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檢驗科應對措施
時間:2022-06-22 05:09:20
導語:病毒檢驗科應對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病毒肺炎(簡稱肺炎)是一種新型傳染性疾病,從發現至今已傳播至全球200多個國家。為了應對肺炎疫情期間的工作需求,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醫務人員,湖北省宜昌市國藥葛洲壩中心醫院檢驗科在工作流程(包括安全防護、樣本處理、報告管理、物品和環境消毒)、人員配置、后勤保障(包括生活起居、防護物資管理、試劑耗材管理、社會捐贈和人文關懷)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在整個疫情高峰期全科無1例醫務人員感染,同時高效地完成了各項工作。分析肺炎疫情期間的檢驗科應對措施,以期向同道分享經驗。
【關鍵詞】病毒肺炎;檢驗科;應對措施;安全防護
病毒肺炎(簡稱肺炎)疫情期間,醫院檢驗科工作特點發生了明顯變化,除核酸檢測外的其他工作量明顯減少,但需要提高防護級別,工作壓力也有明顯增加。本文介紹了我院檢驗科在疫情期間對工作流程、人員配置、后勤保障等方面實施的具體應對措施,與全國同行分享經驗。
1肺炎概況
肺炎是由2019病毒(2019novel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引起的一種新發傳染?。?-3],在我國已被納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措施[4]。有研究顯示,人群對2019-nCoV普遍易感,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已被證實是主要傳播途徑[5],是否存在氣溶膠傳播和糞-口傳播尚待進一步研究[6]。
2檢驗科在肺炎時期的應對策略
2020年2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衛健委)的《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明確指出,肺炎確診標準為實時熒光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檢測2019-nCoV核酸陽性,或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2019-nCoV高度同源[5,7]。因此檢驗科成為肺炎確診實驗的檢測部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么,檢驗科如何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在保障醫務人員個人安全、降低傳播風險的同時,保持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團隊的高效運行就顯得尤為重要?,F將本科疫情期間在工作流程、人員配置、后勤保障等方面采取的具體應對措施報告如下。2.1工作背景。本院(開放床位1000余張)作為湖北省宜昌市設有發熱門診的非定點救治以及接診非肺炎(透析)患者的醫療機構,承擔發熱患者篩查、醫學觀察人群管理與篩查、血液透析等工作。在肺炎疫情期間檢驗科工作量明顯減少(除核酸檢測外),但需要提高防護級別,工作壓力明顯增加。2.2具體應對措施。2.2.1工作流程。依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病毒傳播途徑與預防指南》[7]和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制定的《2019病毒肺炎臨床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專家共識》[8]推薦,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從安全原則、個人防護、標本采集、標本轉運、標本檢驗和檢驗后處理等角度,對生物安全防護等級進行了調整。見表1。2.2.1.1安全防護。所有檢驗科工作人員(包括保潔、支助)以二級生物安全防護為基準,處理發熱門診、醫學觀察人員、疑似或確診病例樣本(以下簡稱特殊樣本)時采用三級生物安全防護。特別要求工作人員分開休息、飲食,避免互相接觸;關閉中央空調(包括入住酒店),避免污染的空氣逸入清潔區[9]。2.2.1.2樣本處理。盡量避免開蓋采集樣本,如必須開蓋則應在采集完成后立即加蓋,確認不會灑出后(特殊樣本需裝入密封袋),使用2000mg/L有效氯溶液噴灑消毒并擦干(以下簡稱噴擦),置于清潔的標本盒(特殊樣本單獨置于有生物危害標識的標本盒)中人工平移轉運,轉運者需采用一級生物安全防護。樣本接收時先噴擦再進行檢驗前處理。要求所有樣本進行帶蓋封閉式離心,盡可能封閉式進樣檢測,手工開放式檢測在二級生物安全柜中操作。必須開蓋檢測的樣本(如生化分析、化學發光等)需在離心結束15min后在二級生物安全柜內[8]揭蓋并及時檢測,檢測完成后立即于二級生物安全柜中進行密封。特殊樣本的血常規檢測在相對獨立的房間內使用專用血球儀進行,廢液需配制成2000mg/L有效氯溶液放置4h后排入院級污水處理系統。核酸檢測在具備資質且環境符合要求并開啟負壓的分子生物實驗室內進行。每日的核酸樣本和特殊樣本及檢測使用耗材需用雙層黃色醫療垃圾袋密封后高壓滅菌,再按普通醫療廢棄物處理。滅菌處理人員應按照三級防護要求進行防護[10]。將樣本量少的非緊急項目檢測周期適當延長,如糖化血紅蛋白改為每周僅檢測1次。2.2.1.3報告管理。每日核酸檢測結果必須雙人雙審再經科主任確認后于當日上傳。住院檢驗報告使用醫院信息化系統至臨床科室,門診報告全部采用自助報告系統打印或網絡等無接觸方式發放,醫學觀察人員檢測結果每日使用電子報告模式打包加密后通過網絡進行發放。2.2.1.4物品和環境消毒。每日2次(間隔≥8h,下同)使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進行臺面、地面及其他物品表面消毒,消毒液使用期限不超過24h。實驗室內污染區使用壁掛式空氣消毒機每日定時自動消毒3次,每次2h;潛在污染區和清潔區分別使用移動式空氣消毒機每日消毒2次,每次1h。生物安全柜每日2次使用75%乙醇溶液消毒。2.2.2人員配置。針對肺炎疫情時期除核酸檢測外工作量明顯減少的情況,在尊重個人意見的基礎上重新制定科內人員的輪班模式。2.2.2.1常規檢驗工作。在自愿的基礎上,由科主任牽頭,以業務骨干帶領科內年輕人成立一線檢驗梯隊,完成疫情期間除核酸檢測外的所有檢驗工作。排班時確保每人每周工作時長不超過50h,同時保持各工作崗位低負荷高效運轉。2.2.2.2核酸檢測工作。由4位持有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技術人員培訓證書的分子生物檢測人員兩人一組,每日輪換進行核酸檢測,確保核酸檢測人員能獲得充分的休息。2.2.2.3發熱門診。白班(檢驗人員無夜班)由一線梯隊中固定3人輪流值守,以3d為1個周期,每人值守發熱門診和檢驗科內各1d,再休息1d。2.2.2.4應急預備隊。在一線梯隊以外成立隨時待命的應急預備隊[11](成員7人,包括2名持證的分子生物檢測人員),以保障一線梯隊的休整與補給,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2.2.2.5后備力量。未進入一線和預備隊的人員作為后備力量。2.2.3后勤及保障。2.2.3.1生活起居。一線檢驗梯隊人員由醫院統一安排于酒店內單人單間居住,嚴格執行憑門卡出入同時測量體溫,休息期間嚴禁互相串門和聚集。醫院提供一線人員工作和休息時間飲食,并安排通勤車接送上下班職工。聯合醫院相關部門在通勤車、酒店內電梯口和各層樓道取餐處放置速干手部消毒劑,時刻保持手衛生。2.2.3.2防護物資管理由科主任定期足量發放給個人,確保防護物資使用得當,杜絕浪費。2.2.3.3試劑耗材管理。通知各專業組即刻清點庫存,根據本階段試劑耗材用量提交至少3個月以上的備貨計劃,整理完成后統一提交醫院相關部門審批。同時積極聯系各供應商,確保試劑耗材及時送達。2.2.3.4社會捐贈。發動非一線梯隊人員協助處理相關的各類社會捐贈信息,將合理有效的捐助信息提供給醫院相關部門,以充實防疫物資。2.2.3.5人文關懷。面對肺炎疫情,一線人員易長期處于心理應激狀態,影響身心健康[12-13]。因此,本院專門建立一線梯隊人員微信群,關注其工作負荷、身心狀態,了解其需求和困難,并盡力解決。同時安排2名人員每日通過電話或網絡等方式了解全員的體溫情況、生理、心理狀態及需求,及時匯總分析并幫助解決困難。
3總結
肺炎疫情是一次突發公共衛生危機事件[14],是需要全社會共同應對的一場戰役,而各級醫療機構的檢驗科則是這場戰役中的“偵察兵”。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如何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在最大限度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地完成“偵查”工作,成為目前檢驗人關注的重點。自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本院相繼解決職工就餐、出行和住宿等問題,同時檢驗科也依照近期的各項防控方案、指南、專家共識等,制定了包括樣本處理、報告管理、物品和環境消毒、人員配置、防護及管理、生活起居、試劑耗材管理和人文關懷等一系列應對措施并逐一實施。從疫情暴發開始至3月16日恢復正常上班(近2個月)的時間里全科無1例醫務人員感染,并高效地完成了各項工作。目前一線梯隊全體人員開始輪休調整,調節自身免疫力,以應對新一輪的入境和復工人員篩查工作。
作者:王晟 李霄 楊怡 單位:三峽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
- 上一篇:環保型建筑節能材料特性及運用
- 下一篇:疫情下中學生在線學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