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啟蒙教學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26 03:55:00

導語:英語啟蒙教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啟蒙教學研究論文

摘要:七年級的啟蒙教育非常重要。要對學生進行英語文化的教育熏陶,首先要讓學生懂得中英文化的差異;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模仿;最后在西方文化教育的講授上,應點到為止。同時,教師要采取適當的“集中教學”。

關鍵詞:啟蒙教學;差異;集中教學

作者簡介:黃惠丹,任教于福建省羅源三中。

多少七年級學生因英語跟不上而厭學?多少九年級學生因英語偏科而拖了整個高中學習的后腿?多少考入大學的學生,英語成了大學四年的噩夢,為畢業和學位疲于應付?又有多少躊躇滿志的學生,因英語的滯后而放棄自己考研的夢想?初始學習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小學的學習是讓學生了解簡單的交際英語,正如在幼兒園里學習的簡單的普通話,但真正讓他們學會寫、看,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七年級的啟蒙教育非常重要。

一、要對學生進行英語文化的教育熏陶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國際交往日益頻繁,21世紀的人才應面向世界,應有良好的外語基礎以及對國際事物的理解力。因此,1992年國家教委第一次把“交際法教學”推上外語教學的舞臺。對學生進行英語文化教育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他們更好地了解世界。

鄧炎昌教授在《語言與文化》中指出:“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須了解語言。”語言與文化密切聯系?,F行的中學英語教科書編寫的指導思想注意到了這一點:“要教會學生使用語言,而不是懂點語法知識,在加強基礎和基本訓練的同時,要使基礎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并發展成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首先要讓學生懂得中英文化的差異。中西方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道德標準、宗教信仰、價值取向、民族習俗等,因此文化差異是必然的,且是雙向的。中華民族是一個謙虛善良的民族,以熱情、好客、關心他人為美德。而英美國家的人較為直率,但對個人隱私十分保密,不愿讓人知道其隱私。英語諺語“DoinRomeastheRomansdo.”即“入鄉隨俗”,說明了學習外語要注意文化間的差異。我們見面時常問,“你去哪里?”“有什么事?”“你飯吃了嗎?”但英美人不喜歡別人打聽他們的去向,以及私人的事。他們見面就說:“Goodmorning/afternoon!”或“Hello!”,而中國人會認為談論天氣會很無聊,自己看看不就懂,還問什么?這就是不同民族不同的社會習慣。

其次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模仿。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因此常讓學生背誦口語對話、課文,逐步培養較強的英語語感能力,掌握英語表達方式是可行的教學方法。我們在教學中,經常發現學生犯中國式的英語毛病,如此在授課時不要拘于課本,先由舊的知識或生活中的小事引入,由淺入深,由已知到未知。例如,由“What''''sonthedesk?”“Itisabook.”“Isthereapencilonthedesk?”引入問題?!癐stherealibrarynearhear?”,如在打電話時,學生會誤用“Whoareyou?”(你是哪位?)從語法上看,這句話沒錯,但不符合英美社會約定俗成的表達習慣,應從文化的角度去考慮,把句子改為“Whoisthat?”或“Who’sthatspeaking?”

最后在西方文化教育的講授上,應點到為止。否則會離題千里。英語教學應以講授英語知識,在交際的基礎上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文化教育的講授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語言內容。因此,應擺正英語課的語言教學與西方文化教育的位置,避免把英語課上成英美文化比較課。對于文化教育內容的講解應當有所規定,即只講那些不講便不能說清語言習慣,語言現象的內容。對于必須講解的文化教育內容也應盡量少講,精講,采取點到為止的原則,既要保持英語課的性質,又要講清語言文化相關的內容。比如教到“MerryChristmas”這課時,要點到“BibleStory”而不能把“圣經故事”里的“亞當”、“夏娃”與美女蛇的故事都講出來。點到為止,不能講到有趣的故事就離題千里了。對英美習俗的介紹,會使英語課更形象、生動。眾所周知,如果教師的授課是“清平調”,那么學生的腦袋就會“猛垂調”,到時會使頸地責怪學生“上課不認真”,“低分太低”。二、對英語教學進行適當的“集中教學”

集中教學有利于學生從深度、廣度上對知識進行理解。比如學動物、學水果、職業、學習用品,均可進行集中教學,一個個單元四課的單詞,三、四則有關聯的對話也可以集中教學,做到從系統角度出發,引導學生自拼、自讀、自身感悟,主動探究,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做到既獲得知識,又獲得學習知識的能力和方法,同時,又使知識系統化。

首先,進行識詞集中教學。先用一些課時教26個字母及48個音素。正如小學生學雙語應先學拼音一樣。古人云“給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苯探o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對每個單元的單詞集中教學,先在學生大腦中形成相應的物象,接下來的一周用單詞卡片過關的形式,給學生進行反復復習。由于采取以學生自行拼讀為主,教師糾音為輔的拼讀訓練,很快培養了學生以拼讀為基礎的自學能力,也為今后閱讀習慣的養成奠定了基礎。在讀課外讀物時,遇到生字查字典,會由音標讀出讀音,掃清了閱讀的障礙。

其次,進行口語訓練。初始教學以對話為主,注意對話教學應適當集中,超前教學,因此,課前學生的一分鐘兩對話是一節課又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重視學生“兩兩對話”為主要形式的口語交際活動,目的在于使每個學生都能大膽地開口說英語,培養英語思維的能力。這些對話從學生生活實際的表達出發,引導學生從教師的手勢、語氣,即情景中去理解句子的意義,從而在口語訓練中去培養學生的語感。由于兩兩對話的口語操練,把學生推到語言實踐的主體位置上,學生就會親身體會到運用英語達到交際目的的成功感。這些訓練符合中學生活潑、好動、好表現的心理,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心理優勢,并把學生從一開始就引入聽說英語的良性循環中,學生就會激發出強烈的英語交際的欲望,從而發揮出其最大的積極性和有效性。

第三,對語法進行集中教學。教“一般過去式”就對過去式的構成先在語法課的課前先以“不明物”的身份展示給學生。比如學生看見“stop”自然就會說“stoped”,告訴他們要雙寫“stopped”,而引出“Iplannedtohaveaparty”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引出本課的重點,從而進行歸納。再如教“問路”,可以把本單元將出現的五種“問路”,在首節課全部展示出來,而后反復復習,每個單元都有一篇課文。課文也應以整體教學為主。課文是語言知識的載體,是語言、詞匯、句型、語法的有機結合體。進行課文整體教學,讓學生在語篇情景中學習,有利于語言知識和語言功能的綜合訓練,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深入,我國的對外交流與合作不斷加深,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各種信息鋪天蓋地,需要我們及時準確、系統地捕捉最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和最新技能,所有這些都要求我們學好英語、掌握英語。英語是國際交往最重要的語言工具,是聯合國官方和政治、經濟文件的第一語言。從現實的角度看,英語成為同我們母語同樣重要的學科,甚至比她還重要,語、數、英成為中考高考最重要的學科。在大學里,不讀中文專業,可以不上語文課,但沒有英語,你不但拿不到學位,還不能畢業。所以,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七年級英語的啟蒙卻是整個英語學習的基石。學好了它,不但可以培養我們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為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顧大元.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之我見[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09(5).Abstract:Enlightenmenteducationingradesevenisveryimportant.InordertoimplementEnglishcultureeducation,firstly,teachersshouldmakestudentsunderstandthe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westernculture,secondly,makestudentslearntoimitateonthebasisofunderstanding;atlast,itjustgivesahintwhileimpactingwesterncultureeducation.Meanwhile,teachersshouldadoptadequatecollectiveteaching.

Keywords:enlightenmentteaching;differences;collective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