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策略

時間:2022-12-14 09:32:25

導語: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策略

一、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內涵

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指的是,在不破壞旅游業當地的自然環境以及不損壞現有或者潛在的旅游資源的同時,對旅游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保護已經開發的現有的資源,將經濟、社會與環境的發展達到統一,使旅游產業能夠保持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姿態。也就是說,旅游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內涵可以概括為:在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以及未來發展需要,并且不以犧牲后代利益來滿足當代人的利益的前提下,保證經濟、社會、人口、資源以及環境協調發展。首先,可持續性發展強調的是發展,發展是人類普遍的要求,不論國家的經濟情況是怎樣,都有平等的發展權利,包括經濟與自然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共同發展。其次,可持續性發展強調的是持續性,有些改變可能只是一時的,若想要經濟達到持續性,就需要在自然資源所能提供的服務下使經濟的發展達到最大化。并且可持續性發展要求人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利用,需要在自然環境所能承受的范圍,保證資源充足使發展更加長遠。對于旅游業的發展,要時刻將環境牢記于心,時刻明白我們對于自然資源的利用只是借用的關系,是從前輩那里借用也是提前借用后代的。因此,對于旅游業的發展,要保證環境的可持續性利用,從而獲得旅游產業的可持續性。

二、遼寧地區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現狀

(一)可持續發展的區域優勢有待發揮。遼寧地區旅游業的發展是從近幾年興起的,與其他一些旅游業發展較好的省份或者一些沿海城市的旅游業相比,遼寧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因為,遼寧的旅游業是從近幾年才開始迅速發展,缺乏堅實的發展基礎作為根基,并且其旅游發展的區域也比較有限,受地域條件的限制比較多,可持續發展的區域優勢有待發揮。大連作為沿海城市,一直被國內外游客稱為“北方明珠”,但當地對于旅游業的認識仍然不夠充分。旅游業是能夠為一個地區以及國家創收的經濟型產業,屬于“無煙產業”,但在大連發展的歷程中,旅游業一直被當作不能創造價值以及社會財富的活動,民眾對于旅游業的意識不足,而且對于旅游業的開發來說,大連旅游業發展的“瓶頸”是旅游資源開發的質量與數量嚴重不足,城市對于游客的接待能力較低,特別是在旅游旺季。在旺季,大連會出現交通擁堵、旅游車輛供應不足、住宿困難等問題.因此,大連地區旅游業若想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就需要將這些存在的現實問題解決掉。遼寧地區旅游業的發展要想獲得可持續性發展,就要將富有旅游資源的區域優勢發揮到極致,讓旅游資源充足的地區將旅游業達到可持續性的發展。(二)城鄉統籌發展體系不完善。一個地區要想將旅游業發展好,就要充分利用該地區的旅游資源,包括這個地區城市與鄉村的自然資源。但就目前來看,遼寧對于旅游的發展多數集中于對城市旅游的發展,城鄉統籌發展的體系不夠完善,致使遼寧地區的旅游經濟發展不夠均衡。遼寧旅游資源豐富,但由于旅游資源的分布不夠均勻,制約著當地的旅游經濟的發展。在旅游業發展的過程,很多地區農村的自然風光也可以作為旅游的資源發展當地旅游業。在前幾年比較火的電視劇《鄉村愛情》中,象牙山作為農村的風影,當地人為了發展其旅游價值一直在為招商引資做努力。這就從側面反映出,要想使經濟能夠達到可持續性的發展,就要發掘新興產業,旅游業作為第三大產業,對于經濟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劇中,象牙山的例子就告訴我們,對于旅游業的發展要統籌全面,建立完善的城鄉統籌發展體系。(三)循環發展理念有待提升。在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若想使旅游業獲得可持續性發展,就要將循環發展的理念作為發展的核心。提高資源利用率是循環經濟的核心,循環經濟發展的目的是達到經濟與環境的共贏,它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環境與發展之間的矛盾,推動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因此,要想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首先就需要發展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能夠為旅游業從根本上解決環境保護以及減少污染等問題。但當前遼寧省對于旅游業的發展認識仍然不夠全面,循環發展的理念不能應用到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對于理念的行動力有所欠缺,以此,若想旅游業能夠達到可持續性的發展,就需要讓資源、環境等達到可循環的狀態。循環理念同時也是可持續性發展的升華,我們在使旅游業持續發展的同時也需要提高對循環發展的認識。(四)旅游生態承載力面臨挑戰。在遼寧各地區分布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因此每年來遼旅游的游客不計其數。旅游生態承載力通俗一點將就是指旅游容量,指的是在一定的生活水平下,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國家的旅游資源在保證其旅游結構以及功能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生態環境所能承受的人的旅游活動的承受能力。近年來,由于來遼的旅游人數不斷增多,旅游城市沒有旅游生態承載力限制的概念,對于一些大型的旅游城市,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適應旅游的承載力。生態承載力包括的是垃圾承載力與土壤承載力,如果一個地區不顧生態所能承受的力量,一味地吸引游客來當地旅游,只注重旅游業帶來的經濟效益,那么這個地區的土壤將被破壞,垃圾成堆,造成生態被破壞,無法保證生態旅游的可持續性發展。(五)低碳理念貫徹不力。經濟與環境被越來越多的人定位為同等級別的,隨著全球人口的不斷增長,全球氣候變暖使人類的生存面臨嚴峻的挑戰,為了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人們提出了低碳經濟的理念。低碳旅游主要是為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達到旅游生產與消費低碳化。旅游的生產低碳化是指一些旅游城市的酒店、景區景點等在生產的經營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全新的節能能源與材料,運用節能與節水技術,將資源達到高效利用。但由于一些人對低碳理念的認識不足,所以在發展旅游的過程中忽視了對環境的影響,從而影響了旅游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三、遼寧地區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一)根據區域資源特點來發展旅游業。對于旅游資源來說,每個地區與每個地區的旅游資源的特點是不同的。比如營口、大連沿海,海資源比較充足,對于這些沿海城市就要大力發展海灘等旅游業,利用這些海資源,吸引全國乃至世界的游客來觀海、洗海澡、品嘗海產品等。又比如丹東地區距離朝鮮比較近,就可以根據當地的特色發展民族旅游,且丹東地區由于所處地理位置,草莓、櫻桃、桃等水果的產量相當高,當地可以利用這些資源開發特色采摘園,吸引游客到當地旅游,從而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所以,不同的區域要發展不同特色的旅游業,以滿足人們對旅游服務的不同需求。(二)結合兩型、城鄉統籌的相關政策開發展旅游業。環境與資源是我們當前發展考慮最多的因素,因此在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應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作為旅游業發展的綱領。經濟的建設建立在對資源的節約與環境的保護上,旅游業作為新興產業同時也需要尊崇兩型的建設,并且城鄉要統籌發展,縮小城市與鄉鎮的貧富差距,充分利用各地的旅游資源,積極響應國家對旅游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積極實行各項措施,保證在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順應國家的開發政策,使旅游業的發展能夠保持持續性的發展。(三)利用循環經濟理念調控旅游業。旅游產業屬于“無煙產業”,這種說法是區別于工業而言的,因為工業產生的工業廢棄物種類較多且數量較大,成分比較穩定。旅游業產生的廢棄物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主要是廢水以及一些生活垃圾,如廢棄的飲料瓶、紙箱等。這些廢棄物都是可循環利用的,所以在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要將循環經濟的理念運用在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以調控旅游業的發展,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浪費以及對環境的破壞。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游客的數量較大,產生的生活廢棄物也較多,因此,各大景區酒店應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的意識,如酒店的一些生活物品,能夠不設置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就不要提供,提倡游客自己攜帶。這樣一方面能夠提高游客的節約意識,另一方面還能符合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使旅游業的發展能夠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勢頭。(四)利用環保生態措施提高區域旅游生態承載力。很多區域的景區由于經費不足或者當地居民對旅游業的發展整體意識不足,導致區域的旅游生態承載力較低。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要注重對景區的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提高資源的循環再利用。特別是對于高峰期的游客來講,如果景區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那就只能是人滿為患,使生態承受巨大的壓力。比如,對于景區的區域分布,景區要做好標志工作,且對于景區的地圖,可以用電子地圖來代替傳統的紙質地圖,既節約資源又提高景區的接待效率,還提高了旅游生態的承載力,又能使當地的旅游業可持續發展。(五)導入低碳理念,提高旅游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全球變暖這一世界性的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當前全球變暖為人們的生活也帶來了許多不可預想的災害,比如洪水頻發、暖冬等。因此,為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人們提出了低碳經濟的生活理念。同樣,對于旅游業的發展也應將低碳的理念融入其中,這樣才可以保持其可持續發展。比如,在旅游地區可以多設置共享的交通工具,如共享單車,倡導人們文明低碳出行;鼓勵人們自帶生活用品,以保證資源不被浪費。提高游客的節約意識以及對當地旅游資源的保護意識,加強游客以及當地居民對低碳理念的理解,以此提高旅游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的能力。

四、結語

旅游業作為我國的第三大產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國擁有大好河山,因此在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要注意對這些旅游資源的保護與節約。遼寧地區旅游資源比較豐富,但要想使遼寧地區的旅游業保持可持續性的發展,就需要旅游的開發者、經營者、游客以及當地的居民共同努力,發展有特色的旅游,認識到發展不是單方面的要多種形式地謀發展,加強城鄉統籌的發展。利用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理念,實現遼寧地區旅游資源利用率最大化的目標,節能減排,讓遼寧的美麗風景常在,使遼寧地區的旅游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作者:朱明睿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