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太極拳與中老年人健康的關系詮釋
時間:2022-04-18 09:15:00
導語:小議太極拳與中老年人健康的關系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研究太極拳(劍)鍛煉與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關系。方法120名受試者被分為鍛煉組和對照組各60例。鍛煉組即太極拳(劍)組,對照組為不參加任何形式的身體鍛煉活動者,或雖參加鍛煉活動但平均每周不足1次者。結果①積極鍛煉者的心理健康指標明顯優于不積極鍛煉者。②太極拳(劍)鍛煉對于中老年人數字廣度的保持具有更積極的意義,表現為見效快,負荷小,非常適合老年人。③身體鍛煉對延緩心理衰老的積極作用,可能在于其對參與者注意和意識狀態的有效調整。結論身體鍛煉對延緩心理衰老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身體鍛煉;心理健康;太極拳
人到中年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身心功能的衰老,信息加工的速度和容量會呈現下降的趨勢,主要表現在反應速度減慢、記憶力下降、注意力功能衰減等方面。而保持良好的認知功能對于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如避讓往來車輛、擺脫突發的危險等)。因此,信息加工能力便成為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1]。在這方面,身體鍛煉的積極意義或許應更多地表現為其對認知功能衰減的延緩作用。
本研究以參加太極拳(劍)鍛煉項目的中老年人為實驗對象,以反應時、數字廣度為測試指標進行研究,探討身體鍛煉方式與信息加工能力的關系。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鍛煉組60例,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齡(60.22±6.60)歲,鍛煉年限(9.79±7.79)年,為參加太極拳(劍)鍛煉者;對照組60例,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齡(60.94±7.00)歲,為不參加任何形式的身體鍛煉活動者,或雖參加鍛煉活動但平均每周不足1次者。兩組受試者均身體健康或無重大疾病。
1.2方法①簡單反應時和復雜反應時:用專門設計的微機應用軟件,測量信息加工的速度。②數字廣度測驗:此為“韋氏成人智力量表”的分測驗,測量受試者瞬時記憶力、集中注意的能力以及抗信息干擾等能力,本研究依WAIS測驗手冊規定的程序,進行了個體施測。③鍛煉方式:太極拳(劍)、導引保健功。④運動負荷:采用“體育活動等級評價量表”(physicalactivityratingscale-3,PARS-3)計算實驗組每個受試者PARS-3總分,并將其劃分為低負荷(PARS-3在0~30分之間)和中等負荷(PARS-3在31~60分之間)兩個等級。⑤堅持鍛煉時間:單位為年。⑥受試者年齡。⑦重大生活事件:問卷咨詢受試者前1個月內有無嚴重影響情緒的重大事件。如無,計0分;如事件發生且對情緒有消極影響,計-1分;有積極影響,計1分。⑧鍛煉期望值:用修訂的期待效應量表(expectancyofbenefit,EOB)估計和控制期待效應。
1.3數據的處理分別以簡單反應時、復雜反應時和數字廣度為因變量,以鍛煉項目、鍛煉負荷(低負荷、中等負荷),以及堅持鍛煉的年限(0~3年、4~6年、6年以上)為自變量,控制年齡、鍛煉期望值和重大生活事件(3個協變量)對各實驗組進行了多元線性方差分析,并對有顯著影響的協變量的影響進行回歸分析。用SPSS10.0forWindows上機完成。
2結果
簡單反應時與各鍛煉因素關系的方差分析表明,鍛煉者簡單反應速度的衰減只與年齡的增長有關,而與鍛煉項目、運動負荷及堅持年限無關。鍛煉者的復雜反應速度除受年齡的影響外,還與鍛煉項目有密切關系。太極拳鍛煉者的復雜反應速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數字廣度主要受鍛煉方式和堅持年限的交互影響(p=0.05,貢獻率為0.06)。身體鍛煉對于延緩數字廣度的下降具有積極的作用(表1)。
3討論
速度因素是評價認知功能年齡差異的重要指標之一。認知和行為速度的減慢是老年過程的一種普遍現象;人到中年以后,反應時較為敏感地隨年齡增長而減慢。如果積極的身體鍛煉能帶來明顯的認知效益,則應該表現為:鍛煉者的反應時比不積極鍛煉者更少地隨年齡衰減,也就是說鍛煉群體的反應速度高于不積極鍛煉的同齡人。保持靈敏的反應,可使心理年齡年輕化。
本研究表明鍛煉組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與不積極鍛煉者相比,鍛煉者表現出更敏捷的反應速度,更良好的記憶力、注意力和抗信息干擾能力。簡單反應時與各鍛煉因素關系的方差分析表明,鍛煉者簡單反應速度的衰減只與年齡的增長有關,而與鍛煉項目、運動負荷及堅持年限無關。結果提示:保持簡單反應速度的關鍵僅在于是否積極鍛煉,而不在于怎樣鍛煉。鍛煉者的復雜反應速度除受年齡的影響外,還與鍛煉項目有密切關系。進一步地分析提示,太極拳鍛煉者的復雜反應速度明顯高于其余兩種鍛煉方式。說明太極拳鍛煉方式可能對延緩選擇反應速度的衰減更具有積極意義。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認知機能的衰減,數字廣度這一信息加工的容量指標會大幅度下降。如果身體鍛煉具有積極作用,則可以預測,鍛煉者該指標應高于不鍛煉者。
本研究顯示數字廣度主要受鍛煉方式和堅持年限的交互影響(p=0.05,貢獻率為0.06)。顯然身體鍛煉對于延緩數字廣度的下降具有積極的作用。通過太極拳(劍)鍛煉有效地提高了數字廣度。
國外學者在分析身體鍛煉影響認知加工速度機制時認為,身體鍛煉可能對大腦的氧供應、氧利用、神經遞質的功能甚至大腦本身的結構(如神經之間的聯系性和樹突的密度)產生積極的影響[2],這是鍛煉與心理健康的生物學基礎之一。本研究的結果認同這一觀點。
本研究認為身體鍛煉之所以能夠延緩中老年人認識功能的衰減,主要是得益于它對鍛煉者注意力和意識的有效調整,鍛煉者通過將注意力集中于鍛煉過程本身,能排除各種不良信息的干擾,并調整意識活動的指向,從而使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進入更為合理、有序的狀態。從心理學角度看,太極拳(劍)鍛煉要求鍛煉者以內在的意識為主導,以意導體,以體導氣,意、氣、體三者配合協調,兩者都具有“練心”的功能。在改善中老年人認知功能方面作用明顯,可能是因為它在鍛煉初期對注意和意識具有更強的整合作用,說明其具長期堅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孟琛,湯哲.北京老年人認知功能對生存率影響的八年隨訪觀察[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4,23(7):507-509.
[2]KEithNichols,著.劉曉紅,譯.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