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英語閱讀教學方法
時間:2022-08-19 11:49:00
導語:深究英語閱讀教學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閱讀是以文章作為語言實體和信息載體,對書面信息進行認識構建的言語過程。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普通高中英語畢業生必須達到七級“讀”的技能目標,學生能從一般性文章中獲取和處理重要信息;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意圖:能通過上下文克服生詞困難;理解語篇意義;能通過文章中的線索推理獲取信息等。這就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但在長期的傳統英語教學之中,無論是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都有很大的盲目性,以致造成長期效率的低下,影響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在教學過程中起重要的引導作用。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僅給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但長期以來,很多的老師不注重理論學習,按照習慣性的思維方法,或者是為了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過多的加強對詞匯和語法的解釋,停留在對材料的表面理解上,學生成績的提高僅僅靠“題海”戰術,無法體驗語言學習的樂趣。具體而言,老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的問題:
首先,過多強調語言知識傳授。很多老師把閱讀材料作為用來傳授語言知識的一種形式,以詞匯、語法為主線,將完整而有意義的文章分解成若干個零散的語言知識點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很難理解文章的含義。
其次,采用單一閱讀教學模式,很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更多地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即便不同程度采用一些啟發方式,也只是教師設計提問,學生被動回答,學生很難在課堂中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學生學習的積極能動性大為降低。
再次,缺乏對閱讀策略的指導。很多教師缺乏對閱讀策略的指導,致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總是不知道用什么樣的閱讀策略去捕捉有效信息,阻礙他們做出正確的推理判斷。同時在教學中,老師實行純粹的閱讀教學也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造成很大的影響。以上的種種現象只是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基本的問題。其根源一方面是長期應試教育傳統習慣的影響,老師和學生僅僅注重眼前的考試成績,不注重能力的提高和終身學習的培養;另一方面是對英語學習的誤解,不能很正確理解學習的真諦。針對上面的各種現象,筆者試就英語閱讀教學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以有利于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高中英語教學的對策
1.老師角色的轉化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倡任務型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探究、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目標。為此要求老師必須改變傳統教學滿堂灌,填鴨式的方法,進而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探索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老師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面改變自己的理念,確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首先,老師應該從知識傳授者的身份轉變為知識的促進者和合作者。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把教師從“知識權威”的神壇上拉下來。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有力的促進者和合作者,根據學生探究活動的需要而提供有力的幫助。
其次,新的教學理念要求老師應具有多學科的、豐富而淵博的知識。新的英語閱讀涉及廣泛的科學內容和方法,教師必須對科學、知識等的本質有清楚的了解,對科學探究的方法有明了的系統把握且作為學生學習活動有力的促進者和合作者,教師應該明白在教學中,自己所面對的不僅僅是依靠本門學科知識就能解答的問題,知識的整合性要求教師應具備多學科的、豐富而淵博的知識,才能在幫助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把握正確的探究方向,引導學生不斷深入。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有力促進者和合作者。教師還該明白學習活動的規律,并根據這些規律來確定自己的工作重點。
2.新的教學方法的運用
新的時代,新的教學要求,不同的學習主題要求老師必須改變過去一成不變的教學理念,不斷的加強學習。改變過去的傳統的看法。新的,適合不同主體的教學方法是教學成功的一半。
(1)發現式教學方法的使用。從閱讀學的角度來看,積極思考是積極的閱讀必然具備的特征。發現式思考是指在閱讀活動中極大地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中去發現、挖掘,把握文章所傳達的各種信息,使學生對文章有一個全面正確的理解。它強化對課文理解,注重學生對課文的自身感悟,使全體學生能夠更容易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這樣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根據不同的閱讀內容提出不同的問題,啟發學生在閱讀內容中發現問題,并且能自己獨立的解決問題。增加學生的成就感。
(2)“概念圖”式教學方法的運用。“概念圖”是美國康乃爾大學的JosephD,Novak博士根據Ausubel的學習理論在上個世紀60年代研究出來的一種教學工具,它用節點代表概念、用連線表示概念間關系。我們可以把概念圖作為用圖的方式來建構知識、組織信息和表征知識的一種教學和學習策略。Ausubel認為新知識的學習取決于新舊知識能否達到意義的同化。換言之,知識的構建是通過已有的概念對事物的觀察和認識開始的。學習就是建立一個概念網絡,不斷地向網絡增添新內容。Ausubel的另外一個主要觀點是概念有不同的深度,可以非常籠統,也可以非常具體。而且,籠統的概念中包含著不太籠統的概念,在這些不太籠統的概念中又含有相當具體的概念。所以,根據概念具體的程度可以漸進地對概念進行區別。Ausubel認為,學習者應會辨別新概念的層次。根據層次,把這些概念放入他們知識結構中相應的位置上。這樣一種教學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學會為閱讀搭建了“腳手架”,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能為學生綜合運用各種閱讀策略提供了平臺。使學生學會思考,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總之,閱讀是一種積極思考、理解和吸收信息的活動。它既是高中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也是學習英語的一個重要的手段。閱讀能力的提高始于基礎,重在方法,貴在堅持。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在學習閱讀過程中相互配合,積極探索有效的學習方法,按照《普通高中英語教學標準》的要求,圓滿地完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