2、互動性
超越傳統單向傳播信息的媒體,實現了互動交流。
3、虛擬性
網絡行為具有很強的隱蔽性,現實世界和虛幻的世界在網絡世界中已經變得模糊不清。
4、自我性
網民在網上不僅可以追求個性的自我創造,而且也可以享受個性化服務。
5、不可控性
到現在為止,網絡文化不可能直接用行政處罰、簡單的道德倫理以及法制規范來制約。
二、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
小學時期可以說是我們人生中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有以下幾點:
1、小學生的身體發展
骨骼肌肉不夠強壯,體內機能不斷完善,腦重接近成人。
2、小學生的認知發展
感知、記憶、言語、思維不斷發展完善。
3、小學生的社會性發展
學習交往技巧,逐漸形成自我概念,道德認識能力逐漸發展,道德情感體驗日益深刻。從小學生的這些心理特征可以看出他們心里的最大的特點就是還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而且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小學時期的教育是很重要的。然而,網絡高速發達的今天,小學生很容易接觸到網絡,但網絡里的內容良莠不齊,所以一定要給他們正確的引導。
三、網絡時代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小學階段正是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心的時期,時刻的想了解和探索他們不熟悉的領域。網絡的出現成為他們了解世界,增長知識的一種工具。但網絡的信息流動很快,在這樣的環境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不能只靠傳統的方法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面臨了新的挑戰,也帶來了新的機遇。
1、新媒體海量、豐富的特征增進小學生的愿望的表達,網絡的發展對中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提出了新的挑戰
(1)網絡信息對小學生意識形態的沖擊。科學技術是一柄雙刃劍,所以網絡既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小學生接觸到的大量的信息大多是沒有經過嚴格的把關和刪減的。我們要有選擇性的吸收外來的文化,我們可以吸收外來文化精髓來充實我們自己的文化,但同時要警惕外來文化糟粕的東西。在網絡中西方的發達國家基本壟斷了大多數信息資源,形成的語言,思想和文化的傳播是以少數發達的國家為核心的。在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發生沖突的時候,受影響的是我們的意識形態。小學時期正是三觀形成的重要的時期,所以提高中小學生意識形態的防御能力是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重要的課題。(2)網絡影響小學生身心健康。小學階段目前正是學習的關鍵時期,網絡以傳遞信息的豐富性、快捷性、新穎性為小學生提供了一個了解世界的嶄新的窗口,他們借助互聯網可以獲得新的學習資源,對于喜歡新鮮事物的小學生來說,網絡對他們的誘惑力是很大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小學生不能控制自己上網的時間,就會形成上網成癮,一旦上網成癮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學習,還會損害身體健康,更會造成心理上和人格上的各種問題。
2、網絡時代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
(1)運用網絡教育適應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小學生的身體發育還未成熟,心理也同樣是未成熟的狀態。作為網絡時代的早期使用者,小學生可以說是其終身用戶,年齡小,接觸頻率高,他們幾乎全票通過率地擁護新的媒體形式,全方位地、主動地接受網絡時代帶來的各種信息。所以用這種學生喜歡的方法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會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2)運用網絡提高教學效率?,F今,互聯網上的資源可以幫助小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材料,甚至是合適的學校和教師,這一點己經開始成為現實,如一些著名的網校。教育者比以前更容易接觸到網絡,只要有網絡終端的地方,我們就可以上網了,所以教育者可以隨時在網上查閱資料,還可以在網上進行問題的討論。而且,教育者還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找到生動有趣的例子或教案,這樣教育者就不用翻閱大量的書籍來找教學所需的資料,這就大大提高了教育者的工作效率。(3)運用網絡提高教學效果。利用網絡教學會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學單靠黑板粉筆和教育者單方面的傳授,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網絡進行教育,受教育者可以利用網絡具有虛擬性、隱蔽性的特點,在網絡上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表露個人的意志,展示個性,通過網絡可以很好地發現學生的真實想法真實思想,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發現學生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及心理障礙,借助聊天、咨詢等方式疏導學生的思想問題,減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盲目性和空洞性,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在課堂以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形式來幫助學生獲取知識,激發他們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地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來。
四、網絡的發展促使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的創新
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一定要順應網絡的發展,只有改革思想政治心理學教育中存在的各方面的問題,我們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改革的途徑有:
1、建立創新型教師隊伍
網絡的高速發展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時代正在改變著人們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小學生對新的東西的接受速度比別的人群快很多。在這種環境下思想政治教師要創新教育觀念,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熟悉網絡技術和各類軟件的應用操作,樹立依靠科技增強德育工作生命力的新觀念,自覺地把網絡技術應用于德育工作實踐。教育觀念要與時代接軌,否則學生很難在課堂產生共鳴。教師的能力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F今教師的能力不僅要全面的掌握專業的知識,還要有與時俱進的新的知識和信息。所以教師不僅注意專業知識方面的提高,還要不斷地在網絡信息中吸取更多的知識和信息,這樣教師才能在課堂上跟學生們一起討論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來進行教學,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思想政治教師還要掌握網絡技術的操作能力,這樣才能在課前準備上搜集網絡的最新信息,在課堂上展現圖文,聲音,影像等多種形式的教學。
2、創新教育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內容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實現和任務的完成。在當代中國進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就是進行鄧小平理論的教育,這不僅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具有時代感,而且為思想政治教育與我國實際結合奠定良好的基礎,使教育內容更好的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隨著時代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要添加新的內容??墒菑男W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看有些課程內容陳舊,不能反映科技經濟社會的新知識,新進展,有很多看似高深,高雅的知識,其實不僅完全脫離了學生的生活經歷,而且也難以面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學生今后的成長也沒有多少價值。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一定要反應時代的特點,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預測性,要隨著網絡的發展及時的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而且教育內容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注重學生關注的難點,熱點的問題,解決學生疑難問題。這樣學生才能更貼近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收獲新知識。
3、創新教育方式
教育方法的創新可以保證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中小學時期正是不愿意完全的聽從老師或家長的教導的時候,所以教育時不能硬塞給他們知識。思想政治教育要講究學生更愿意接受的方法來進行教育。我們可以利用網絡來建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工作平臺,能夠尋找學生存在的思想問題,進而通過話題討論,分析引導實施教育。這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優于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經驗表明,內容豐富、具有美感、溝通便捷、形式生動的網絡平臺,能夠吸引中小學生廣泛關注,因此,我們需要建設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大學生心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要充分利用網絡的多媒體功能,將枯燥的教育信息生動化,把說教的內容人性化。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感興趣的網絡,在網絡上跟學生討論問題,指導他們網上信息好壞的甄別,通過這些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這樣學生們才能真正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來。學校不僅要重視學生科學知識的掌握,更要重視學生的德育的發展,要正確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網絡信息迅速的更新的時代,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不斷地改革教育里面存在的不足,才能更好地教育現今的中小學生。這樣小學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網絡環境中小發揮其最大的作用,為我國培養處更高素質的人才。
作者:魏春英 許屹巍 單位:延吉市北山小學
參考文獻:
[1]齊殿斌.網絡文化一種全新的現代文化現象[J].新長征,2004.
[2]于榮學.當好學生網民的引導者[J].北京教育,2002.3.
[3]王學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朱彩萍.網絡時代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2003.2.
[5]管彥兵.運用網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研究,2009.
[6]林迎春.淺析不良網絡文化對小學生的影響及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7]劉強.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辜勤學、胥前道.轉變觀念迎接新課程改革的挑戰[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2.09.
[9]付羽飛.心理學視野中的小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學術交流,2003.7.
[10]王彥麗.運用網絡平臺創新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11]劉金花.兒童發展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 上一篇:演奏心理學在雙簧管教學中的應用
- 下一篇:中學作文教學中心理學策略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