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生信息化素養培育思考
時間:2022-09-28 11:44:20
導語:高職院校學生信息化素養培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河南省高職院校學生存在信息意識淡薄、信息知識缺乏、信息能力不足,部分學生信息道德、法律意識不強等現象,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需要政府、學校、學生、社會、家庭等方面的廣泛參與。政府要完善監督和保障職能,創設良好的社會信息環境;學校要發揮資源優勢,創新學校信息素養教育教學環境;學生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自我發展能力;社會各界要積極參與,營造健康的社會輿論氛圍;家庭要積極引導,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信息素養是指人們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隨著時代變化具有發展性和綜合性,信息素養主要包括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素養具有普遍性、層次性、實踐性、發展性的特點。
一、河南省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現狀
(一)調查數據的基本情況分析。1.調查對象分析。針對河南省多所高職院校的學生共回收問卷1316份,涉及大一至大三不同專業的學生,其中男生占比42.1%,女生占比57.9%。調查的群體中18—20歲占比最高,樣本選擇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2.問卷的效度。問卷具有較高的結構效度時KMO值大于0.5,本調查中的KMO值是0.825,球形檢驗卡方值為504.5,概率值P=0.00<0.01,說明問卷效度良好,具備深入開展分析的基礎。3.問卷的信度。信度可接受的范圍是Alpha系數0.8≤α≤0.9。本文問卷最終的統計系數為0.875,這說明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比較有價值。(二)河南高職院校學生信息化素養現狀分析。1.信息意識。(1)信息的重要性程度認知。調查發現,90.36%的學生認為信息很重要,5.6%的學生認為信息的重要程度一般,認為不確定和不重要的占比分別為3.39%和0.65%。這說明我省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都能認識到信息的重要性。(2)對新信息的注意力。調查發現22.45%的學生新信息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力,49.26%的學生比較關注,25.32%的學生一般關注,僅有2.97%的學生不太關心和不關心。這說明高職院校的學生對新信息的敏感性、關注度都比較高,樂于接受新信息。(3)對信息真實性的辨析意識。調查結果顯示,對信息真實性有辨析和深究意識的學生只有18.43%,有辨析而無深究意識的學生占到75.43%,而不會辨析信息真實性的僅占6.11%。這說明我省高職院校的學生信息的辨別意識和辨別能力有待提高。(4)自己的真實性信息意識。調查結果顯示,8.25%的學生會泄露自己的真實信息且坦誠相告,28.25%的學生會有所隱瞞真實信息,18.23%的學生視具體情況而定,不會泄露自己的信息的學生41.25%,而選擇隨意造假的學生占4.02%。這說明我省高職院校的學生還是非常注意個人真實信息的隱瞞。2.信息知識。(1)對信息知識的類型了解。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信息檢索、信息道德、知識產權、信息犯罪等信息知識的類型占比分別為63.25%、50.42%、76.65%、59.28%。(2)對信息素養的了解。調查發現,熟悉信息素養的學生占15.46%,不太了解的學生占78.23%,6.31%的學生表示從未聽說過也不想了解。這說明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開展尚不全面,學生對信息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夠。(3)搜集信息的動機和自我的約束力。結果表示,為了查閱資料搜集信息的動機占24.25%,22.16%學生是為了瀏覽新聞,38.42%的學生是為了打游戲、聊天、看電影等休閑娛樂,為了打發時間的占8.25%,做其他事情的學生占6.92%。這說明在網絡通信日益發達的今天,學生上網學習的較少休閑娛樂的較多。學習者經常會被與一些無關信息和誘惑信息轉移學習的目的。80.12%的學生表示自己有時會被無關信息吸引,而控制力較強、自我意識較為清晰僅占15.23%,被無關信息吸引偏離最初的學習目標的占4.23%。(4)對信息知識的掌握情況。調查結果顯示,42.38%的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計算機知識,43.35%的學生掌握了一般的計算機知識,沒有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的占比14.27%。這說明高職院校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還需要提高。3.信息能力。(1)獲取信息的能力。調查發現,完全能獲取信息的學生占比17.32%,50.25%的學生表示能獲取部分信息,表示自己獲取的能力一般的學生占26.34%,表示稍微能獲取的占6.09%,自己完全不能獲取信息的學生為0。這說明高職院校的學生獲取信息能力一般,大多數的學生是熟練程度還不夠。(2)查找信息的途徑和方式。調查發現,獲取專業信息的來源中排第一的是搜索引擎占86.28%,第二的是專業數據庫占55.63%,排第三位的是書本占35.25%,比例最低的是報刊雜志占22.18%。這說明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和方式是搜索引擎。(3)信息處理的方式。通過對遇到不確定信息的處理方式的調查顯示,依據主觀經驗判斷的學生占33.36%,向權威的機構或專家的學生占24.14%,35.23%的學生會選擇放棄,這說明面對不確定信息時有些學生還是缺乏核實信息的能力。(4)篩選及歸納信息的能力。調查發現,信息篩選能力較好的學生占60.21%,信息篩選一般的學生占37.25%,不會篩選信息的學生占2.54%。這說明能夠對信息進行判斷及選擇并有效地利用。(5)應用信息的能力。調查發現,12.34%的學生表示能總是不斷創新和發展新觀點,27.46%的學生表示經常能,47.24%的學生表示偶爾能,12.65%的學生表示很少能,0.31%的學生表示很少將搜集的信息運用到實際中。這說明我省高職院校學生的信息應用能力不高。4.信息道德。(1)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對待不良信息不理睬的學生占84.92%,會轉發的學生占4.26%,會向有關部門舉報的占10.82%。這說明學生對信息道德的認識以及理解還不夠全面,需要在內容等方面達到與社會同步更新和發展。(2)對待謠言的態度。通過對待網絡上出現的謠言的調查發現,遇到這種情況10.23%的學生會向有關部門舉報,38.42%的學生不會理睬,隨便看看的學生占46.36%,以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對待信息,表示會轉發謠言信息的學生有4.99%。這說明我省高職院校學生對于他人傳播的不良信息采取行動的則很少。(3)信息素養的培養。通過調查發現,所在的學校開展信息技術和信息素養等課程的占32.47%,只開設計算機基礎的占50.25%,有14.36%的學校將信息素養作為選修課,而沒有開設信息素養課程的學校占10.73%。這說明目前我省高職院校開設信息素養教育的很少。(三)信息化素養存在的問題。一是信息意識淡薄。高職院校學生自覺利用各種信息資源進行主動學習的很少,很多學生把信息資源當做了自己娛樂和休閑的方式,而且很多學生抵擋不住各種不良信息的誘惑而沉迷網絡。二是信息知識缺乏。高職學生信息知識的儲備量還遠遠不夠,很多學校開設的信息素養相關課程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使部分學生對生活信息和專業信息等知之甚少。三是信息能力不足。很多學生缺乏信息檢索能力,不知道如何查找和使用專業信息資源,對知名的數據庫萬方、知網、維普等使用不多。而且對于檢索出來的信息,也不會進行準確合理的篩選和使用。四是信息道德、法律意識不強。部分學生傳播未經證實、沒有得到授權轉載轉發的虛假信息,有些學生甚至出現了在網上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的言論,而且有些學生法律維權意識薄弱。
三、完善高職院校學生信息化素養培育的建議
(一)政府部門、家庭和社會多方參與,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培育高職學生信息化素養,需要政府完善監督和保障職能,創設良好的社會信息環境。政府有關部門要積極推進大學生信息素養標準的制定工作,不斷完善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規。加強對違反信息法律的打擊和宣傳,嚴格實行網絡信息的準入制度和監管,清除各種信息毒素,使信息化平臺得以凈化。除了政府部分,還需要社會營造健康的輿論氛圍,家庭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建立完善社會的信息制度和誠信機制,媒體從業人員要遵守職業道德規范,企業應當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投入,培養相關的信息人才,增強企業的信息化技術水平。家長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信息觀和人才觀,家長應掌握基本的信息素養知識,給孩子傳輸正確的信息素養教育方法和途徑,從而減少不良信息對子女的消極影響。(二)學校發揮資源優勢,創新學校信息素養教育教學環境。一是加強信息知識的宣傳教育。職業院校應積極轉變教學理念,以現有的信息素養教育課程為切入點,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滲透信息素養培養知識。二是加強信息素養教師隊伍建設。學校應組織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和實踐,教師要積極參與信息素養能力培訓。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學生為中心,積極探索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三是加強信息素養課程體系建設。信息素養課程體系建設需要充分考慮產業特點,將課程與專業、產業融合,明確課程信息素養目標,完善信息素養內容。四是加強信息素養培養資源保障建設。不斷豐富信息素養培養途徑、手段,建設完善信息化數字化校園,打造信息化育人平臺。(三)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提升自我發展能力。一是樹立正確的信息意識。大學生應當自覺樹立信息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觀念,遇到問題要積極主動地去尋找多種方法和途徑去解決,必須主動克服沉迷網絡行為。二是擴展自己的信息知識。充分利用各種有益的信息資源進行主動學習,多參加有益的信息講座與信息實踐活動等。三是提高信息選擇與整合能力。主動對需求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分析,把學習的信息能力在實際生活中實踐并運用。四是培養良好的信息道德修養。自覺遵守信息的法律法規,學會正確區分虛假、不良和有害的信息,對有害身心健康的信息,做到不瀏覽、不傳播、不制造。
參考文獻:
[1]白雪,閆廣芬.5G時代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與職業獲得:現實、挑戰與應對[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03):17-21+27.
[2]曹令秋.創新創業背景下高職學生信息素養提升策略探討[J].才智,2020(03):138-139.
[3]林進昂,毛芹超.高職藥學專業學生專業信息素養培養與提升[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05):8-9.
作者:王翠蘭 單位:安陽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
- 上一篇:土建類專業畢業設計改革探索
- 下一篇:老年群體信息素養薄弱根源及提升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