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英語教育系學生教師的素養培養研究
時間:2022-02-18 04:41:00
導語:師范英語教育系學生教師的素養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全國范圍的全面實施對中小學英語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教師要樹立新的課程觀念;教師要具有更寬厚的知識基礎和更高的文化素養;教師要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和技能;教師要具備較強的教學研究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等等。
綜合國內外關于教師教育的論述,人們認為中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具有與語言教學相關的職業素養:(1)專業素養及人文素養;(2)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素養;(3)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素養;(4)現代教育技術素養(5)教學科研能力素養。
近年來,隨著基礎教育新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高等師范院校在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改革的深度和速度仍滯后于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具體表現為:(1)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一般仍立足于某一專業,重視本專業課程的縱向發展忽視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重視專業知識教育忽視人文素質教育。
培養的學生知識面狹窄,綜合能力差,人文素養不高。(2)課程內容仍存在陳舊僵化的弊端,既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又脫離基礎教育的實際。(3)課程教學仍以教師為中心,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4)
高師院校雖然都比較重視教育技術專業的建設,但在其它各師范專業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全面提高師范生的信息素養的工作仍相對滯后,整合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工作也有待進一步開展。因此,據資料顯示:近年來高師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生的教學情況不容樂觀。
部分畢業生語音、語調、語言表達能力欠缺,應變能力差,板書不規范,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沉悶,缺乏授課藝術和技巧,不能滿足基礎教育英語教學發展趨勢的需要高師英語教育專業是培養合格英語教師的搖籃,肩負著培養高素質英語教師的任務,其人才培養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中小學英語教育的質量,關乎中小學英語素質教育的實施與成敗。對高師英語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素養的培養進行深入的研究,為深化高師英語教育專業的教學改革,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有著重大的意義。
1高師英語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素養培養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鑒于目前高師英語教育專業的教學改革比較緩慢,未能有效地與基礎英語教學改革和發展接軌,所培養的畢業生不能滿足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素質提出的新要求的現狀,本文從高師英語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師職業技能訓練、信息技術教育和實踐教學六個方面提出培養高師英語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素養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1完善課程設置體系
課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集中體現、是實施培養目標、組織教學活動的藍圖。因此高等師范院校必須在充分認識英語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建立科學、合理的英語教育專業課程設置體系。這樣的課程設置體系應做到語言知識教學、語言技能訓練及英語教師職業能力培養三兼顧。
1.2更新教學內容
多年來,教學內容陳舊、單調是英語專業教材的通病,并且教材過于注重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傳授,而對文化知識、人文科學方面重視不夠。
因此,要增強內容的適應性和時代性,刪除陳舊僵化的東西,引入反映學科前沿成就和發展趨勢的內容;使用融語言知識、技能、文化、人文科學于一身的新穎教材,使課程教學與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得到提高。
1.3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注重通過專業課教學使學生掌握學科學習和研究的思想、方法,提高專業課的實際教學效果;克服教師是課程的控制者、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的傾向,將課程實施的過程真正作為師生共同參與探究的過程,重視學生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養。改革陳舊單一的教學手段,將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手段的更新結合起來,將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整合起來,讓畢業生能夠帶著現代教育理念走上基礎英語教育的講臺。
1.4加強教師職業技能訓練
教師職業技能是師范生成功就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有效教育的基礎和前提。
英語教師職業技能涵蓋很多反面,如英語板書、英文歌曲、簡筆畫、教案編寫、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試題編寫以及英語教育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技能。
教師職業技能訓練要做到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結合,建立和健全課堂內外互補的良性機制,探索教師職業技能訓練、考核的有效操作方式。
1.5加強信息技術教育
現代教育技術既是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內容,也是改善教師職業能力的有效手段。
加強信息技術教育是實現基礎教育現代化的根本性舉措,應對學生進行信息意識教育,樹立掌握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自覺性;開設信息技術系列課程,使學生掌握有關的基礎知識、操作技能和應用開發能力;加強信息技術和學科課程的整合,尤其是與英語學科教學比較密切的網絡技術、ICT(信息交流技術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和CALL(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ComputerAssistedLanguageLearning)與英語課程整合、英語多媒體課件制作等內容要成為教學的重點,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教學資源,促進學科課程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1.6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和形式
高師英語專業學生不僅要具備系統的英語專業知識、豐富的英語教育理論基礎知識,還需要有過硬的實踐教學技能?;A教育需要英語師范專業畢業生英語運用能力強、教師職業技能強、英語教學能力強。
實踐教學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加大實踐教學的比例,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的形式,避免教育實習的形式化,提高學生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
2結束語
不斷深入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關鍵在于培養和造就一大批理解新課程、實施新課程的教師。在教師成長過程中,高師院校是教師培養的基礎。
本文根據高等師范院校英語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對高師院校英語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師職業技能訓練、信息技術教育以及實踐教學六個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為進一步推動高等師范院校英語教育專業的教學改革,探索培養和提高高等師范院校英語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素養的有效途徑。
- 上一篇:院校英語教育改革研究
- 下一篇:司法所相關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