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模特表演藝術探究論文
時間:2022-11-24 02:33:00
導語:時裝模特表演藝術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模特的時裝表演制造出了一個與現實生活有距離的“完美世界”,引發了人們的陶醉與遐想。這種審美活動因為有了距離而變得復雜化,同時也變得愈發動人。本文從時裝表演的審美、體態語藝術、面部表情藝術、舞臺表演藝術和時尚性五方面分析模特的表演藝術,使人們了解模特,欣賞時裝表演。
關鍵詞:模特表演造型藝術時尚
自19世紀中葉,著名的服裝設計師查爾斯·沃斯以大膽的設想、敏銳的經商頭腦,讓自己漂亮的女店員披上自己設計的披肩,向顧客展示其效果,掀開了歷史上專業模特的先河以來,發展至今日,已成為一種專業性較強的行業,并被社會廣泛地認同與接受。模特兒的時裝表演制造出了一個與現實生活有距離的“完美世界”,引發了人們的陶醉與遐想。這種審美活動因為有了距離而變得復雜化,同時也變得愈發動人。本文從以下五方面分析模特的表演藝術。
一、時裝表演的審美
服飾審美活動異于其他藝術的審美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這種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常常不能單獨地被當作審美
對象,服飾只有與人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構成完整的審美對象。當人與人在自然狀態或心理狀態中存在一定的距離時,會給對方留下最美好的印象,這就是距離美。而模特本身的體形條件就是優于常人的,她們的身高身材是生活中本不多見的,再輔以非生活化的化妝與發型,便形成形象上的距離感。另外表演還設有表演臺,在高度上的距離以及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再依賴燈光、音樂的幫助,制造出了一個與現實生活有距離的“完美世界”。這自然引發人們的陶醉與遐想。這種引發了人體因素的審美活動因為有了距離而變得復雜化,同時也變得愈發動人。
二、時裝模特表演的體態語藝術
1.模特走臺藝術
時裝表演中模特的走臺姿勢不同于平時的行走,有一定程度的夸張,但尚未夸張到以形體動作為主的地步,這是為了以優美的儀態展示出時裝設計的各自構思。時裝表演的夸張之美是一門藝術,怎樣才能不“言過其實”,模特的表演技巧就在于此。適度的夸張會賦予時裝神韻,模特成為一座活動的精美雕塑,那是活動的藝術帶給觀眾的享受。
臺步分為正面、背面與側面不同的朝向。朝向也是一種語言,面對面的朝向是親切的,與背面的朝向形成對比,背面的朝向給人帶來無限的遐想。側面朝向介于兩者之間,如猶抱琵琶半遮面,匆匆而過。面對觀眾時展示的是服裝的正面效果,因為模特此時與觀眾的交流比較直接,容易受到重視?;爻瘫硌荼硨τ^眾,但不意味表演結束,而是另一種視覺效果的開始,運動中服裝表演背面的動感效果是不可代替的。
2.模特轉體藝術
時裝模特的轉體也是時裝表演的基本要素,它是兩種表演方向的中介及節奏的轉換點。時裝模特的臺步與轉體緊密連接,并與造型融為一體,使觀眾欣賞到不同方位的模特時裝表演藝術。模特的轉體要流暢,按一定的節奏、韻律進行。轉體時模特的頭、肩、腳相輔相成,按一定的規律、動韻完成各種轉體藝術動作。
3.模特造型藝術
在時裝表演中時裝模特從后臺走到前臺最重要的表演就是造型藝術。模特的造型是與服裝主題風格相吻合的,與服裝的立體結構和流行趨勢密不可分。模特身體造型有豐富而強烈的韻律感,它們體現了人體的均衡性,其身體形成鮮明的曲線和巨大的內張力。模特身體造型以適度的夸張表現出設計效果,使遠處的觀眾也能看清夸大的細節部分,給人有一個鮮明而又自然的印象。同時模特的造型又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如手叉腰部的造型使觀眾注意力集中在服裝腰部立體結構、裝飾特征上;背身的造型則可吸引觀眾觀察服裝肩背部細節的處理。服裝是時尚的體現,而在時裝表演中模特的造型則是把服裝最時尚、最貼近的一面展示給大眾的重要手段,通過模特的造型及風格使觀眾更生動、更貼切地感受和把握藝術時尚。三、時裝模特表演的面部表情藝術
模特的面部表情是直觀的,它直接地表現出人物內心世界以及對時裝的理解,是感覺和感情的體現。說到模特面部表情,會使人們想到“千金難買一笑”的冷漠表情。這是進入上個世紀80年代以后,在素有“浪漫之都”的法國巴黎率先興起的一股難以抵御之風,這股“冷調”之風幾乎在一夜之間風靡全球,引導時尚。此后,人們的審美觀已轉向欣賞自然和古典美,模特們也趨于寧靜、安然,表情更加內向、凝重。21世紀人們更加追求個性,模特面部表情也不再是“一冷到底”。例如,2001年鄧浩作品《花妖》會上,中國名模姜培琳小姐在處理眼神和表演的配合上就十分豐富多變,第一次出場時,設計師給她分了一件藍色的拖尾禮服,姜培琳就根據綜合意圖展示了她神秘、孤傲、冷艷的眼神;第二次出場時,姜培琳身著一件大紅色的低胸長裙,耳后夾了一朵妖艷的紅色玫瑰,這一次,她恰如其分地展示了其性感、極具女人味的眼神。服裝一旦穿在模特身上便具備了某種個性特征,不再像穿著之前給人以朦朧的感覺。
四、時裝模特的舞臺表演藝術
模特的舞臺表演藝術是建立在自己的身體語言的表達以及對音樂、服裝的感知與理解基礎上的。模特的每一次登臺表演是對既往經歷、經驗的追尋與調動,對服裝內涵的挖掘與體味,對設計理念的張揚與詮釋。模特在舞臺表演過程中,是否有自己的高峰體驗,能否駕馭和把握表演氣氛將直接影響演出效果。一名優秀的模特一出現在舞臺上就應該有一種興奮的感覺,在舞臺上尋找高峰體驗,駕馭和把握舞臺氣氛,展示服裝的同時也是展示自我的個性。舞臺表演藝術說到底就是一種能超水平發揮的本能反應,這種看似本能的反應實際上是對藝術實踐的內在體驗,是經過理性分析后在心理上的沉積,沉積一旦達到一定的深度,其表演就會進入一種收發自如、得心應手、爐火純青的自由境界,舉手投足皆成畫面。
五、時裝模特表演的時尚性
不同時期模特的表演藝術有著不同的時代特征,它隨著社會時尚藝術格調的演變而變化。時裝表演誕生伊始,就是時尚的產物,有著強烈的時代烙印,最初模特的表演是質樸的,發展到20世紀20至30年代,模特多選用一些名門淑女,她們的表演日趨穩重、高貴、典雅;40至50年代的模特臉部輪廓清晰、棱角分明,身材要求小巧、纖細,表演的步態多幾分優雅;60年代的模特三圍標準、身材豐滿、金發碧眼,其表演女人味十足;70年代以男性化為時尚,模特不再需要體型豐滿、臉蛋漂亮,而是要求模特身材干瘦、胸部平平、臉部富有骨感;80年代掀起健康是文明的標志,人們喜歡運動,其步態被稱為動感藝術;進入90年代人們崇尚自然,步態也就變得返璞歸真的輕松、自然、不露痕跡;到了21世紀的今天更注重自然、動感、個性的步態。
時裝表演從誕生伊始,就是時尚的產物。模特作為時裝展示的載體,以自己的整體形象推廣新的服飾款式,引導社會消費和審美潮流,毋庸置疑成為時尚的弄潮兒。模特時裝表演藝術,不僅在乎時裝,也在乎人體之美。和諧的五官、身材與時裝產生了協調,烘托出時裝設計的美妙之處,恰到好處的時尚化妝與形體動作更對時裝設計錦上添花。時尚的模特是宜人的,她們所代表的理想形象讓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發現了夢想所在,向往所在。這種對外形的接受是最初的,最基本的,在此基礎上,人們對時裝藝術的接受會變得更容易、更欣然了。
參考文獻:
[1]包銘新時裝鑒賞藝術[M].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1997.8
[2]關潔模特職業感覺解析[J].美與時代2004.3
[3]吳衛剛模特培訓教程[M].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2000.10
- 上一篇:工商科學發展觀培訓會交流發言材料
- 下一篇:工商局科學發展觀典型發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