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病房護理的法律性探討

時間:2022-01-19 02:46:00

導語:婦科病房護理的法律性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科病房護理的法律性探討

摘要:探討在婦科病房護理工作中護士面臨的法律性問題,通過對法律問題的認識,在工作中不斷發現問題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不斷的加強專業知識提高服務質量,對各種潛在性的問題都要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從而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關鍵詞:護理;法律問題;對策

在當今社會,人們通過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意識越來越強,尤其在醫療領域,我們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更應該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專業知識與法律知識的了解從而來防范各種醫療糾紛,筆者從事婦科病人護理工作十幾年,在工作中也經常遇到此類法律問題,現綜述如下:

1法律問題

1.1侵權行為與犯罪:侵權行為是指醫護人員對病人的權利進行侵害導致病人利益受損的行為,主要涉及侵犯自由權,侵犯生命健康權,侵犯隱私權,情節嚴重者要承擔刑事責任[1]。我科護士雖未侵犯病人自由權,但在執業中,存在著惡性語言和不良行為這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另外,也有的護士得知病人的隱私后,無意中泄露給其他人等這就侵犯了病人的隱私權。

1.2失職行為與瀆職罪:主觀上的不良行為或明顯的疏忽大意,造成嚴重后果者屬失職行為[1]。在護理活動中,由于“三查七對”制度執行不嚴或查對錯誤,不遵守操作規程,以致打錯針、發錯藥的現象較常見,如常見的把甲床的吊瓶輸給乙床,甲的口服藥發給乙床,還有在為病人做陰道擦洗時,不認真執行隔離制度和無菌操作規程,使病人發生了交叉感染。這就屬于嚴重的失職行為。

1.3臨床護理記錄不規范:臨床護理記錄在法律上的重要性表現為它不僅衡量護理質量的高低,也是醫生觀察診療效果,調整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更重要的是它能成為法庭上的證據。如我科一名新護士在護理記錄單上病人姓名一欄里姓名未寫完整,本來叫“趙蘭英”,可是護士寫成“趙蘭”,結果病人全子宮切除術后一周出現了陰道出血現象,所有的護理記錄病人都不承認,因此,訴諸法院后病人勝訴。

1.4執行醫囑問題:醫囑是護理人員對病人施行診斷和治療措施的依據,護士應認真執行醫囑,不能隨意更改或無故不執行醫囑,在我科常見的是“三查七對”不嚴,醫囑執行錯誤,如把0.9%生理鹽水看成葡萄糖液,甲硝唑看成替硝唑等。

1.5麻醉藥品與物品管理:“麻醉”藥品主要指的是杜冷丁、嗎啡類藥物,臨床上只用于晚期癌癥或術后鎮痛等。護士應提防被犯罪分子利用,向他們提供此類藥品,否則自己的行為構成了參與販毒罪等。

1.6護理專業學生的法律身份問題:護理專業學生在臨床護理活動中不具備獨立操作的資格,必須在執業護士的嚴密監督和指導下為病人實施護理操作,在執業護士的指導下學生因操作不當給病人造成損害,學生不負法律責任,但如果未經帶教護士批準,擅自獨立操作造成病人損害,則護士也要承擔法律責任。如我科發現過帶教老師讓學生先吃飯,再上中午班,可該學生不去吃飯,非在病房待著,這時另一執業護士讓其幫助換吊瓶,護生把一瓶剛加完青霉素的溶液給病人輸上,剛輸上,她的帶教老師回來后發現此病人是青霉素過敏體質,立即換藥組織醫生搶救,結果病人轉危為安。在這起案例中,如病人死亡,該護生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2對策

2.1制度與標準:建立健全護理工作制度,護士的崗位職責和工作標準,婦科疾病的護理常規和技術操作規程,護士知曉并落實相關護理工作制度,崗位職責考核辦法和持續改進方案等。護士長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護理質量標準進行效果評價,每月組織護士學習《護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2.2提高護士法律意識:護理工作以病人為中心,尊重病人的生命及各種權利,工作中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感覺,為患者提供基礎護理服務和護理專業技術服務,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正確實施各項治療,護理措施,保障患者安全,根據要求正確記錄。

2.3尊重與維護患者的權利:尊重和維護患者的知情同意權、隱私權、選擇權等權利。按照法律、法規、規章等有關規定進行臨床試驗、藥品試驗、醫療器械試驗、手術、麻醉、輸血以及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等,應當取得患者的理解并獲得患者的書面知情同意。

2.4加強對實習護士的管理:選派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執業護士帶教,工作中做到放手不放眼,認真講解,定期考試,增強護生的法律意識。

參考文獻

[1]李繼平.護理管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