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類研究生英語教育的探討

時間:2022-01-10 08:38:00

導語:化學類研究生英語教育的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化學類研究生英語教育的探討

摘 要:由于研究生教育的高度專業化,與大學英語教育不同,研究生專業英語教育難以通過班級授課的方法來完成,而應當通過導師指導下的科研實踐來進行。在導師指導下,研究生專業英語教育可按照4個階段循序漸進地進行:(1)基礎詞匯與基本工具的學習。(2)閱讀文獻。(3)仿寫論文。(4)進行學術交流。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專業英語;實踐性教學;學術規范教育

由于歷史形成的原因,英語至今仍然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在學術界,英語也是通用的交流語言。因此,英語水平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到科研人員的學術發展。研究生作為科學研究的生力軍,專業英語水平對其尤為重要,將直接影響到他們從事科研活動的多個環節,如文獻閱讀、論文撰寫以及學術交流。因此,研究生專業英語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一環[1-3]。雖然很多高校已經開設了相關的研究生專業英語課程,但這些并不足以滿足科研的實際需求。研究生與本科生相比,專業方向更加細化,不同導師指導的研究生所需要學習的專業英語內容大相徑庭,這就決定了研究生專業英語教育不能采用傳統的班級授課制來完成,而應當通過導師指導下的科研實踐來進行,輔之以少量的課堂知識傳授。筆者指導研究生從事化學方面的科研工作多年,一直強調以實踐為背景進行基礎理論知識教育的教學模式[4-6],結合多年的經驗對導師主導的化學類研究生專業英語教育方法進行一定的探討

1化學類研究生專業英語教育的目的

評價研究生專業英語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就是看它有沒有完成相應的教育目標。因此,在進行研究生專業英語教育方法的探討之前,首先要明確教育目標。對于化學類研究生而言,學習專業英語的目的有3點:閱讀文獻、撰寫英語論文和進行學術交流。其中,閱讀文獻是從事一切化學類科研的基本功,也是化學類研究生專業英語教育的最基本要求。研究生專業英語教育要讓學生在不需要借助工具書和專業軟件的情況下能夠流利地泛讀文獻;在借助工具書和專業軟件后,能夠深入地精讀文獻。只有實現這一點,才能夠確保學生能夠自主地從文獻中獲取知識,而不是靠導師填鴨式的“喂養”。撰寫英語學術論文是對學生更進一步的要求。研究生掌握一定的英文寫作能力,能夠確保他們完成畢業論文所需的英文摘要。而對于將來要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的研究生來說,這一能力是他們交流學術成果的基本工具,更加顯得重要。因此,研究生專業英語教育,還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為他們將來可能的學術職業生涯奠定基礎。進行學術交流則是更高層次的要求。進行學術交流需要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能夠熟練運用本專業內術語單詞的能力。掌握了這些能力并能夠進行學術交流,將為研究生今后的學術職業生涯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因此,化學類研究生專業英語教育,應當重點圍繞上述3個目標來展開,下文將對具體方法進行討論。

2化學類研究生專業英語教育的方法

由于研究生專業方向更加細化,傳統的班級授課制無法實現上一節所討論的3個教育目標。因此,化學類研究生專業英語教育,建議以導師課題組為教學單元,在導師的指導下,通過科研實踐來完成,即導師主導的專業英語教育。具體的教學方法包括:(1)基礎詞匯與基本工具的學習。(2)閱讀文獻與仿寫論文。(3)參加學術交流活動。

2.1基礎詞匯與基本工具的學習

不同二級學科研究生所需要掌握的基礎詞匯是不同的。而相同二級學科不同導師指導的研究生,由于研究方向的差異,他們所需要掌握的基礎詞匯也不盡相同。熟練掌握基礎詞匯,可以使學生更加流暢地閱讀文獻和進行學術交流。為了促使研究生高效率地掌握必備的基礎詞匯,導師需將這些詞匯歸納總結,讓學生學習。例如,對于學習有機化學的研究生而言,下述專業基礎詞匯是必需熟知的:甲基(methyl)、亞甲基(methylene)、乙基(ethyl)、乙烷(ethane)、乙烯(ethene)、乙炔(ethyne)、乙醇(ethanol)、丙基(propyl)、丁基(butyl)、腈(nitrile)、氰基(cyano)、硝基(ni-tro)、肟(oxime)、烷烴(alkane)、烯烴(al-kene)、炔烴(alkyne)、醚(ether)、酯(ester)、醛(aldehyde)、酮(ketone)、烯酮(enone)、消除(elimination)、加成(addition)、親核試劑(nucleophile)、親電試劑(electrophile)……上述詞匯學生在大學專業英語課程的學習中已經能夠掌握,但由于大學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過程是脫離實際應用的,學生所掌握的英語詞匯在課程結束后會迅速地被遺忘。因此,在研究生階段,需要導師在科研實踐的背景下,強化基礎詞匯的教育,使得研究生不但能深刻記住相關詞匯,還要能夠熟練運用它們。專業英語詞匯,一部分是要通過背誦來牢記的基礎詞匯,而更多的則是可以通過構詞法來記憶。導師需要傳授學生這些方法,例如由乙基(eth-yl)、乙烷(ethane)、乙烯(ethene)、乙炔(ethyne)、乙醇(ethanol)這些單詞的共同點與不同點的比較與對照,能夠熟練掌握其他數目碳化合物的英文名稱;而由醛(aldehyde)與肟(ox-ime),要能夠推出醛肟(aldoxime);由烯(ene)與酮(one)的詞綴,能夠推出烯酮(enone);由醛(aldehyde)與醇(alcohol),能夠推出aldol縮合等。除了基礎詞匯,一些基本工具也是學習和使用專業英語所必備的利器。這些工具包括網絡資源與軟件。化學詞匯非常豐富,即便是母語國家人士,也不可能全部掌握,因此,平時在使用時,可借助工具,例如網絡詞典。教師需指導學生如何使用網絡詞典,以便于他們后續的學習與實踐。復雜化合物命名不易,所幸現在有一些專業軟件能夠實現化合物命名,比如ChemDraw。學習這些軟件的使用方法,也是掌握化合物命名的一條捷徑。但要注意軟件命名是IUPAC系統命名,教師須指導學生觀察和總結相關規律,將系統命名轉化為簡潔的習慣命名,以便于平時使用。此外,SciFinder也是獲得化合物名稱的一個方式,通過結構式檢索,可以獲取化合物的詳細信息,其中包括它們的名稱。化合物通常有多個名稱,學生要學會自我判斷,選擇最常見、簡潔的名稱使用。例如,利用ChemDraw命名1,3-丁二烯,所獲得的名稱是buta-1,3-diene,但最常見的名稱卻是1,3-butadiene;又如ChemDraw命名炔丙醇,所獲得的名稱是prop-2-yn-1-ol,而該物質最常用的名稱卻是propargylal-cohol。

2.2閱讀文獻

閱讀文獻既是學習專業英語的目的,也是學習專業英語的手段。在掌握了基礎專業英語詞匯和工具之后,學生就可以進行閱讀文獻的實戰性學習。文獻閱讀的方法分為泛讀與精讀。最淺顯的泛讀方法即是閱讀文章的摘要,尤其是圖形摘要。很多專業方向,例如有機化學,只要閱讀了圖形摘要,即可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但對于學習掌握專業英語來說,這遠遠不夠。要指導學生閱讀文字摘要,了解論文的詳細內容。還要指導學生閱讀實驗細節,這不僅可提高專業英語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從文獻中獲取信息的能力。精讀可以深刻了解論文的內容并顯著提升專業英語能力。導師要指導學生有重點地精讀。首先,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可選用與研究方向相近的文章來閱讀,甚至可閱讀本課題組已發表的工作。這種選材方式,可以降低由于缺乏專業知識所造成的障礙,使得閱讀的目標更加純粹———學習專業英語。其次,可以采取做閱讀筆記的方法來閱讀,加深印象。可以將文獻打印,對閱讀時遇到的生詞,在查閱字典后加以注釋并進行記憶。在閱讀的時候,還要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豐富詞庫,為后續寫作做準備。對于文章的不同章節,所學習的內容有所不同,對于前言部分,可學習作者闡述研究背景的方法,以及在研究背景的基礎上,提煉自己工作創新性的方法;對于結果討論部分,要學習作者闡述實驗結果并加以討論的方法。實驗結果往往是一系列平行的枯燥的數據,易寫成毫無文采的流水賬。因此,對于佳作,學生要尤其留意學習作者討論實驗結果的方法,學習用詞用句;對于實驗部分,要用簡練的語言描述實驗步驟的方法,還要學習分析數據的摘錄方法。對于有機化學方向,化合物熔點、紅外光譜、核磁共振譜、質譜、高分辨質譜以及元素分析等實驗數據的撰寫格式尤其重要,應當是研究生重點學習的內容。除上述外,還要廣泛地學習同意詞,為豐富句式奠定基礎;轉折性的詞匯的廣泛使用,可使文章連貫,因此也是學習的重點。此外,論文的圖形設計、排版以及內容安排等方面,會影響文章的可讀性,這些也應當是研究生學習的重要內容。

2.3仿寫論文

在大量閱讀文獻后,研究生可以嘗試自己進行專業英語論文的寫作。可以寫專業論文,也可以寫綜述。撰寫綜述可以起到多重作用:(1)可以了解所涉及領域發展概況,便于后續科研。(2)可以提高寫作能力。(3)可以為今后寫科研論文和畢業論文奠定基礎。因此,研究生一年級的學生,如果課程任務繁重而缺乏連續的時間做實驗,可以利用零散時間閱讀文獻并撰寫綜述。作為新手,寫作當從仿寫入手。但導師需對學生進行學術道德教育,明確仿寫與抄襲的區別。仿寫首先模仿范文的句式,做到形似。在仿寫成文后,可以指導學生修改,用更佳的自己的語言來潤色論文,從而在形式上脫離范文。為了避免雷同,初學者在仿寫的時候要學會改變范文的句式。例如,作者在做亞甲基環丙烷(methylenecyclopropanes)的研究時,初學論文撰寫,只能從仿寫入手,本領域一篇佳作前言部分第一句話為:“Methylenecyclopropanes(MCPs)arehighlystrainedbutreadilyaccessiblemoleculesthathaveservedasusefulbuildingblocksinorgan-icsynthesis.”[7]作者對其進行仿寫:“Methylene-cyclopanes(MCPs),whicharehighlystrainedbutreadilyaccessiblemolecules,havebeenextensivelystudiedandareusuallyemployedfortheconstruc-tionofcomplexandinterestingorganicmolecules.”[8]由上述可知,仿寫時改變句式,并在內容上做一定的修改,可以顯著地避免雷同。但對于專業英語寫作,仿寫僅僅是一個初步的過程,并不能長期依賴。研究生通過科研訓練,慢慢地會形成自己的學術思想,在經過一系列實戰后,寫作就變得游刃有余了。例如,作者最近有關亞甲基環丙烷的研究,相關部分是這么寫的:“Methylenecyclopro-panes(MCPs)arereadilyaccessiblecompoundsofhighintramolecularringstrainandhighreactivity.Theyhavebecomeaclassofversatilebuildingblocksinorganicsynthesisbecausetheyreadilyundergoavarietyofinterestingtransformationsundermildconditions,givingvarioususefulorgan-icskeletonsthatareotherwisedifficulttoachieve.”[9]初學寫作者詞匯缺乏,在前言部分論述時,往往無話可說,因此,可采取一些寫作技巧來彌補這一缺陷。最常用的技巧是枚舉法。枚舉法句式簡單,便于掌握,例舉出一系列并列結構的文獻,一方面在詞句上顯得較有氣勢,另一方面也可充實文章內容。在學習寫作時,還要提高論文的文采,豐富文法,避免出現重復的詞匯。要實現這一點,一方面可通過平時閱讀文獻來積累,另一方面,可通過網絡工具如百度翻譯等來獲取大量的同意詞,但要尤其留心這些詞匯的應用范例,確保準確使用詞匯。例如,表示因果關系的詞匯很多,最常見的有“Therefore”“Thus”“Hence”這3種,初學者可交替使用。進一步地,還可以用豐富的句式來表示因果關系,比如“Because”“Becauseof”“Dueto”“Owingto”“Since”“Considering”等。學習專業英語寫作往往經歷3個階段:第1階段,無話可說;第2階段,廢話連篇;第3階段,言簡意賅,游刃有余。對于第1階段的研究生,導師需加強鼓勵,并進行適當的技巧傳授,如上文所舉,不再贅述。而處于第2階段的研究生,則要引導其言達其意,不說廢話。這一階段的學生還有一個特點是在寫作時喜用夸張的語句,如“Highlyefficient”“Firstex-ample”“Extremely”等。這些夸張性語句反復使用,會引起審稿人反感,從而適得其反。筆者認為,可以適當地使用,但不宜反復使用,而且使用的位置也有講究,一般適合放在結論部分,而不是放在標題或摘要中。處于第2階段的研究生,還往往喜歡用結構復雜的長句,有時候甚至1、2句即可構成一大段文字。對于這種情況,導師要引導其拆句。對于英語寫作,長短句各有利弊。長句有氣勢,但結構復雜,有時較難讀懂;短句可讀性佳,但對作者詞匯量要求較高,容易陷于枯燥,不易掌握。2者的平衡使用,非常重要。對于初學者,作者建議使用“長的短句”。所謂“長的短句”,即結構簡單的長句子,上文所述的“枚舉法”就是一個很好的寫法,例如:“Organoseleniumcompoundscanalsoactaseffectivecatalysts,e.g.,oxidationtypereactionssuchasepoxidation,dihydroxyla-tion,halohydroxylations,andhaloamidationsofalkenes,Baeyer-Villigeroxidation,oxidationandhalogenationofsp2andsp3C-Hbonds,allylicamination,andoxidationofamines,aswellasoth-ertypesofreactionssuchasDiels-Alder,Baylis-Hillman,andthioacetalizationreactions,etc.”[10]這種語句,結構簡單易懂,但由于大量枚舉,往往能占據很多行,較有氣勢。2.4進行學術交流學術交流也是提高學生專業英語能力的方法。一方面,課題組內部交流,可以使用英文,創造良好的英語環境;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積極參與國際性學術會議來提高專業外語能力。目前,隨著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的提升,許多重要的學術會議都在國內召開,這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術交流的機會,充分利用這些機會,不但可提高學術能力,拓展科學視野,還可以提高專業英語能力。在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過程中,有3個環節可以鍛煉專業英語能力:撰寫會議論文與墻報、聽取學術報告和參與學術交流。其中,撰寫會議論文與墻報的方法與上一節撰寫學術論文類似,不再贅述。聽取學術報告對研究生來說可能一開始時難度較大,但如果方法得當,還是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可以首先通過會議論文集來了解報告的大致內容,通過網絡檢索來了解報告人的學術成果,結合上述2個方面,再聽取學術報告,可以加深理解,同時也能鍛煉專業英語聽力。在會休期間與國外學者的交流也能夠顯著地提升專業英語能力,尤其是口語能力。對于研究生來說,這需要克服心理障礙,大膽地去交流。雖然書面英語要求嚴謹的語法,但口頭英語對此要求不高,能夠交流即可。通過與國外學者的交流,還能夠進一步增強信心,從而能夠更好地提升外語能力。用英語做學術報告是學術交流的更高層次,在時機成熟時,研究生即可大膽地在會議上用英語做學術報告,介紹自己課題組的工作,這通常需要在學術上和專業英語上有足夠的積累才能夠實現。

3結論

研究生專業英語的學習,主要要通過導師主導下的學術鍛煉而非班級授課來進行。通過上述方法的鍛煉,化學類研究生在畢業時應當有較強的專業英語能力,包括:(1)較強的文獻閱讀能力,能夠檢索閱讀專業文獻,獲取信息。(2)一定的專業英語寫作能力,能夠撰寫學術論文。(3)初步的學術交流能力,能夠與國外同行口頭交流,博士研究生還要求能夠用英語做學術報告。我們課題組正積極按照上述方法實施,鍛煉研究生的專業外語能力。主要通過小組討論會的形式來進行基礎知識的傳授,通過與科研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式,來強化研究生對基礎詞匯的記憶與基本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通過小組討論會上知識的傳授,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英語寫作能力,首先從整理論文數據做起,逐步發展到能夠用英語撰寫論文。最近,課題組的碩士生劉銘軒所撰寫的綜述,經導師修改后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Organic&BiomolecularChemis-try上[11]。隨著科研條件的改善,我們開始鼓勵研究生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會議。最近本課題組9個研究生參加了在杭州舉行的第二屆有機化學前沿國際論壇(2ndOrganicChemistryFrontiersInterna-tionalSymposium)。通過參加學術會議,研究生可以感受國際學術交流氛圍,了解國際科研發展動態,對專業英語水平的提高,也有明顯的幫助。

作者:錢蓉蓉 俞磊 單位: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

參考文獻:

[1]賴小偉,付瑞敏.河南教育:高校版,2010(9):42-43

[2]鄭君芳,李碩,賀俊崎.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10(11):1129-1130

[3]吳靜,張波濤.化學教育,2015,36(20):70-73

[4]俞磊.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0(9):119-120

[5]俞磊,易容.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33(4):121-122

[6]YuL,WangJ,ChenT,etal.EducationResearchFrontier,2013,3(4):134-138

[7]ShiM,XuB.OrganicLetters,2002,4(13):2145-2148

[8]HuangX,YuL.Synlett,2005(19):2953-2957

[9]YuL,WuY,ChenT,etal.OrganicLetters,2013,15(1):144-147

[10]YuL,LiH,ZhangX,etal.OrganicLetters,2014,16(5):1346-1349[11]YuL,LiuM,ChenF.etal.Organic&BiomolecularChemistry,2015,13(31):8379-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