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的歷史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15 06:12:00
導語:英語教學的歷史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多媒體英語教學經歷了“原始多媒體”、“初級多媒體”和“高級多媒體”三個階段。多媒體英語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教學效率,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英語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方向。
關鍵詞:多媒體英語教學歷史優勢
美國蘋果公司總裁斯卡利曾說過:由于多媒體技術,“人類將要迎接一次比印刷術、電話和電視更大的技術革命”。“多媒體”一詞由英文“Multimedia”翻譯而來,而多媒體英語教學則是綜合運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影碟、語言實驗室、計算機等多種媒體進行教學的現代教育技術。
一、多媒體英語教學的歷史
多媒體英語教學經歷了漫長的歷程,從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起,多媒體英語教學經歷了“原始多媒體”、“初級多媒體”和“高級多媒體”三個階段。
(一)“原始多媒體”階段
“原始多媒體”是多媒體英語教學最初階段。主要分(1)幻燈機和幻燈片時期。幻燈是利用強光和透鏡的裝置,映射在白幕上的圖畫和文字的一種投影技術。幻燈投影教學的特點是提供畫面大而清晰的文字、圖像,節約課堂上大量的板書時間。我國在70年代后期開始用于英語教學。(2)錄音機和錄音帶時期。錄音機是把聲音記錄下來用于重放的機器;錄音帶是用機械、光學或電磁等方法把要收錄的聲音變成電磁充在磁帶上,播放時再把充上的磁能變成聲音。錄音機和錄音帶的特點是通過制作提供清晰的英語教學內容,能夠反復播放,練習聽說。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使用錄音機進行英語教學。(3)投影儀時期。投影儀是利用強光和透鏡的裝置,將膠片上的文字和圖案投射在白幕上的投影技術。投影儀的特點是提供畫面大而清晰的圖像,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使用投影儀進行英語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把教材中的重點用圖片的形式配制成幻燈投影教材,輔之以教師的講述,組成“原始多媒體”的英語教學。
(二)“初級多媒體”階段
“初級多媒體”英語教學階段是以錄像機和語言實驗室的使用為標志。(1)錄像機和錄像帶時期。錄像教學集中電影、幻燈、錄音等視聽媒體的優點,再現語言交際過程,創造語言交際環境,使教學與藝術融合。學生能夠模仿運用語言的交際過程,增強學生對語言理解和掌握。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用于大學英語教學。(2)語言實驗室時期。語言實驗室由數十套錄音機、耳機、傳聲器等組成,通過一套主控設備來進行操作使用。功能有播放、聽音、錄音、監聽、對講、插話、分組訓練等。教師可以運用這些功能,創造良好的英語教學和實踐環境。而豪華型語言實驗室是把上述設備通過一臺計算機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多媒體組合教育技術,既有聲音又有圖像。豪華型語言實驗室在20世紀末也開始進入我國英語教學。
(三)“高級多媒體”階段
“高級多媒體”階段是多媒體英語教學的高級階段,是以計算機和多媒體系統的使用為標志。(1)計算機運用時期。20世紀90年代初,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主要用于教學管理。后來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價格也迅速下降,使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得以迅速發展,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的課件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2)計算機多媒體系統運用時期。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發展的最高層次就是計算機多媒體英語教學系統。普通型的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系統是以計算機為核心,配以攝像投影儀、影碟機、錄像機、白幕、錄音機和多功能語言實驗室等設備,構成完整的英語教學系統。但是不能“一人一機”。而豪華型的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系統可以利用一人一機的優勢,真正實現“個別化教學”。計算機多媒體英語教學系統就是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成果模擬優秀教師的行為,有針對性地教育和訓練學生。
二、多媒體英語教學的優勢
有人把電腦和英語喻為打開21世紀大門的兩把鑰匙,這充分說明了英語和網絡技術在新世紀的重要地位。長期以來,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是以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為主要教學工具,常常使學生厭學,而且也違背了語言教學的本質。而多媒體英語教學在諸多方面的優勢,越來越受到各類學校師生的重視和歡迎。
(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培養學習的興趣是推進學生進行復雜認識活動的重要動力”。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經過它才能進來。”學習語言的最佳途徑就是置身于良好的語境中。采用多媒體英語教學,結束了單一文字教學局面,可以圖、文、聲、形并茂地傳授知識,可以看到生動的視覺背景,聽到高質量的英語和音樂,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內容新穎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前提條件,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有效地實現了這一切。多媒體英語教學中,學習者可以通過虛擬課堂討論和角色扮演等多種手段模擬現實中的人際交流方式。網絡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完全真實的語言環境,例如通過網絡上的外語電臺來進行英語聽力訓練,利用搜索引擎選擇英語精讀與泛讀材料,發送電子郵件與國際筆友進行交流等。
(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教學效率
科學研究表明,只有在視覺83%、聽覺11%、觸覺3%、味覺2%、嗅覺1%比例下的綜合刺激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學生聽看結合,2小時后對課程記憶可達到85%,72小時后仍可保持記憶65%,大大地超過傳統的僵化單一的文本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使學習者通過文字、聲音、圖像等不同手段獲取語言信息,更有利于掌握和記憶。
傳統的備課方式是教師每次授課都需要重新編寫備課筆記,造成人力和時間的浪費。采用多媒體,教師可以在從前備課的電子文檔里修改,無需重復抄寫。以前教師備課為了查閱單詞,尋找相關的背景資料,花費很多時間來翻閱書籍和詞典。多媒體教學真正把老師從繁瑣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使得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課程教學改革。比如TheAmericanHeritageTalkingDictionary(美利堅歷史有聲詞海)就是一個和傳統詞典完全不同的電子詞典,除了詞匯注音外,還有MIDI合成的清晰的發音,配有相關圖片和背景資料,甚至還配有經典的影片剪輯。
多媒體英語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學設備局限于投影儀、錄音機、黑板、粉筆等,所以教師需要在黑板上書寫,占用很多時間。以《實用英語》課程為例,需要講解大量例句,板書成為教師的負擔。多媒體教學可以事先將教案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上課時只需輕點鼠標就可以播放教學內容,將節省的大量板書的時間用于課程精講多練。
(三)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把學習者培養成為成功的跨文化交際者。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缺乏真實的語言環境進行訓練,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投影、錄像和學生機的錄音對比功能來幫助學生提高聽力,同時鼓勵他們開口講外語,從而最終告別“聾啞英語”。
多媒體英語教學將交際教學法與情景教學法有機結合,在多媒體的學習環境中為學生創造了互動交流的機會,在語言學習中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而且多媒體英語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局面,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交際能力的實踐平臺,使學生在寬松、合作的氛圍中學習語言和文化,引導學生提高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英語課程與信息技術的結合中始終應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作為首要目標,強調以人為本。
基于這個優勢,多媒體英語自主學習具有以下特點:
(1)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網絡進行自主學習,按照自己的學習方式,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幫助下,完成學習任務。
(2)英語學習的主動性。DavidGardner&LindsayMille在《外語自主學習——理論與實踐》一書中,談到了教師和學習者的角色轉變,教師是信息提供者、咨詢員、技術顧問、管理者;而學習者也轉變為計劃者、組織者、自主學習者。在網絡環境下相對來說易于實現這種角色的轉變,學生的學習由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下的知識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學習者。
(3)學習過程的多元互動性。學生充分利用網絡環境的方便和開放的學習空間,實現人機互動和師生互動,增強學習積極性,激發自主學習的動力。
教育部于2007年7月印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的教與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展。”多媒體教學設備是現代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多媒體技術配合英語教學已成為英語教學向現代化開放教學模式發展中最重要的手段,多媒體英語教學勢必成為英語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方向。
參考文獻:
[1]董洪學、姜菲,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研究視角[J],外語電化教學,2007(3).
[2]黃榮懷,計算機支持的協作學習理論與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莊智象、黃衛、王樂,我國多媒體外語教學的現狀與展望[J],外語電化教學,2007(1).
[4]何克抗,多媒體教育應用的重大意義及發展趨勢[J],現代遠距離教育,1997(1).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 上一篇:語文銜接研究論文
- 下一篇:語文情境創設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