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課堂微視頻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29 04:21:13

導語:高中英語課堂微視頻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英語課堂微視頻教學研究

【摘要】高中英語作為重要學科,一直受到學校的重視,高中英語教師對于高中英語課堂的構建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隨著這些年來教學方式的不斷革新,現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微視頻教學方式可以說越來越火熱。因此,文章將立足于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微視頻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究展開探討。

【關鍵詞】微視頻教學;高中英語;英語教學

所謂的微視頻教學,實際上是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針對教材中的某個知識,從而設計一個簡短的教學短片,其中這個教學短片的時間長度不能超過10分鐘,通過這樣的一個視頻短片,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某個知識點的認知和掌握,從而促進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有效推進。這種教學方式,是在21世紀初的時候,因為受到的多媒體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而被首次提出來的。現在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看到很多英語教師都試圖利用這種教學方式來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畢竟對于高中英語的課堂教學來說,教師面對著高考的壓力,整個課程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就會變得更多,而為了提高整體課堂的教學效率,采用微視頻教學方式,就能夠很好促進學生課堂學習效率,達到一個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因此,本文將結合高中英語教學內容,對微視頻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究進行討論。

一、微視頻與詞匯教學相結合

詞匯教學,可以說是英語課程教學中最為基礎、最為關鍵的一次課程教學內容,即便是到了高中階段,也是如此。如果說在英語課程教學,教師不對學生教學詞匯,那么整個英語課程的教學是完全立不住腳的。特別是高中英語的課程教學中,學生面對的都是一大段的英語文段閱讀和聽力,如果說學生不鞏固詞匯的基礎就進行閱讀和寫作方面的學習或者做題,就很容易引起歧義,從而導致在整個英語知識學習系統上的不穩固,因此,詞匯教學是教師必須要對學生加強的課程內容。而通過微視頻教學,學生對于詞匯的記憶就不只是單純的死記硬背,而是能夠科學、靈活的記住詞匯,并且還能夠對詞匯中衍生出來的相關知識內容,都能夠有所印象。例如,在教授《Unit1Friendship》的時候,筆者在正式上課之前,要對本單元的相關教學目標有所了解,即:第一通過對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能夠運用英語talkaboutfriendsandfriendshipwithclassmate;第二讓學生能夠掌握本單元的詞匯“add,point,upset,ignore,calm,loose...”和相關的句式“Howdoyoumakegoodfriends?”“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等等;第三讓學生能夠掌握本單元的語法內容“”I’lltakecareofyou”Chucksaid\Chucksaidhewouldtakecareofhim.”。在明確好本單元的相關教學目標之后,筆者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針對本單元中需要學生掌握的單詞,便可以運用微視頻來展開。具體來說,如“add”這個單詞,筆者在制作微視頻的時候,不僅僅包括對這個單詞的音標和中文意思的解釋,而且還要包括對這個單詞的詞組或者是句型進行衍生,像“add”的常用詞組就是“addto”。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記住這個單詞的本來意思,還可以讓學生知道這個單詞的常用詞組有哪些,表達句式是怎樣的,這對于學生的閱讀和寫作來說,是有著絕大的幫助和提高的。

二、微視頻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在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如果說詞匯教學是英語課程教學的地基,那么閱讀教學就是整個英語教學的支柱。在高中英語教材中,我們常常都能看到一大段完整的英語教學文段,而且在高考中閱讀考核部分也是占據比重最大的,所以在閱讀教學這個環節中,是英語教師所不能夠忽略的。然而在高中英語的課程教學中,閱讀教學都是比較枯燥的內容,這就導致了許多學生在進行閱讀學習的時候,容易走神。而微視頻便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動畫的形式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之中,并通過生動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快速地記住相關的知識點內容。例如,在教授《Unit2Englisharoundtheworld》的時候。教師在這一單元教學的時候,要知道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掌握:第一學會運用“include,playarolein\haveapartin,international...”等詞匯和短語;第二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掌握相應的readingskill,并通過運用readingskill知道Englishisveryimport。根據這樣的教學要求,筆者在對本單元中的文章閱讀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運用踐行者,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來教學,以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3.明確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和難點。信息技術教學具有趣味性十足、形式靈活等特點,將之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去,能使抽象的知識具象化、簡單化,還可以使音樂教學突破時空限制,增強教學的實效性。但是,作為一種教學手法,信息技術歸根到底是要為教學服務的,那種盲目使用、濫用信息技術來教學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師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找準教學重點和難點,然后圍繞教學目標制作多媒體課件,采用信息技術來教學,才能取得預期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音樂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需要,靈活運用信息技術來教學,以攻克教學重點和難點。如在小學音樂(人教版)四年級上《豐收歡樂而歸》課堂教學中,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感受勞動生活的氣息,了解樂曲的速度、情緒、情境等因素,了解產生音樂情緒的要素。圍繞教學重點,教師可在播放《豐收歡樂而歸》前,播放《插秧歌》《采茶歌》感受不同歌曲的曲調特點、情緒、速度和力度。然后,詳細介紹《豐收歡樂而歸》這首曲子的背景,結合圖片開展樂曲分段欣賞,然后再播放歌曲《豐收歡樂而歸》。在歌曲播放結束后,讓大家說出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音樂的情感,最后再由教師對學生的發展進行補充和總結,以增加學生對漁民勞動生活的感性認識。4.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激活學生的主體性。小學音樂教學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真正的音樂教學具有師生高效互動、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等特征。不過,如今許多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已經陷入了這樣的誤區,即教學跟著信息技術走,過度追求光電效果,師生互動不足,這樣的音樂教學,起不到應有的育人效果。不可否認,信息技術教學具有許多優點,但是,信息技術也不是萬能的。要想確保信息技術教學取得實效,小學音樂教師首先要明確信息技術教學的根本目的,要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的地位。然后,認真設計多媒體課件,合理把握信息技術教學的時間,一方面防止信息技術喧賓奪主,一方面將信息技術與提問、表演等教學手法結合起來,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熱情,以增強信息技術教學成效。如在小學三年級下冊(人教版)《對鮮花》課堂教學中,根據課堂教學目標(讓從學生熟悉對唱歌唱形式,進行歌詞續編)教師可以先讓大家欣賞電影《劉三姐》中的片段,讓大家看看影片中的人們在干什么,講述什么叫作對歌,然后再開始新課程教學。在創編歌曲環節,教師要借助課堂問答的形式,去激活學生的想象力。如關于“什么開花在水里”,這一句,教師可以讓學生想一下是否與教材歌曲有不一樣的答案,讓大家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創編歌曲,然后再借助小組對唱或一領眾對的形式培養大家的歌唱能力和學習興趣。如此這般,將信息技術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法巧妙結合,教學效果也能更好。

三、結束語

在信息時代,教師必須要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同時根據教學需要,將信息技術合理運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去。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來進行多媒體課件設計,合理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爭取在發揮信息技術教學優勢的同時避免信息技術的短處,使小學音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姜玟亦.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J].小學生(下旬刊),2018(04).

[2]徐琳惠.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研究[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10).

[3]林琴.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應用中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評論,2016(12).

作者:李麗芬 單位:福建省詔安縣邊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