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動力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0 05:37:00
導語:英語學習動力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英語興趣
【論文摘要】作為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遷移興趣、創設情景、口訣記憶、制作教具、自編短劇、開展競賽等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教學效果。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興趣。”眾所周知,在學習過程中,“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許多學生不愿學英語,關鍵是他們對英語沒有興趣。因此,作為中學的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先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古往今來,凡是教學上有所建樹的教師,無一例外的,他們的課都讓學生著迷。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用教育的藝術把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引向英語學習領域,用興趣的火花去點燃智慧之火。為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始終堅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高興地學;激勵學生學習英語的意志,使他們努力地學;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使他們有成效地學;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使他們精力充沛地學。
1.遷移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學好英語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學生缺乏的往往就是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從正面向他們大談學好英語的好處,恐怕收效甚微。若能把這些學生在其它方面的興趣,遷移到學英語中來,則可事半功倍。有一次,我把班上的幾個常逃學到街上打電子游戲的學生叫到宿舍,打開電腦,讓他們進入“紅色警戒”的游戲世界。很快地,他們就融入游戲之中,但就在他們指揮著千軍萬馬激烈戰斗時,屏幕上卻出現了英文提示,學生全傻眼了,這時我就在旁邊輕描淡寫地給予翻譯。學生頓悟:下世紀,玩,也要懂英語。事后,我發現英語課上,這幾個學生“重新做人”了。可見,巧妙地遷移學生的興趣,對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大有益處。
2.教唱英語歌曲,設計游戲,形成輕松的學習氣氛。教唱英語歌曲,這有助于激發興趣和分散難點。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融音樂與英語為一體,能幫助學生理解對話,表現情景內容,創設有聲語言環境,使學生自然投入。如在教學七年級StarterUnit2的時候,我讓學生模仿兒歌兩只老虎的曲調學唱What’sthis?It’sa…Whatarethose?Theyare…學生很快記住了句型。在唱歌過程中,可以根據歌曲內容進行問答或分角色對話,體現歌曲中的交際情景。英語小笑話和英語小故事不僅老師講,而且要讓學生學會講,讓學生從機械、呆板、單調、緊張的學習環境中解脫出來,消除學習疲勞,并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效率。設計游戲情景,復習鞏固對話內容。在對話復習教學中設計適合學生口味的游戲情景,是寓教于樂的好方法,能幫助教師把單調乏味的復習工作變得生動活潑,為學生在輕松自然的氣氛中進行語言操練創設了條件,使學生樂而好學。
3.用口訣幫助記憶,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英語語法規則、詞的用法區別、發音規則等常讓學生迷惑。鑒于此,教師可編些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降低學習難度,使學英語的熱情升溫。如音節發音口訣:兩個元音中間斷,一個元音后面跟,字母組合拆不散,復合詞按原詞分。
對初一學生講“be”的用法,記口訣:I用am,you用are;is跟著他,她,它。要問復數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對初三學生講被動語態時,要學生記:主動變被動,各部都要動,主賓打顛倒,謂語動詞分兩條,加be不能掉,過去分詞不能少,時態和人稱,一定要看清。教師只要常歸納、多積累、勤總結,口訣就會源源不斷,教學也定會趣味橫生。
4.讓學生制作教具,激發學習英語興趣。對初學者,直觀教學尤其顯得重要。由于條件限制,農村學校缺乏必要的掛圖,我就發動學生自己動手畫。對教學中所要用到的圖片,提早一個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們用彩筆畫在白色硬紙片上,在紙片的背面再寫上圖畫所表達的單詞及其音標,為了便于以后保存,我對紙片的大小作了統一的規定。一周后,一些“作品”被運用在課堂上。這樣,在課外學生都興趣盎然地制作圖片,課上他們都期待著自己的“作品”出現。開展畫圖片活動,其意義已經超出圖片的本身,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這種成功的喜悅大大激發了他們學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愿意來上英語課。此外,畫圖片也培養了學生的繪畫能力,開發了他們的智力,還可讓他們先熟悉一下將要學的新課,達到預習的目的,真是一舉多得。5.自編短劇,調動學習積極性。學習要“學以致用”,而英語的學習更是如此。我們要讓學生學了英語后,要會開口說英語。為此,每節課,我都花五分鐘左右時間讓學生在講臺前表演他們自編的課本劇。具體做法如下:上課前,當天的值日生先用英語作DutyReport,內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況、天氣等。然后由這兩個值日生或者他們再邀請兩三個同學一起表演他們課前已編排好的短劇,劇情可依照已學過的課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創設情景,但是臺詞必須要運用已學過的句型。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復習舊課,而這種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一種創造,是語言的活用,從而加深對新學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自編自演課本劇,讓學生在笑聲中復習、鞏固舊知識,避免了讓學生緊張、窒息的提問復習法,而收效卻遠遠超過后者。這點,我深有體會。一些學生畢業后,仍念念不忘他們英語課上的五分鐘表演。這種方法能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也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6.開展競賽,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初中學生具有強烈的進取心和榮譽感,尤其在市場經濟競爭的熏陶下,學生的競爭意識更加強烈。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來,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們可以將日常口頭操練用語變化成競賽用語;問答可以來一個“搶答”;學習單詞,來一個“單詞接龍”比賽以及書寫比賽、猜謎語大賽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再用積分法,適當的時候來一句Verygood給予鼓勵,活躍氣氛。課堂上適當的競賽,學生樂于參與、樂于爭先、樂于學習,這就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一切精神活動的先導,是學習知識、發展智力的首要條件。學生的學習興趣越高,學習的積極性越高,學習效果就越好。教師要創設多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以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我們應正視現實,認真分析現行教育教學中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觀念和存在的問題,從而樹立與時俱進的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創造最佳環境,尋求最佳辦法,以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英語教育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 上一篇:大學英語考試改革影響論文
- 下一篇:廣告專業英語教學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