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學基礎性與實踐性論文

時間:2022-08-14 05:01:00

導語:音樂教學基礎性與實踐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教學基礎性與實踐性論文

摘要: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而音樂課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整套小學音樂教材都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與學生參加音樂的藝術實踐緊密地結合了起來,使學生能主動地、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有效地提高音樂素質。

關鍵詞:小學生;音樂教學;基礎實踐

義務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要使所有適齡的青少年受到必要的教育,這是現代化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也是現代文明的標志。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而音樂課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整套小學音樂教材都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與學生參加音樂的藝術實踐緊密地結合了起來,使學生能主動地、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有效地提高音樂素質。

音樂課的實踐性、技術性很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獲得,都需要練習。這套教材所設唱歌、欣賞、音樂知識教學內容,較好地體現了義務教育小學音樂教學大綱中所提出的識譜知識和視唱聽音的要求。為減輕學生負擔,教材中所設計的練習,是課堂內的練習,又是課外作業(yè)。

練習的設計,應從以下幾點出發(fā):

1注意使學生通過練習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如學生在認識了四分音符以后,再學習八分音符時,教材中采用了直觀,形象的圖表,將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時值進行比較,加深學生對八分音符的理解。再通過跟著教師唱含八分音符的練習,或請學生數一數所學歌曲中有幾個八分音符,提高了學生識別八分音符的能力,再跟著老師拍手的練習體驗八分音符的節(jié)奏感。有了這些有目的、難易適度的練習,久而久之使學生將學到的知識經練習后轉化為能力。

2注意形式多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覺意識,如跟著老師唱,這種形式是為用聽唱法進行唱歌教學作準備的一、二冊五線譜唱名注音是在符頭內,三、四冊唱名注音是在音符下面,跟著老師唱或聽琴演唱中,設計有不同節(jié)拍,不同調的練習,在此基礎上逐步發(fā)展成為師生接唱,聽琴接唱,聽琴視唱(簡譜)。在四冊結束前設計了請你試著唱唱的練習,試圖幫助學生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提高練習的興趣。再后,從認識音符,數所唱歌曲中某種音符數目的練習,到書寫音符,臨摹四小節(jié)歌譜等;從拍節(jié)拍到邊拍手邊唱歌;從讀節(jié)奏譜到邊唱旋律邊拍節(jié)奏;從聽辨音的強、弱,到聽辨音的高低,從聽節(jié)奏填空到聽辨簡單的音樂短句再到聽音填空,形式豐富多彩。這不單純是為了使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還著眼于今后音樂的學習上,如,為鞏固學過的歌曲和欣賞過的歌曲、樂曲,還設計了聽記歌曲、樂曲曲目的次序,以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強化音樂記憶力,通過識別所學歌曲的曲調、不僅有助于學習識別歌曲中的反復短句,降低了學習唱歌的難度,還有助于理解表現歌曲,培養(yǎng)學生從小養(yǎng)成分析的習慣,逐步發(fā)展思維能力。

3注意為演唱歌曲、欣賞音樂作鋪墊,整套教材各項教學內容縱向的聯系,是指練習的內容設計應循序漸進,應具有一定的系統性而橫向的聯系是指練習的內容與學習本課主教材(指唱歌和欣賞)有機結合。同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保持適當的獨立性和系統性。

同時,課外音樂活動也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音樂教學實踐性的一種體現,組織學生參加活動,能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增強集體主義觀念,擴大知識領域,培養(yǎng)音樂的興趣、特長。

總之,小學音樂教學這門以實踐性為主的學科,是小學基礎教育的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