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飲食治療及護理論文
時間:2022-03-16 12:40:00
導語:糖尿病飲食治療及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38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進行飲食治療與護理,采取前后對照方法,將飲食治療前后各項指標相比較。結果表明治療后FBG、TG、Tch、BUN、Cr較飲食治療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血糖水平下降顯著,HDL-Ch有上升傾向,提示對患者住院期間,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輔以飲食治療,同時加強飲食療法的健康宣教,病情更穩定。
關鍵詞:糖尿病;飲食療法;護理
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治療及護理,我科于2005年3~5月收治住院的38例糖尿病患者進行飲食情況的調查,發現大多數病人均對糖尿病相關飲食知識不了解,在家飲食處于失控狀態,有的不吃米飯,只吃蔬菜。有的信所謂的偏方,只吃一兩種食物,還有諸多不良嗜好如嗜煙酒。針對上述情況,均對患者進行營養咨詢,并對飲食進行合理配制及配合臨床用藥和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臨床資料
糖尿病患者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25~76歲,病程15天~10年,職業有退休工人、農民、教師、打工者等,正常體重25例,肥胖13例,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36例,15例患者合并糖尿病視網膜、腎病等病變。
2方法
(1)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工作性質、勞動強度、有無并發癥等因素來控制總熱能攝入,以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計算,然后根據臥床休息、輕體力活動20~25kcal/(kg・d),肥胖或消瘦者減少或增加5~10kcal/(kg・d)。(2)碳水化合物提供飲食總熱量的50%~60%,應包含多種成分及較高含量的可溶性纖維素,每天應多吃蔬菜及粗米面制品,應以蠶豆、小麥、新鮮水果(不含糖)作為每餐基礎[1];(3)20%~25%的熱量來源于脂肪和油類食物,其中不到30%的熱量應來自飽和脂肪,飲食以保持清淡為宜。食鹽限制在10g/d以內,特別是伴有高血壓的病人。(4)蛋白質不超過總熱量的15%,如魚、海產品、無皮雞肉、堅果等。(5)少食多餐,食物選擇可根據各地不同食物品種和飲食習慣所決定,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三餐熱量分配為早餐1/3、午餐1/3、晚餐1/3[2]。
3結果
38例糖尿病患者通過平均一個多月合理飲食,并配合藥物治療(口服降糖藥、胰島素)后,均見臨床癥狀緩解,結果均采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飲食治療前與飲食治療后比較,差異有顯著性。實驗室檢查如下。
3.1糖尿病治療前后FBG、TG、Tch、HDL-c變化見表1。
表1糖尿病飲食治療前后FBG、TG、Tch、HDL-L的變化值(略)
3.2飲食療法對腎功能影響見表2。
表2飲食療法對腎功能影響(略)
4護理體會
4.1心理護理患者一旦受到疾病的折磨,心理波動很大,需要從心理上給予耐心疏導,講解有關糖尿病知識,以達到最佳配合,并能使患者能及時做到自我監測、自我調節。
4.2飲食護理制定食譜應對患者基本情況、病情、飲食習慣而制定。同時,糾正病人不正確的的飲食觀念和生活習慣,食譜多樣化,一日三餐比例恰當,合理分配。
4.3進餐注意事項應用胰島素治療,須按時進食,在注射后30min進食,以免發生低血糖。
4.4加強營養咨詢和宣教工作使患者懂得控制飲食對疾病治療重要意義,主動配合治療,長期堅持。
4.5注意觀察觀察患者血糖波動范圍,進食情況和體重變化,及時調整飲食治療方案。如有的病人喜吃面食,可以把部分米飯換成面條等。
4.6出院指導遵醫囑,按時用藥,并保持有規律的飲食制度,避免過度勞累,指導患者根據病情制定家庭食譜,介紹可用食物及成分,如食物中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含量及食品交換方法,并囑患者定時復查。
經治療后,患者FBG、TG、Tch有下降趨勢,HDL有上升傾向,患者在采用飲食治療后腎功能保持穩定,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呈下降趨勢,說明飲食療法對糖尿病患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飲食治療既控制總熱量,減輕胰島負荷,且能糾正代謝紊亂,保持機體營養平衡。
[參考文獻]
1馮正儀.對460名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現狀調查.實用護理雜志,1996,12:543.
2謝瑋.社區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初探.當代護士,2001,12:31.
- 上一篇:孕產婦血鉛與臍帶血鉛關系論文
- 下一篇:頸椎病治療護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