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塔爾效應”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時間:2022-02-19 02:41:00

導語:“羅森塔爾效應”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羅森塔爾效應”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什么是“羅森塔爾效應

在希臘神話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塞浦路斯一位王子皮格馬利翁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女,雕刻時他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感情,雕成后又每天捧在手中,用深情的目光注視著她,時間久了,忽然有一天這個美女竟然有了生命。受這個故事的啟發,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羅森塔爾和雷諾爾·賈可布森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應。他們把這種效應稱為“皮克馬利翁效應”,人們也稱之為“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的實驗表明: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的預言,會決定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在實驗中,他們隨意抽取一組一年級學生,爾后告訴這些學生的老師,這些學生經過特別的測驗被鑒定為“新近開的花朵”,具有在不久的將來產生“學業沖刺”的無窮潛力。以后,師生們在各方面對他們另眼相看,老師們積極、恰當地引導。他們不知不覺受到感染,自尊心、自信心倍增,各方面分外努力。結果發現,當教師期待這些學生表現出較高水平的智慧進步時,他們果然在一段時間后取得比對照組學生高得多的智商分數。研究者解釋說:這些學生的進步,主要是教師期待的結果,即這一效應就是由對教育對象的尊重、信任、熱愛和對其更高的人際期待而產生的“羅森塔爾效應”。

二、“羅森塔爾效應”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培養感情,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老師的品德或威信甚至能決定學生學與不學、喜歡與討厭某一學科,這是一種感情遷移現象。因此溝通師生情感、達成師生間的雙向理解十分重要。教師要在課堂上以親切、友好、大方的教態及幽默風趣的語言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心理狀態。課下要有計劃地找學生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學習態度、困難和體會以及他們對教學的看法、要求。

2-排除心理障礙,錯而后通

任何有效的教學活動都必須是學生的積極活動。積極活動以創造性的思維為前提,創造性活動不可能在心理壓抑、缺乏自信、恐懼等狀態下進行。心理障礙中最大的是害羞、怕錯、無自信,三者又是以怕錯為主。錯誤在英語學習中是不可避免的。分析英語中的錯誤有兩類:一類是來自母語干擾的錯誤,約占15%-30%;另一類是使用英語不當的錯誤,約占70%-85%,是學習發展中的錯誤。發展中的錯誤和母語負遷移的錯誤有時是不可避免的,而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可逐漸使這些錯誤得到糾正。另一方面,學習英語的目的是運用語言,若是出現語言結構形式上的錯誤,只要不妨礙表意,就不必深糾。美國學者桑代克提出的嘗試錯誤說,證明了“外語學習可以說是通過嘗試來克服錯誤的過程”。教師不可過多地指責學生在語言操練中出現的錯誤,而要鼓勵他們大膽進行聽、說、讀、寫的英語實踐活動,使他們能勇于從錯誤中求進步,便可形成“排除心理障礙,錯而后通”的良性循環。

3-總結成績,及時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公務員之家有”版權所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們是憑借別人對自己的反應作出自我判斷的。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意識地找出他們的積極因素。當他們取得成績時,老師要在全班面前表揚他們,這樣會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快慰和成就感,使得他們信心倍增。當他們出現錯誤時,教師要體諒學生,態度和藹、委婉地指出錯誤,并多肯定他們取得的成績和進步,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常對學生講“Trustyourself”、“Tryyourbest”、“Nevergiveup”、“keepupyourcourageplease”、“Webelievewearethebest”等等激勵話語,并鼓勵學生大膽地“表現自己”。常讓學生登臺輪流演講或復述課文等,時間一長,學生們就會由膽怯、別扭到自然、大方。對于差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懷,盡量給他們回答問題的機會,提的問題不要超過他們的能力范圍,并且要多表揚多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