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英語教育新問題與解決方法
時間:2022-06-24 09:46:10
導語:“一帶一路”英語教育新問題與解決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以及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英語已經成為我國除漢語以外第二大語言,英語通用語(ELF)是世界不同地區不同母語的人通過英語交流的交際手段。ELF的主張思想是把英語的權屬賦予給全部的英語學習者,英語學習不再是只為學習標準英語,而應該以如何與他人有效的進行溝通為主要目的。隨著我國近年來“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發展,使得ELF思想理念的推廣發展有了新的契機,一方面,想要建立國家之間的交流與互通必須使ELF作為橋梁與紐帶,另一方面,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在“一帶一路”途經國家的使用狀況完全符合ELF的要求與特征,我國需要大量熟練運用英語的各行業人才。
關鍵詞:一帶一路;英語教育;解決方法
“一帶一路”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簡稱,是2013年9月和10月主席提出的合作倡議。“一帶一路”雖是我國的經濟戰略,但語言的互通在實現“一帶一路”戰略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英語作為當今世界的通用語言,“一帶一路”沿途不同地域、文化國家之間的交流溝通都要使用英語,所以,英語在目前以及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一帶一路”沿途國家交流的主要語言。
一、“一帶一路”戰略下ELF的使用情況
“一帶一路”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簡稱,主要涉及亞、歐、非三大洲,是一個開放性的區域經濟合作網,目前“一帶一路”沒有明確的地域范圍,目前較多說法是“一帶一路”包含65個國家,包含的國家通用官方語言50余種,英語作為國際官方語言,毫無疑問也將成為“一帶一路”涵蓋國家的通用語言。英語在一部分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屬于官方語言,比如新加坡、印度、菲律賓等國家將英語作為本國官方語言。“一帶一路”中的大部分國家都有自己的母語,比如中國。俄羅斯、泰國、蒙古、韓國、日本等國家,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另外,“一帶一路”中有一些區域經濟組織將英語作為組織內部的官方語言,所以,英語在“一帶一路”戰略包含地區的實際使用情況符合ELF的特點。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深入發展,我國作為發起國,將更加頻繁的與途經國家進行經濟、政治往來。“一帶一路”中的大部分國家都是非英語本族語者,這需要我國一帶一路參與者具有不同文化和英語口語自由交流的能力,同時需要具有用英語討論各國國情與民族文化的能力。就目前主要學習英美標準化英語而言,很難滿足眼球。
二、“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英語教育面臨的困難
通過我國多年在英語教育方面的努力,我國的英語教育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我國通過多年努力取得的成績也得到肯定。但是,我國目前英語的教育現狀仍然是值得反思的,2016年中國外語教育改革與發展高層論壇在我國廣州召開,論壇指出我國的英語語言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我國對外語教育的戰略意義認識不充分,以及戰略規劃不足,我國英語學習者快文化交流和思辨能力不足。我國英語教育常年來把語言知識技能和工具性作為重點工作,卻忽略了學習者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而把語言知識技能和工具性作為重點工作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能滿足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需要,因此,我國需要在英語語言教育方面做出相應的改變。保護我國的文化安全,提升我國文化和語言影響力是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戰略之一。2005年以來我國將外語教育提升到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一帶一路”戰略也要求參與者具有不同文化和英語口語自由交流的能力,同時需要具有用英語討論各國國情與民族文化的能力。因此,我國在進行英語語言教育時,在遵循政策的前提下,我國各地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趨向于實踐的英語語言學習政策,英語學習者不在以英美標準化英語學習為目標,而是幫助學習者融入英語本族語的共同特征。實踐不是機械的重復,而是讓學習者保持自己特有的口音與表達方式。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的英語教育
通過對“一帶一路”途經國家和地區英語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到英語在“一帶一路”途經國家和地區使用情況非常符合ELF的特點,在“一帶一路”各國進行國際交流時,我國參與人員自己是非英語本族語者,同時面對的其他國家人員大部分也屬于ELF使用者。不同國家和地區都有不同的英語口語和文化,想讓英語在各國交流中起到紐帶作用,需要我國對目前的英語教育政策有相應的調整。同時,需要說明我們認為面向其他西方國家的英語交流也同樣重要,且不會對現在的英語教育模式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為了順應我國“一帶一路”戰略以及對英語人才的需求,同時結合英語在“一帶一路”戰略途經國家和地區的使用情況符合ELF的特點,我們將引進和使用ELF理念來學習英語,并對我國的英語教育提出一些列調整措施。1.實現教學素材多樣化。我國目前不同教育水平的英語教學素材大多參照英美國家教學課本進行選材,教材中的對話、材料、發音、語法、國家歷史以及風土人情等均參照英美國家英語教育素材,很少涉及其他國家和地區,此現象曾被稱為語言帝國主義,這些英語語言國家將自己的經濟、文化、軍事等通過英語教材輸送給其他學習英語的國家。此種教材具有明顯的負面影響,學生能通過英語極好的談論英美等國家的民族歷史、風土人情等,對本國或者其他國家的民族歷史、風土人情等不能良好的表達出來。所以,通過ELF的特點,在英語教材選擇上做出相應的一些調整,不同層次的英語素材應包含本國文化內容,將ELF素材增加到聽說讀寫等日常英語訓練中。英語教材編寫人員應該考慮如何把本國的風土人情以及文化等編寫進入英語素材。2.教學態度的調整。師教學態度的轉變對ELF教學實現具有重要影響。目前很大一部分英語教師依然通過傳統標準英語教授給學生,就算老師認識的應該為學生非本族語言交流做一些準備,也不愿意轉變自己的教學模式,這種情況不是個例,它存在于全世界大部分的英語授課老師。目前ELF在世界上迅速發展,英語老師應該意識到現在的英語需求與過去幾年,甚至十幾年前大不相同,教師教學態度的調整對我國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尤為重要,教師應積極調整心態與教學方式,以適應“一帶一路”背景下對英語新的需求。
四、結語
英語作為國際官方語言,在國際上也得到越來越多關注。ELF打破了我們英語教育的傳統方式,給予不同英語學習種族平等的地位。幫助學習者融入英語本族語的共同特征,并且讓學習者保持自己特有的口音與表達方式。英語學習是為了提升學習者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自由切換的能力。在“一帶一路”持續深入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的交流對象從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變成英語非本族者,同時我國在使用英語過程中具有明顯的ELF特征,也逐漸發展處中國式英語語言,我們需要通過恰當的英語用詞準確無誤的表明我國的文化、觀點和立場。引進ELF以及將其中國化,我們不只是學習西方的知識,更要通過英語向其他國家傳播我國的文化。
參考文獻
[1]張廣勇.“一帶一路”背景下英語教育面臨的新問題與解決途徑[J].語言教育,2017(1):2-6.
[2]“一帶一路”背景下新標準高中英語教材中的文化元素探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8.
[3]陳勝華.“一帶一路”背景下茶文化與旅游英語教學的關系探討[J].福建茶葉,2018,40(4).
作者:李春梅 張麗敏 單位:1.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2.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
- 上一篇:互聯網平臺勞動關系認定
- 下一篇:初中英語教育翻轉課堂教學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