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語法作用
時間:2022-04-22 09:04:00
導語:英語教學語法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提出素質教育之前的相當長時期內,我們的教育模式是應試教育。英語課堂上,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以語法教學為主,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教師都是在向學生灌輸語法規則、講解語法知識、做語法練習題,而忽略了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忽略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這種教育模式下的英語教學自然就形成了“聾子英語”和“啞巴英語”。顯然,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這種枯燥乏味的“填鴨式”教學已經不能適應時展的需要。那么,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是否就應該把語法教學法棄之一邊呢?通過不斷嘗試、探索,筆者認為,盡管傳統的語法教學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之處,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它的諸多優點。它可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法知識,對英語語言結構有一個較清晰的認識,可以提高學生語言的準確性等。因此,要在英語方面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決不能摒棄語法教學。相反,我們還要適時運用、積極運用和靈活運用。當然,我們不是要一成不變地走以前的老路,而是要不斷地完善它,使它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為我們的素質教育服務。
一、英語語法與漢語語法的差異
語法是用詞造句規則的綜合。語法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基本語法,從而更好地進行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活動。由于英語和漢語在語法方面差異甚大,這就給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語法時增加了不少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兩種語言的不同之處做出歸納,并做適當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相關的知識點。英語教學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而這四個方面以及他們的綜合運用都離不開語法教學。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法規則,讓他們對英語語言結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要比讓學生單純練習聽說更有效。試想,如果我們只讓學生接觸表象的語言材料,而不講語法,當面對復雜的語言材料時,他們如何能理解這些材料。
畢竟,我們應該正視中國當前的英語教育現狀,特別是農村中、小學包括職業學校的教學實際。另外,長久以來在學生大腦中形成的母語會對學生學習英語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當漢語的表達習慣和英語的表達習慣一致時,影響是正面的,學生可以以對漢語的理解來掌握英語;當漢語的表達習慣和英語的表達習慣不一致時,影響就是負面的。越是復雜的語言材料,就越是需要語法的支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定會產生很多疑問:為什么英文要用那樣的方式表達?為什么它的詞序、語序和漢語會不同?為什么時間不同,英文的動詞形式也會不同?面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這些疑問,或許只有通過語法講解才能解釋清楚。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它和漢語一樣,有自己遣詞造句的規則、習慣。因此,要學好英語,就必須掌握好其語法結構。
二、英語語法教學是提高學生英語素質的有效途徑
要提高學生英語素質、培養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首先要對他們進行語法教學。在語法教學中,英語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斷探索、創新和總結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語法教學的教學效率,如演示法、情景交際法以及多媒體等。這些都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英語學習變得形象、直觀。對于初學英語的學生來講,他們接觸的語言材料較簡單、易懂、口語化,我們不必講語法知識。比如:我們給幼兒園的小朋友講幼兒英語時,只要讓他們認知圖形、模仿發音、反復操練就行了,而隨著學習的深入、語言材料的復雜化,語法知識的講解就十分必要了。
三、語法教學和其他教學相輔相成、互相統一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可使英語課更加生動、更富吸引力。在英語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例如:給學生講授“Therebe句型”時,可先給學生展示圖片或者用簡筆畫演示,然后引出句型“Thereisahouseinthepicture.Therearesomebirdsinthetree.”等等,然后引導學生模仿、練習,等到學生對此句型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總結其語法要點,即此句型表達的含義、用法等。最后,讓學生靈活運用。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改革的深入和素質教育的逐步推進,語法一詞本身也被賦予了新的意義,語法教學的意義和作用、語法教學的形式自然也發生了重大變革。我們要把語法知識與情境融合,注重實際運用,突出交際,使語法教學向語境化和功能化發展,變語法知識為運用語言的能力。
- 上一篇:英語時態教與學困惑與策略
- 下一篇:古典園林意境體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