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哲學微課程庫構建分析
時間:2022-06-21 04:30:58
導語:高中哲學微課程庫構建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幾年,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各類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在倡導信息技術滲透學科教學的大背景下,教師們對微課的研究熱度有增無減。然而目前微課制作主要是為了比賽,應用于實際課程非常少。這與當前倡導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理念極不相稱。
元知識點是近年來,隨著以計算機、手機等輔助為主的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知識點庫研究而出現的新概念。“從教學視角出發,元知識點是指具有獨立教學意義在結構上不可再分的知識單元。”《生活與哲學》這門課程的知識具有比較強的理論性,沒有哲學基礎的高中學生很難掌握。在哲學整體框架結構下把握具體哲學原理是高中哲學教學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對哲學生活知識點進行有效拆分,那么以元知識點為基礎構建哲學微課程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基于元知識點構建高中哲學微課程庫的意義
1.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資源。以元知識點為基準制作高中哲學微課程微課,圍繞著某一哲學知識點的重點難點易錯點設計,向學生傳的單個哲學知識信息。學生在運用微課程庫時,只需根據老師提供的學習任務單就能很方便地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哲學的掌握情況自主選擇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專項輔導問題。這種以元知識點為基礎,將哲學體系化整為零重點突破的方式也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哲學的效率。2.培養教師能力,提高教師工作效率。高中哲學生活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為主要內容。教材內容及考試大綱的變動都很小,知識框架結構明顯,知識點相對穩定,知識點之間的緊密聯系有相對獨立。教師在制作微課時各哲學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非常清晰。不僅制作過程有利于提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微課程庫一旦完成,將大大減輕教師構建元知識點收集素材重復制作微課的負擔,為實現教師協作、教學資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提高教師工作效率奠定了基礎。3.豐富學校校本教材和教學資源。“哲學生活的基本特征是將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講述融入生活實踐為基礎的體系結構中,引導學生領悟并運用其觀察世界、分析事物、解決問題,及在現實生活中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在哲學微課制作過程中若能融入本校實際情況、結合教師學生生活、以校園活動為案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用哲學原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有利于形成校本特色的哲學教參,能有效推動校本教材的研究、豐富校本教材的內容。
二、充分利用集體備課做好高中哲學微課程庫構建
1.哲學生活元知識點的分割。提高微課質量的關鍵之一,是給出知識點網絡結構的描述,然后分層次劃分,最后分解出具有獨立意義的元知識點。哲學生活的元知識點,可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及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框架提煉分解出來。結合本校教學情況,參考校學校政治教研組集體備課的討論,我們將高中哲學生活初步分割為以下四十五個元知識點。其中包括從總體上把握哲學的知識點9個,辯證唯物論知識點8個,認識論知識點5個,唯物辯證法知識點16個,歷史唯物主義知識點7個。2.哲學生活微課程的制作。第一,政治教研組集體協作,做好任務分配。高中哲學生活大概可分為四十多個元知識點,若全部由一個老師去完成任務非常艱巨,這就需要整個教研組集體協作。可以根據本組內各個老師的具體教學情況,擅長領域和教學經驗,將哲學生活的四十多個知識點平均分給政治教研組內的每個成員,若學校有十個政治老師,那么每個老師只需完成四至五個微課作品,這對于教師來說并不是難事。教研組內分工協作、共同完成,既不增加老師負擔又可推動哲學生活微課程的構建。第二,根據哲學元知識點編寫教案和自主學習任務單。微課雖然短小精悍卻對教學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雖然是微課,但在教學設計中應具備所有的教學環節應。在具體設計哲學微課時,一定要根據哲學生活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的目標、重點、難點,從主題定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活動總結和反思等方面努力達到微課內容與形式的整合。編寫教學設計的同時,教師還要做好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的設計。具體內容包括需要達成的目標、學習方法的建議、學習形式和流程的預告以及學習任務等。教學設計和自主學習任務單完成后,可利用集體備課,在教研組內進行充分的討論和修改,已優化微課設計,提高微課設計的質量。第三,根據教學設計制作微視頻。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視頻制作并不是難事,但教學微視頻與我們平時拍攝的視頻有著本質的區別,制作教學微課第一步是根據教學設計做好教學課件,然后通過錄像錄屏等方式將PPT的播放和講解錄成視頻。也可將提前錄好的聲音插入PPT,然后將、PPT直接生成視頻。例如,Powerpoint2010就已經具備了PPT直接生成視頻的功能。這里還是推薦通過錄屏的方式制作微視頻。錄屏軟件簡單易學,制作微課非常方便。制作完成后容易修改,一個人也能獨立完成,在沒有微課制作室的農村地區也能實現推廣運用。3.哲學生活微課程的平臺。在現有條件下,農村高中很難實現每個學生一個平板電腦,隨時利用微課自主學習的目標。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與企業合作利用教育企業的相關平臺。而沒有條件的學校包括那些較為落后的農村高中,教師則可提前將微課、短視頻、PPT以及自主學習任務單,通過手機QQ群、微信群給學生。同時也可充分利用學校網站、學校微信公眾號實現微課的,這樣學生只要利用智能手機就可以隨時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
三、構建高中哲學微課程庫需要注意的問題
“生活與哲學的主要特點之一,是構建以生活為基礎以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為支撐的哲學課程模塊。”關注生活主題,實現哲學理論與生活主題的有效結合是提高哲學課程教學實效性的必然要求。教師在構建哲學生活微課程時,要注意研究新課標的要求,不能離開哲學體系,這個大框架,不能忽視哲學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在進行元知識點拆分時注意不能強拆,要保證原有的教學意義。同時也不能脫離學校實際,應將校園生活、學生的生活經歷、生活事件、生活視野作為哲學微課程有效進行的基礎,保證哲學與時俱進的生命力。高中哲學微課程的構建是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深度融合背景下的一項積極有益的探索,旨在提高高中哲學課的教學效率,達到高中哲學的教學目標。雖然推廣和實踐中遇到的困難非常多,但并不能阻止我們探索的腳步。
參考文獻:
[1]孫傳竹.元知識點視角下高中語文微課程庫的構建[J].教學與管理,2018,(04):57.
[2]齊佩芳,宋立軍,蔣廷玉.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實施與案例分析[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陳鳳菊 單位:河池市宜州區高級中學
- 上一篇:民間藝術服飾設計數字化表現分析
- 下一篇:笛卡爾哲學主體性原則及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