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演唱的自信心培養詮釋

時間:2022-05-20 10:59:00

導語:歌曲演唱的自信心培養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歌曲演唱的自信心培養詮釋

內容摘要:對于演唱者來說,自信心的不足將直接導致演唱水平不能正常發揮。自信心不足產生的原因,有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技術方面的因素。對于這些問題,文章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方式和方法。

關鍵詞:歌曲演唱自信心性格培養

歌曲演唱是一門藝術,它是人類的精神產品。在聲樂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有許多因素支配和影響人的聲音,如思想文化素質、生理素質、音樂素質、心理素質等。

其中,心理素質中的自信心的培養及建立,對于歌曲演唱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演唱自信心就是確信自己能夠展示出美好的聲樂藝術形象,也確信自己能夠很好地發揮歌唱水平,獲得演出的成功。反之,自信心的缺乏會導致演唱者不能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因此,扎實的基本功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是奠定自信心的基礎。

一、自信心不足對歌曲演唱的影響

自信心不足會導致演唱水平不能正常發揮。歌唱是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一首歌曲演唱得好壞除了技術和修養外,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質。如果自信心不足,歌者往往在考試、比賽或者人多的地方演唱時容易出現緊張的狀態,具體表現為:身體僵硬、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口干舌燥、手腳發抖發冷、記憶空白、耳朵失聰等,甚至還會出現走音跑調等狀況。很多歌唱者在臺下練得很好,可一上臺、一考試,水平就打了折扣。可見,自信心不足,演唱者將在表演的過程中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從而導致歌唱水平不能正常發揮。

二、自信心不足產生的原因

1.心理方面:缺乏鍛煉,心理狀態不佳

①缺乏實踐鍛煉,尤其是缺乏當眾演唱的實踐經驗。

②過分希望自己獲得好成績。

③性格內向,怕辜負家人、老師的期望,怕失誤被別人笑話,患得患失,思想包袱過重。

2.技能方面:準備不充分,技能技巧不過硬

①聲樂基本功不夠,對某個高音沒有把握或對某些樂句聲音控制達不到要求,心理上有演唱的技術障礙,未開口就有怕唱的心理負擔而不夠自信。

②對作品準備不夠充分:歌詞記得不熟,不能脫口而出;對作品內涵分析不夠深入全面,思想感情不能集中投入,不能沉浸到作品的意境中去。

三、自信心的培養

1.心理方面

①尋找自信的支點,正確看待失敗,積累成功經驗。

正確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揚長避短。全面看待他人和自己,不要太在乎他人的看法和想法,保持自己積極穩定的狀態。在練習的過程中,多給自己鼓勵,相信自己有能力將歌曲唱好。鼓足勇氣參加各種演出或競賽,多爭取在人多的場合演唱,多一些實踐的機會,正確面對自己的競賽成績和別人的評價。

②大膽想象,控制情緒,放松練習,給自己信心。

在演唱前做準備時,大膽展開想象,逐漸將注意力集中到越來越多的獲勝或成功的細節上,并沉浸到這種美好的想象中。如:成功的興奮感覺、演唱欲望、競爭心情、放松意識、總體感覺等,增加演唱自信心。演出前默背歌詞,做集中注意力的練習,讓注意力、意志力集中到演唱的過程中去。同樣,也要適當放松,如:做適度的擴胸運動、伸展運動,適度安靜地走一走,這樣能起到自我心理調節作用,增加自信心。

③正視自己的嗓音天賦,樹立自己的演唱風格。

音色優美,音域寬廣,音量宏大固然是學習歌唱極有利的條件,但嗓音條件一般或稍差也不必自卑,只要在良師指導下,根據聲部的特點,勤奮刻苦,經過長期系統的訓練,加上不斷積累的各方面素養,是完全能夠唱好歌曲的。另外,不要盲目地模仿別人的聲音及表演,要自信地演唱。每個人的嗓音不同、氣質不同,所表現出來的演唱效果應該是截然不同的。要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去練習,根據自己的聲音特點及對作品的理解,發揮個人的創造性,使演唱具有自己的風格。

④適應環境,努力克服性格弱點,積極轉化。

有的歌手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在陌生環境中不知如何開啟話題。一旦必須開口時,心臟狂跳、手腳發抖出冷汗,說話結巴、語無倫次等,在這樣的狀態下唱歌,肯定不會有好的效果。筆者認為,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變的。性格內向的歌手要敞開心扉,大膽與別人交往,要拿得起放得下,不怕別人笑話,不怕失敗,堅持不懈,相信自己總有成功的時候。雖然人的性格特征不會有大的改變,但這樣的練習能讓演唱者在展示藝術魅力、與聽眾交流的過程中,改變心慌不自然的狀態,從而取得較好的藝術效果。

2.技能方面

①充分運用咬字、吐字及行腔技巧表現音樂的內涵。

正確的咬字、吐字的方法,不僅是聲樂演唱的技術要求,也是表現歌曲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概括來說就是:字正腔圓。由于歌曲的風格各不相同,在演唱時咬字、吐字也應各有特色。例如,演唱激昂有力的歌曲時,咬字、吐字應結實有力;演唱節奏歡快、情緒熱烈的歌曲時,咬字、吐字要輕快、敏捷,又要出口分明,字字清晰,不拖泥帶水;演唱委婉深情的歌曲時,咬字、吐字應柔和、連貫等。

演唱時若運用字頭噴口的方法,可增加語氣的力度,更能表現出感情的強烈程度。如:《黃水謠》中的第二部分:“自從鬼子來,百姓遭了殃,奸淫燒殺一片凄涼。扶老攜幼,四處逃亡。”這里的“自”“子”“來”“百”“燒”“殺”“扶”“逃”等字(分別強調了聲母“Z”“S”“F”“T”等),使感情表達的程度更深一層。這樣才能充分表現出對日本侵略者的那種無比憎恨的情感。要想唱好噴口,一定要在正確掌握基本的咬字、吐字基礎上不斷練習。在喉、舌、齒、唇任何一部分準備發音時,在積蓄力量的一瞬間,將氣息準備好后發聲,使每個字頭出來時都有力量、有彈性。

細膩流暢的行腔猶如歌曲的肌膚,行腔的抑揚頓挫,能豐富樂曲的內容。我國傳統聲樂理論就曾提到:“唱曲之妙,全在頓挫,唱而形神必出,隔垣聽之,其人之裝束形容,顏色氣象及舉止瞻顧,宛如親見,方是曲之盡境。”可見,頓挫可以把曲唱活,使歌曲更加形象化,從而更好地引起觀眾的共鳴。觀眾積極的情緒對于演唱者的自信心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②演唱時把角色放到歌曲規定或設計的環境中去。

當演唱《搖籃曲》和《小夜曲》時,就應該注意到這些歌曲本身已經為我們規定了一種相對安靜的環境和氣氛。因此,演唱時就應尋找安靜、恬美的感覺。歌曲《祖國,慈祥的母親》則表達了對祖國母親的深切熱愛、贊美和頌揚,要用吟誦的口吻、激動的心情表達情感。而《黃水謠》,從歌詞上看可以把情緒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描繪了黃河兩岸人民和平幸福的生活場景,演唱時就可以想象自己仿佛站在黃河岸邊,看著洶涌的黃河水奔騰向遠方的壯美場面,內心充滿自豪的感情,向人們訴說家鄉壯麗的美景。后一部分則揭露控訴了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通過歌詞的描繪可以聯想當時悲慘凄涼的場面,可以把自己設置在對日本侵略者充滿無比仇恨的氣氛中來演唱。

總之,無論唱什么歌曲,都應該認真分析作品、深刻理解作品,盡量把自己放在一個具體環境中,這樣會在表現上更加真實,讓聽眾有身臨其境之感。感動自己,感動聽眾,聽眾的肯定,能給自己更大的自信心。

③處理好歌曲的高潮部分。

歌曲中表達感情最強烈的地方就是全曲的高潮。高潮部分恰當處理,能使塑造的形象躍然突出,栩栩如生。從情緒發展來看,高潮的形成是思想感情最飽滿、緊張度最強的時刻。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對于高潮的處理要合理、自然,不能在高潮到來時,才去加工渲染,而要善于利用高潮前后關系中的對比作用來烘托高潮。不同的歌曲,高潮出現的位置不同,這就需要對不同的情況進行恰當處理。處理方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漸進式:指演唱者的感情和聲音力度隨著樂句的漸進逐步加強,推向高潮。如《清晰的記憶》中的結束句。突發式:指演唱一種強烈對比的情緒。如《啊,親愛的爸爸》中幾個八度跳動,表現男女青年強烈的愛情。強收式:指在高潮中戛然而止,余音繞梁,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如施光南《祝酒歌》的結尾處。

歌曲中高潮低潮對比所產生的作用,就好像大海中波濤起伏時所形成的波峰一樣,有著活潑的動力感,對歌曲起著不斷推進的作用。凡平鋪直敘,無輕重強弱,或全曲演唱都處在激昂慷慨的狀態之中,無低潮的存在,這都是不懂得藝術表現中需要張弛、屈伸的對比道理造成的。因此,要想演唱好一首歌曲,自信能贏得聽眾的共鳴,就必須從細節上入微處理。

除以上三點以外,對于即將演唱的歌曲,要有足夠的試練時間熟悉樂譜。搞清每個音的時值以及音與音之間的節奏關系,認真感受節拍的律動性。節奏的訓練有助于培養演唱者的自控能力,增強演唱的自信心。理解并熟背歌詞,加強對歌曲的理解與記憶,有助于更好地完善歌曲。

四、自信心來自對生活的真正認識

音樂是一個不斷“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過程,演唱者只有深刻理解作品,認識了事物的來源,才能真正做到歌唱起來“聲情并茂”。因此,音樂生活實踐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

演唱者要多體會發生在身邊的各種人間情感,能通過歌唱把音樂、文學、語言、情感、動作融為一體。平時多接觸社會,增加自己的閱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豐富人生經驗。要善于理解和接受別人,保持開朗的心態、善解人意的心胸。歌唱藝術就是要表現出人類真、善、美的情感。通過音樂實踐,我們可以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然后分析解決它,讓自己在音樂實踐中不斷進步,不斷提高自信心。

參考文獻:

[1]鄒長海.聲樂藝術中的心理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2]趙淑云編著.歌唱藝術與實踐.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

[3]張凱.音樂心理.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4]沈湘.沈湘聲樂教學藝術.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