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柴胡疏肝散運用思索

時間:2022-06-08 11:36:00

導語:中醫內科柴胡疏肝散運用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內科柴胡疏肝散運用思索

生活壓力給人們的影響,導致人們所患疾病與心理有著關聯,在代謝類疾病和內分泌疾病的表現中,更為突出,患者多伴隨著肝郁氣滯癥狀,而柴胡疏肝散在治療肝氣郁滯證具有顯著的療效,也是較為常見臨床方法。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09年~2011年,我院內科共接收患者659例,其中有肝郁氣滯癥狀的患者428例。

1.2治療方法

1.2.1胃十二指腸潰瘍

該病表現為腹部經常性或陣發性疼痛,同時有反酸、發脹等病癥。多因情緒不穩、飲食無規律導致脾胃等失調,以至氣血不暢引發該病。因氣機阻滯,使胃部不能暢順,引發疼痛、反酸等。需調其氣血、疏通其氣機。又因肝臟以疏泄為宜,也是調節脾胃氣機的基本。柴胡疏肝散所具備的功效,可應對此癥狀。

1.2.2心因性疾病

因個體對日常壓力等產生的心理反應致使該病[1]。表現為頭昏頭疼、心情煩躁,神智疲乏等,時間三到四周以上,通過檢查后排除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癥。中醫對病癥辨別以“郁證”為范疇,因肝氣不暢使氣機失調,成為郁證,引發該癥。

1.2.3內傷咳嗽

該病常出現在各種病的不同階段,是臟腑失調導致的病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其它臟腑病變引發;二是內臟本身出現病情。主要是暴躁傷及肝臟,使氣機阻塞,形成氣火,氣火至肺引發咳嗽[2]。柴胡疏肝散對郁氣有著針對性效果,通過舒緩心情治療該病有明顯效果。尤其在治療長久性、反復性的頑固咳嗽,更是每用必有效。其病癥為痰少但較黏,有胸悶脹痛,隨情緒變化而變化,舌呈紅或舌邊為紅,舌苔較薄黃且少津等癥狀。

2結果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療胃十二腸潰瘍有效率在90%以上,治療心因性疾病有效率在84%~89%以上,治療內傷咳嗽有效率在95%以上。

3討論

柴胡有疏肝解郁等功能,常針對治療肝郁氣滯,凡有肝氣郁結,都可應用其予以調解。在治療中,要注意氣血陰陽調節,尤其要在辨證的基礎上進行,用藥時可視患者的表現,加減藥量,才能夠發揮此藥治療病癥的效果。對胃十二指腸潰瘍臨床辨證,如為常見性血瘀癥狀,可在柴胡疏肝散中加入玄胡索等治療;如為寒熱錯雜證,可加入白術等治療;如為氣滯證,可加入川楝子等治療。對心因性疾病臨床辨證,如出現舌質紅,舌苔薄黃,可加入梔子等治療;如舌質淡,舌苔呈白可加入白術等治療。對內傷咳嗽的臨床辨證,可加入天花粉等治療,傷津者、痰黏可加入知母等治療,胸痛可加郁金,氣急可加旋復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