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中益氣湯加味治療產后缺乳的臨床觀察

時間:2022-11-15 04:39:00

導語:補中益氣湯加味治療產后缺乳的臨床觀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補中益氣湯加味治療產后缺乳的臨床觀察

補中益氣湯源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東垣所著《脾胃論》,功效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主治脾胃氣虛及氣虛下陷諸癥,如發熱、自汗出、渴熱喜飲、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色白、大便稀薄、臟器脫垂等。筆者在多年的乳腺病臨床診治中,將補中益氣湯用于治療產后缺乳,取得奇效,現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產后缺乳患者共60例,均系1998~2005年門診產后婦女,年齡22~39歲,其中初產婦53例,經產婦7例。病程最短2天,最長3個月,其中產后1周內23例,產后第2~3周25例,產后1個月余9例,3個月左右3例。

1.2臨床表現

患者均為產后,乳汁量少,或擠壓后點滴而出,乳房脹痛或有或無,捫之柔軟或均勻脹硬,皮色多不變。

1.3輔助檢查

患者血常規檢查基本上都在正常范圍,沒有急性炎癥表現。

1.4診斷標準

根據1995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T001.2-94[1]。

1.5治療方法

1.5.1內治

補中益氣湯加味:黃芪30g,黨參15g,當歸10g,白術10g,橘皮10g,升麻6g,柴胡6g,甘草3g,炮山甲10g,王不留行15g,路路通15g,桔梗12g。另加七孔豬腳之蹄甲1付[1],八爪魚1只。將豬蹄甲、八爪魚與炮山甲先煎30min,再將其他藥物加入同煎30min,復煎1次,共取藥汁約400~500ml,分2次溫熱飲。

1.5.2外治

先用神燈或紅外線熱療儀予以每側乳房治療20~30min,然后用急性乳腺炎郁滯期治療之手法(揉抓排乳法)將患者郁積的乳汁予以疏通。必要時第2天重復1次。

1.5.3調攝

囑患者盡量及早開乳,用母乳喂養,并保持愉悅的良好心態,減少不良因素的刺激。

2結果

2.1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1995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T001.2-94[1]。治愈:乳汁分泌正常,能正常哺乳;好轉:乳汁分泌增多,或乳汁分泌正常,但量少不夠喂養嬰兒;未愈:乳汁分泌無變化。

2.2治療結果

在臨床60例患者中,治愈39例,占65.0%;好轉16例,占26.7%;無效5例,占8.3%。總有效率為91.7%。

3討論

補中益氣湯是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代表方劑,最常用于脾胃虛弱,中氣不足,內臟下陷諸癥。“婦人產后多氣虛”,婦女以血為本,生產失血,氣隨血耗,以致氣虛血少,化生之源不足,致產后缺乳。將補中益氣湯用于產后缺乳的治療,取其方中黃芪、黨參補益陽氣,與白術同用,共奏健運脾胃、鞏固后天之本之效;柴胡、橘皮疏肝理氣;當歸滋養陰血;升麻升舉陽氣,善引清陽之氣上升,與黃芪、黨參、白術、柴胡同用,共收培補脾土,升陽舉陷之功;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加用炮山甲、王不留行、路路通三藥通絡下乳;更加桔梗載藥上行至乳房,與黃芪、黨參、當歸、升麻合用,得以補氣升陽,化生乳汁;豬蹄及八爪魚乃血肉有情之品,滋補精血津液,通行乳脈,為滋生乳汁之要藥。全方合用,共奏益氣養血通乳之效[2,3]。

配合外治,用熱療法,使乳房局部氣血更加通暢,便于在揉抓排乳時將郁積的乳汁排出。中藥配合外治,可以明顯地提高療效。

讓患者調攝好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可減少肝郁氣滯導致的經脈澀滯,使乳汁運行通暢,缺乳癥狀易于改善。

[參考文獻]

1林毅,唐漢鈞.現代中醫乳房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38-248.

2高學敏.中藥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83-287,1134-1136,1188-1189,1552-1563,1612-1616,1752-1755.

3季宇彬.中藥復方化學與藥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