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產業經濟論文

時間:2022-09-22 03:45:11

導語:電動汽車產業經濟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動汽車產業經濟論文

一、發展規律

1.環境可承載規律。

決定汽車產業的發展規律中環境的可承載規律也影響重大。隨著現在各大城市的污染逐步加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環境惡化的原因歸結到汽車的使用上。因此,必須找到一種低污染或零污染的交通工具,這樣才能解決實質問題。

2.技術推進規律。

電動汽車作為新一代的交通工具其技術組成不僅包含了原有的機械技術、驅動技術和控制技術,還使用了最新的電力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等高端科技,這些技術的全面發展是推動電動汽車產業化的重要因素,并且為其發展打下基礎。

3.市場拉動規律。

每一個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產品的實際使用價值,只有產品的使用價值得到認可才能夠促進產品的再生產,而產品的使用價值是需要通過銷售市場來體現的,任何一個產業都會遵循這個規律。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浪潮高漲,想要推動電動汽車的產業化發展必須要注重對其市場的培育和開發。

二、與我國國情相結合

我國的國情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于他國的特點,具體表現在:人口數量大、人均資源量小、經濟增長方式以粗放型為主、市場體系尚不完善、相關法規尚不健全等。電動汽車的產業化發展要做到主動與我國的國情相結合,改變以往被動適應的固有方式,讓產業和經濟兩方面和諧發展,以科學的發展理念為指導,依照國情制定合理的產業化途徑。

1.與我國能源現狀相結合。

隨著近些年我國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年均石油進口量不斷上升,汽車燃油消耗量逐年增加,發展電動汽車產業首先要解決能源消費結構的問題,緩解我國的能源危機,保證能源的安全穩定。

2.與我國環境現狀相結合。

新時期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注意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對人類的重要性。進行產業化的電動汽車發展過程要注重其與環境的適應能力和相互融洽程度,適應我國的環境特點,發展零排放的低能耗工程。

3.與我國汽車工業的技術水平相結合。

面對目前我國汽車技術依舊沒有實現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的國情,電動汽車產業在發展之初,要牢牢把握住各國均處于發展初級階段的情況,積極地加大研究投入,讓產業化帶動我國的電動汽車技術走在世界的前列,增強我國的汽車工業國際競爭力。

4.與我國汽車市場現狀相結合。

近10年,我國汽車產業呈現狂飆式發展,汽車銷量從2001年占全球4.3%,到2010年攀升至23.5%,成為全球第一汽車生產和消費大國。未來10年我國汽車將進入第二個高速增長期,我國將逐漸步入“汽車社會”,迎來汽車消費大眾化的時代。據專家預計,至2015年國內汽車的產能將達到3800萬輛,消費量將達到3000萬輛,我國汽車消費將占全球汽車總消費的25%左右。這為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電動汽車產業在開始發展之初,認清我國汽車市場的現狀和經濟規律,充分利用汽車市場的競爭機制,減少國家政策對市場競爭的過度干預,在短期內促進電動汽車產業按照市場規律得到最快發展。

5.與我國汽車法律法規體系相結合。

因此,在實際操作中要從社會的角度出發,在維護汽車產業利益的同時努力把產業的附加影響降到最低。促進我國汽車產業相關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從政策層面看,我國已經將新能源汽車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頒布實施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2020年中國將構建起支撐電動汽車大規模產業化的關鍵零部件產業體系,這必將為促進我國整個電動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與國際電動汽車產業接軌

為了發展汽車工業常常需要通過市場來換取技術,中國市場的發展受制于別國的先進技術。因此在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之初,應當積極投入電動汽車技術的研發,爭取在世界上取得超前的地位,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相應的工作。

1.以技術研發為基礎。

首先,要將核心技術作為追求的主要目標和研究投入的主要方向。只有掌握了產業的核心技術才能夠真正掌握產業的“命脈”,實現產業鏈的水平分工,給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

2.注重調整汽車產業結構。

將結構調整貫穿于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始終,在產業化發展的全過程中,要注意到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問題,政府部門不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產業上,而是多關注高科技的核心產品和技術,通過充分的思考來指導產業的健康發展。

3.積極進行產業轉移。

產業化的發展不僅需要全球的資源,更需要全球的市場。從國內外環境看,國際汽車產業呈現由汽車制造向汽車研發轉移的趨勢。我國作為新興國家的代表,將從電動汽車產業研發轉移中獲取更多機會。我們需要適時地制定出產業發展的規律和策略,不失時機地走“引進來、走出去”的特色發展道路。

四、市場經濟體制下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措施

1.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

對于未來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制度,也要結合中國國情,從實際出發,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雙管齊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一方面,要以空前的熱情和努力大力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另一方面,高度重視傳統汽車的技術進步和技術升級。

2.加快核心部件的技術研發力度,盡快掌握核心技術。

政府應以更大的力度支持電動汽車的技術開發,毫不放松地緊跟世界前沿技術,鞏固己有的優勢地位,加大科研的力度,走一條“吸收-引進-創新”的道路,形成國內電動汽車核心技術,防止產業發展在技術上受制于人。

3.培育國內消費市場,提高消費者成熟度。

促進電動汽車消費的關鍵是降低產品價格。從汽車市場看,我國已經是世界上汽車產業發展潛力最大的地區之一,目前北京、成都等5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200萬輛,巨大的消費潛力是我國電動汽車產業不斷發展的基本保證。推廣電動汽車需培育國內消費市場,電動汽車只有在消費者的廣泛使用中才能不斷得到改進,其社會效益也才能得到體現。

五、結語

縱觀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電動汽車的發展已不單單是在汽車行業內部的經濟發展,而是上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它的發展也將帶來一場低碳環保的技術革命和創新。所以我們應該合理應用各方面的推動力量,最大限度的發揮國家政策和市場的巨大推動力,不斷的革新電動汽車技術,滿足市場的新需求,優化產業的資源合理利用,促進電動汽車產業良性發展。

作者:干波單位:西南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