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治療精神分裂癥論文

時間:2022-03-18 01:12:00

導語:中西治療精神分裂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西治療精神分裂癥論文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辨證論治;綜述文獻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科患病率最高,威脅人們心身健康最嚴重的精神病之一,也是國內外研究的重點課題。由于精神疾病的復雜性,中醫學文獻中各家論述繁多,屬癲狂范疇。從現代醫學角度論,精神分裂癥病因不明,精神癥狀繁雜,且缺乏軀體方面明確的陽性體征,從而使中西醫結合辨證分型成為一大難題。對此,1991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精神疾病專業委員會的專家們進行反復的討論,以西醫辨病和中醫辨證相結合的原則,制訂出精神分裂癥中西醫結合辨證分型標準[1]。此后,隨著研究的深入,已顯示出中西醫結合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優勢及前景?,F將近5年來的有關文獻綜述如下。

根據精神分裂癥的發病機制和臨床特點的不同,分為3類:精神分裂癥Ⅰ型(陽證)、Ⅱ型(陰證)、其他型。

1精神分裂癥Ⅰ型(陽證)

臨床表現以精神分裂癥陽性癥狀為主,一般病期較短,多屬急性期。李玉欣等[2]對首發精神分裂癥(痰濕內阻型)給予中藥清心定志湯(陳皮、半夏、茯苓、膽南星、枳實、木香、制香附、石菖蒲、天竺黃、郁金、竹茹、黃芩、炒酸棗仁)合維思通治療作為研究組(28例),單一使用維思通治療作為對照組30例,分別于入組后第1、2、4、8周評定陽性癥狀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定臨床療效,副反應量表(TESS)記錄不良反應。結果提示2組臨床總體療效在第1、2周有明顯差異,在第4、8周無明顯差異,2組臨床總體療效相當。研究組減輕了抗精神病藥的副反應,提高了患者的服藥依從性。

段躍水等[3]對精神分裂癥50例,實證用癲狂1號(黃芩、黃連、黃柏、郁金、膽南星、大黃、芒硝、柴胡、龍膽草、茯神),并配以氯氮平、舒必利治療,療效優于單用相同西藥治療。阮鴻杰等[4]收治61例陽性癥狀精神分裂癥,隨機分為中西醫結合組(治療組)31例和對照組30例,對照組用氯丙嗪≤400mg/日治療,治療組除服用氯丙嗪≤100mg/日治療外,根據精神分裂癥的不同類型辨證治療,治宜疏肝理肺,調暢氣血,總有效率96%,顯效率64%,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

閻曉霞等[5]對狂證患者采用中醫辨證分型治療,痰火擾心型用龍膽草、黃連、梔子、蓮子心、郁金、丹參、石菖蒲、遠志、膽南星、青礞石、大黃、沉香、龍骨;氣滯血瘀型用柴胡、香附、藜蘆、合歡花、當歸、川芎、桃仁、紅花、郁金、白芍藥、夜交藤;陰虛火旺型用茯苓、五味子、生地黃、麥門冬、玄參、石菖蒲、遠志、天竺黃、竹葉、知母、燈心草、炒酸棗仁,并同時配以西藥治療,收效甚著。

孫全新等[6]用自擬中藥方(防風、連翹、熟地黃、薄荷、當歸、川芎、白芍藥、白術、梔子、大黃、黃芩、石膏、桔梗、黃連、甘草)合用常規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陽性癥狀為主精神分裂癥,取得顯著療效。

2精神分裂癥Ⅱ型(陰證)

臨床表現以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為主,是慢性精神分裂癥的主要表現,出現頻度遠高于陽性癥狀,主要以精神功能缺損表現為主,故認為陰性癥狀是為疾病慢性化的標志。

段躍水等[3]對虛證(陰證)采用癲狂2號,并配以氯氮平、舒必利治療,認為中西藥合用具有控制病情快、減少西藥用量和藥物反應發生的作用。

閻曉霞等[5]對癲證進行辨證施治,痰氣郁結型用半夏、陳皮、膽南星、枳殼、香附、木香、石菖蒲、郁金、遠志、磁石、茯苓、夜交藤;心脾兩虛型用黨參、黃芪、當歸、川芎、茯苓、遠志、木香、炒酸棗仁、柏子仁、龜版、生龍骨、生牡蠣、白術、大棗、生姜;腎氣不足型用紫河車、黨參、黃芪、當歸、杜仲、肉蓯蓉、熟地黃、枸杞子、山茱萸、山藥、肉桂、附子,配以西藥治療,收到較好效果。

3其他型

是陰性癥狀與陽性癥狀兼有的患者,一般病期不長于Ⅱ型(陰證)的患者,病情復發者多見。蔣鵬等[7]觀察順氣導痰湯配合西藥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和對西藥副作用的拮抗作用。治療組40例用順氣導痰湯配合西藥治療,對照組35例單用西藥治療。對照組按常規用利培酮、氯丙嗪片、氯氮平片、氟哌啶醇片、舒必利中的一種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按各藥抗精神病效價折算成氯丙嗪用量為425~700mg/日,平均用量550mg/日。治療組在與對照組相同(折算成氯丙嗪用量530mg/日)治療的同時,另用順氣導痰湯(法半夏、橘皮、香附、蒼術、厚樸各15g,枳實、郁金、木香、石菖蒲各10g,膽南星12g,茯苓30g,甘草6g)加柴胡、黃芩、龍骨、牡蠣治療。眠差加酸棗仁、夜交藤;興奮躁動加用朱砂、代赭石、生鐵落;陽明熱盛者加白虎湯;腸燥便秘者加大或小承氣湯;肝郁煩躁、抑郁不樂者加梔子、蓮子心、合歡皮;肝火偏盛者宜用龍膽瀉肝湯;氣虛加補中益氣湯或舉元煎;陽虛者加桂附八味丸、二仙湯;瘀血停著加血府逐瘀湯或癲狂夢醒湯。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連用7~15日,休息1周再服。結果:治療組愈顯率82.5%,對照組愈顯率51.4%,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治療過程中副作用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順氣導痰湯配合西藥治療精神分裂癥療效確切,且能明顯拮抗西藥的副作用。

賈真[8]采用自擬通絡夢醒湯分期內服配合鹽酸氯丙嗪治療精神分裂癥,并與單純口服鹽酸氯丙嗪對照。對照組采用正規西醫治療,鹽酸氯丙嗪50mg,日3次口服。2周后加至100mg,日3次口服維持。治療組在上述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合用中藥治療,自擬通絡夢醒湯:柴胡30g,大黃(后下)20g,虻蟲6個,桃仁10g,三棱12g,莪術12g,石菖蒲12g,生半夏10g,白芥子15g,生天南星12g,茯苓20g,澤瀉12g,枳實10g,蜈蚣12g,烏梢蛇10g。加減:火盛者加龍膽草15g、梔子10g、黃芩10g,重用大黃至30g;痰濕盛者加白術10g、蒼術10g、干姜10g。服藥方法: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服藥期間注意調暢情志,避免精神刺激。1個月為1個療程,4~5個療程后觀察療效。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王寶安等[9]采用中藥安適膠囊配合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與單一使用抗精神病藥治療作為對照。自制安適膠囊每粒含混合中藥粉末0.4g,由半夏、陳皮、竹茹、枳殼、遠志、石菖蒲、郁金、太子參、合歡皮、徐長卿、木香、茯苓組成。治療組予安適膠囊3~6g/日,分3次口服,同時口服氯丙嗪片200~600mg/日,由50mg/日加量,根據患者的耐受情況在7~10日內逐步加量至200~600mg/日。對照組單用氯丙嗪,加藥方法同前。觀察期間除副反應嚴重者予以對癥處理,口服安坦或臨時肌肉注射東莨菪堿外,不合用其它抗精神病藥物。共觀察8周。2組臨床總體療效相似,但中西結合組焦慮、抑郁減分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焦慮、抑郁減分不明顯。中藥安適膠囊對精神分裂癥的焦慮、抑郁癥狀有效,并可減輕抗精神病藥物副反應。

黃涌[10]采用氯氮平牛黃寧宮片龍膽瀉肝丸治療組和單純服用氯氮平組作為對照組,進行3個月的對照觀察,分別評估療效與副反應。結果2組的療效相當,但治療組的藥物不良反應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劉玉華[11]用柴胡疏肝湯合桃紅四物湯加味,并配以舒必利、氯丙嗪治療精神分裂癥57例,有效率為94.73%,效果明顯優于單用相同西藥的對照組。

4討論

精神分裂癥的中醫辨證分型較為復雜,目前多采用辨證與辨病相結合。1991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精神疾病專業委員會制定的辨證分型標準包括痰火內擾型、痰濕內阻型、氣滯血瘀型、陰虛火旺型、陽虛虧損型及其他型6個證型[1]。目前辨證分型均圍繞“痰、氣、火、瘀”等,尤以治“痰”、“瘀”論者占絕大多數。上述文獻資料表明,中西藥合用的臨床療效優于單純中藥和單純西藥治療。

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揚各自之長,避各自之短,提高各自療效。中醫對精神分裂癥的治療同其他疾病一樣,強調整體觀。在中西醫結合的全程治療中,不同的病期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在疾病的急性期,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在疾病的鞏固治療期,中西醫并舉;在維持治療期,以中醫為主,西醫為輔,配合心理治療和康復措施。單方、驗方及非藥物療法價格低廉、取材容易、使用方便,對個別病例的療效較好。遺憾的是,其規律尚未被掌握,還不能廣泛推廣使用。此外,中醫藥在緩解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過程中發生的錐體外系反應、粒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方面,也有獨到之處[12]。

因此,中醫藥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方向在于維持治療期和緩解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過程中發生的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沈漁村.精神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0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