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基尼系數走勢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6 03:01:00

導語:我國基尼系數走勢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基尼系數走勢研究論文

[摘要]和諧社會的經濟標準應該考慮經濟效率和分配公平。對于一個社會而言,人均GDP衡量經濟效率,而基尼系數反映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人均GDP不斷提高,基尼系數也迅速走高并升至高位,即目前中國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已有所呈現,這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本文分析中國基尼系數的未來走勢為:盡管政府已開始采取措施以努力降低基尼系數,但基尼系數仍將在今后較長時間內保持在高位水平,估計約在2015年以后才會開始緩慢地下降。

[關鍵詞]和諧社會;收入分配;人均GDP;基尼系數;未來走勢

一、引言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在人們整體收入水平顯著提高的同時,也出現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現象。目前,中國正處于從人均收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這樣一個關鍵的發展階段。根據國際經驗,當一個國家人均GDP進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這一時期,這個國家會進入矛盾凸顯期。對于各種社會矛盾,若處理得好,經濟就能順利地度過這一關鍵的發展階段,進入良性運行和健康發展的軌道;若處理不好,經濟將停滯不前或倒退。

目前,在中國各種社會矛盾中,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一個很突出的矛盾。國際上通常用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基尼系數(GiniCoefficient)這一指標來定量測定一個社會收入分配差異程度,其經濟含義為: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進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所占的百分比,可知基尼系數的實際值介于0-1之間,且基尼系數越大,表示收入分配差異程度越大。現在經濟領域內的專業人士(無論官方或非官方)大多都認為中國基尼系數已到高位,這表示中國收入分配不平等已到了不能再置之不理的程度。所幸的是這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并開始采取措施以努力降低中國基尼系數(即努力降低中國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那么中國基尼系數的未來走勢如何?它能夠在短期內明顯下降嗎?本文將對這些問題做初步分析。

二、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人均GDP的不斷提高,基尼系數也迅速走高,這并不奇怪。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在1984年就指出:中國將來也會像其他國家那樣,在從低收入轉入中等收人的過程中,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現象會加劇。這一情況可用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來說明。

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原名invertedUcurve,它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庫茲涅茨(Kuznets)在1955年提出來的反映收入分配狀況隨經濟發展過程而變化的曲線。該曲線表明了收入差距變動的長期基本規律:在一個國家工業化過程中,在其經濟增長的早期階段,尤其是在人均收入從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時,收入分配狀況會趨于惡化(即人均GDP與基尼系數有正相關的關系),但隨著經濟繼續發展,當人均收入上升到中等水平以后,收入分配狀況會逐步改善(即這時人均GDP與基尼系數又有負相關的關系),最后會達到比較公平的收入分配狀況(即基尼系數下降并回到合理的水平)。若用幾何方法來說明,就是隨著一國人均GDP的增長,該國基尼系數的長期變化軌跡呈倒U形狀,如圖1所示。

圖1中,以人均收入(人均GDP)為橫坐標,以收入差異(基尼系數)為縱坐標,在人均收入較低時,隨著人均收入增加,收入差距便會逐漸增大(基尼系數上升);當差異達到臨界最大值之后,再隨著人均收入增長,則收入差異逐漸下降(基尼系數下降)。所以,在一個國家工業化的過程中,隨著一國人均收入的不斷提高,該國基尼系數的整個變化過程呈現倒U型曲線的特征,該曲線揭示了人均收入與社會收入分配之間內在的基本規律,也顯示了人均收入給社會分配機制帶來的內在沖擊與影響。

庫茲涅茨本人以美、英等發達國家的統計資料為基礎,得出發達國家收入分配不平等狀況經歷了先惡化后改善的過程(即隨著人均收入增加,基尼系數先上升后下降)。同時,他又橫向對比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收入分配情況,發現發達國家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優于發展中國家,這與發達國家的人均收入水平高而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是對應的,也恰好符合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

三、中國的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及其分析

要了解中國的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在改革開放時期的大致情況,就需要了解在這一時期中國人均GDP和基尼系數的變化情況。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在1980年至2005年期間,中國人均GDP和基尼系數的數據顯示在下表中。

雖然表中數據的時間間隔為5年,但也清楚地顯示了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均GDP的增長趨勢(以美元表示的中國人均GDP在1985年略低于1980年,是由于當時人民幣對美元貶值過快造成的)。與此同時,中國基尼系數也不斷走高并在2005年達到0.47,可知在這一時期兩者確實存在正相關的關系。

根據國際通用標準,當基尼系數小于0.2,表示收入分配程度平均;0.2-0.3之間表示比較平均;0.3-0.4之間表示基本合理;0.4-0.5之間表示差距較大;0.5以上表示差距懸殊。2006和2007兩年的中國基尼系數都略高于0.47,可知中國基尼系數現已逼近0.5了,若再任其發展,中國的收入分配就將進入差距懸殊的階段。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已對此高度重視,并開始采取措施以努力降低基尼系數,那么基尼系數能夠在短期內明顯下降嗎?根據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基尼系數上升到最高點后才開始下降,且各國基尼系數的最高點不同,下降速度也不同。根據以往國際經驗,基尼系數的最高點對應人均GDP約為3000美元,這時還要同時參考另一重要指標,對應的農業人口比例應接近30%。下面分別討論中國的這兩個指標。

首先,討論中國人均GDP。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2005年中國人均GDP僅為1703美元,而2006年已達到了2042美元,但與3000美元尚有較大差距,這表明中國還處在其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的左側。也就是說,若對中國基尼系數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它還會繼續上升。那么中國人均GDP何時才能上升到約3000美元的水平呢?十七大報告已正式提出要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為此,政府宣布要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平均年增長率不低于5%,并表示這是有把握實現的。據此推算,中國人均GDP在2015年左右才能上升到約3000美元的水平。換言之,從2006年至2015年這9年內,隨著中國人均GDP繼續上升,若不采取有效措施,中國基尼系數還會繼續攀升,并很有可能超過0.6。

其次,再看中國農業人口比例。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1980年中國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為80.61%,到2005年這一比例下降到57.00%。這表明從1980年到2005年,中國用25年時間將中國農業人口比例降低了約24%,這的確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但2005年中國農業人口比例為57.00%,與30%的水平相差還很大。在我國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戰略的實施中,不可否認在進入21世紀后,中國城鎮化的速度(即農業人口轉為城鎮人口的速度)明顯高于其在20世紀最后20年內的速度。所以可以斷言,中國農業人口比例在2005年的基礎上肯定能繼續下降到接近30%,并且不需要用25年,不過即使做最樂觀的估計,至少也需要10年時間。所以,根據中國農業人口比例的變化情況,可得出類似推測:在2005年至2015這10年內,隨著中國農業人口比例繼續下降,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基尼系數仍會繼續上升。由于2005年基尼系數已達0.47,2006和2007這兩年基尼系數都略高于0.47,即中國基尼系數已逼近0.5了。根據國際通用標準,超過0.5就表示中國收入分配進入了差距懸殊的階段,這不利于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更不利于維護社會穩定,更為嚴重的是這明顯背離了政府建立和諧社會的目標,所以,政府不會容忍中國基尼系數繼續上升。我們欣喜地看到,政府已開始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今后一定還會采取更多相關措施),以努力降低中國基尼系數。但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目前中國人均GDP和農業人口比例都遠未達到讓基尼系數下降的水平,隨著前者繼續上升和后者繼續下降,在客觀上都會對基尼系數產生向上的推力。在經濟學中,效率與平等是一個永恒的矛盾。由此推測,在不影響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前提下,政府所能采取的改善中國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各項措施很可能只能起到抵消基尼系數向上的推力,而不大可能降低基尼系數,即凈結果很可能是中國基尼系數在2008年至2015年這8年內維持在接近0.5的水平。在2015年,當中國人均GDP增長到3000美元,中國農業人口比例也下降到接近30%,中國基尼系數才開始下降,且下降的速度會很慢,很可能要到接近2040年時,中國基尼系數才會下降到0.3-0.4這個基本合理的區間內。本文推測的中國基尼系數的未來走勢可參考圖2中的虛線部分。

圖2展示了中國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實線部分表示在1980年到2007年這段時間內,伴隨人均GDP的增長,基尼系數總體走勢是快速上升,至2007年已逼近0.5。虛線部分表示的是推測的中國基尼系數未來走勢,它分為平臺部分和緩慢下降部分。平臺部分表示從2007年以后,在未來約8年時間內,伴隨人均GDP的增長,基尼系數維持在接近0.5的水平,原因是政府在保證人均GDP增長率不低于5%的前提下,會采取各項有力措施抵消由人均GDP增長而引起的基尼系數上升的推力;緩慢下降部分表示約在2015年人均GDP達到約3000美元,此后伴隨人均GDP的增長,基尼系數總體走勢是緩慢下降,但很可能要到接近2040年時才會下降到約0.35(合理區間內的中間值)。

在圖2中,在表示推測的中國基尼系數未來走勢的虛線上方,還展示了一條點劃線。如果我們假定政府在經濟發展中對基尼系數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還假定國民(特別是低收入階層)對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有驚人的忍耐力,那么這條點劃線就表示在這兩個假定成立之下中國基尼系數的未來走勢:最高值會超過0.6,并且(約在2015年后)在明顯更高的水平上緩慢下降。這意味著國民(特別是低收入階層)為經濟發展要付出明顯更大的代價,即中國社會中會出現更多更不平等的現象。當然,基尼系數的未來走勢肯定不會是這條點劃線的情況,但它清楚地表示了政府針對收入分配不平等而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和應給予充分肯定的正面效果。

四、結束語

本文用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并結合中國國情分析了基尼系數的未來走勢,得出如下結論:基尼系數在2008年至2015年這8年內維持在接近0.5的水平,在2015年左右,當人均GDP增長到3000美元,農業人口比例也下降到接近30%時,中國基尼系數才開始下降,且下降的速度會很慢,很可能要到接近2040年時,中國基尼系數才會下降到基本合理的水平。

這一推測結論告訴人們,在建設中國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在經濟方面我們正處在關鍵階段,政府和國民對此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同時,這一推測結論也是比較切合實際的,因為所推測的基尼系數這一未來走勢表明,政府和國民都會以大局為重,即會確保中國GDP和人均GDP都保持在較高增長率上,以利于國家的長期發展。也就是說,在未來約8年內,政府會采取各項措施防止基尼系數繼續上升(即防止收入分配不平等進一步惡化),國民也能夠在高位基尼系數下繼續生活和工作,這種狀況要持續到2015年左右,等到人均GDP增長到約3000美元時,中國基尼系數開始下降。那時我們就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稱:中國政府和國民在建立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在經濟發展的最關鍵階段取得了巨大成功,并為今后國民經濟的良性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Kuznets.EconomicGrowthandIncomeInequality[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45,No.1(Mar,1955),P1-28.

[2]余英杰.基尼系數:和諧社會不容忽視的指標

[EB/OL].http:///focus/content-3694

957.htm,2005-10-28.

[3]魏杰.基尼系數理論與中國現實的碰撞[EB/OL].新浪財經,2006-07-12.

[4]王遠鴻.中國基尼系數逼近0.47縮小收入差距七大對策[EB/OL].http:///fortune/content-4298060.htm,2006-03-13.

[5]景天魁.收入差距與利益協調[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