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創商譽的原因思索

時間:2022-04-14 09:09:00

導語:自創商譽的原因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創商譽的原因思索

自創商譽的本質特征是可以帶來超額利潤。利潤形成的因素從經濟學上分析,可以分為三類性因素、資源性因素和顧客性因素。

一、結構性因素

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中,客觀上存在的各行業、各企業之間盈利率的差別,必然吸引社會資本向盈利高的行業和企業流動。所以,在完全競爭條件下,資本的自由流動必然導致風險相同的行業和企業的盈利率趨于一致。這一狀態就是“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廠商均衡”狀態。企業在追逐利潤的原動力驅使下,打破這種均衡,就能獲取超額利潤。打破均衡的方式有以下兩個:

1.效率。效率原先僅限于生產過程,即個別企業由于采用先進技術、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人的熟練程度,從而提高單位時間的產量、降低生產成本。在生產效率提高的同時,往往也伴隨著產品質量的提高。從廣義上說,企業由于選擇適當的采購渠道而降低生產成本,由于合理運用資金而降低資本成本,由于擴大產品銷路而節約銷售費用等等。在完全競爭條件下,企業不改變商品的價格,可以通過效率的提高來降低成本,從而獲取超額利潤。

2.壟斷。壟斷企業在自己的壟斷行業中可以獲得超額利潤,而且可以長期獨占這些利潤。壟斷通常有下列幾種情形:①對生產要素的控制。如果一個企業能夠嚴格控制某種生產要素的使用,那么它就可以成為使用該生產要素進行生產的那個行業的壟斷者。②規模經濟。它是指隨著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其收益的增長速度超過成本的增長速度。因規模經濟引起的壟斷稱為自然壟斷。③專利權和技術秘訣。一個企業由于是唯一擁有生產某種產品所必需的技術或權利的主體而成為壟斷者。其利潤源于生產的產品及工藝的技術含量,即知識價值。④政府行為。除了專利權外,政府直接賦予企業某種特權,也可以使該企業成為壟斷者。⑤各企業之間在產品質量、包裝、商標、服務態度等方面存有的差別而形成的壟斷,稱為壟斷競爭。在壟斷競爭下,壟斷超額利潤吸引更多廠商加入,價格開始下跌,最終獲得均衡。但該均衡價格仍高于完全競爭狀態下的均衡價格,其正常利潤仍大于完全競爭狀態下的正常利潤,這就是壟斷帶來的利潤。

二、資源性因素

經濟學認為,由于經濟資源的稀缺性,構成社會生產力的各項要素:人力資源、資本資源和地理資源在經濟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人力資源。人員素質及其整體效應是商譽的成因之一。商譽與人力資源之間具有某種同質性,即商譽的價值中包含了未予明確的人力資源的那部分價值。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已經成為最稀缺的生產要素,而先進知識的載體——人力資源將成為超額利潤的主要動因。

2.地理資源。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指交通要道、口岸或距離原材料供應地和銷售市場較近的地區。以企業發展戰略的眼光來看,優越的外部環境能夠為企業創造超額利潤,而這也是因為企業的管理者經營有方,善于投資決策,才取得或培養出比較有利的外部環境。

3.資本資源。產量的增長,既取決于勞動投入的增長,也取決于資本投入的增長。也就是說,資本資源和人力資源一樣,在經濟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借助企dk良好的資信和美譽度能低成本籌資:①利用良好的商業信譽和知名度,在與外部進行橫向交易和聯合中,取得合作伙伴在供應價格、貨源配給、商品運輔、貨款結算方式等方面的優惠待遇,減少企業的資金支出成本。②利用企業財務上良好的信用關系,優先進行各種融資活動。一是間接融資,即企業利用良好的財務信用優先取得各種商業貸款;二是直接融資,企業可利用財務信用度高、知名度高等方面的優勢,優先取得發行債券或股票的便利條件,從而擴大直接融資和籌資的規模、加快籌資速度、降低籌資成本。如在美國,信用程度高的企業籌資成本低,其發行債券的利率低于資信程度低的企業。③利用商譽,引進境外資金。外國企業在選擇合作伙伴時,較注重企業在長期經營中創造的晶牌以及企業的銷售網絡、信譽。利用這一優勢,可吸引外國大公司合作和投資。

其次,利用良好的資信和美譽度,實現企業低成本擴張:①通過運用晶牌效應、信譽效應、商譽的參股,可實行跨地域滲透,把企業商譽的優勢與當地人才、地理、技術設備等方面的優勢結合起來,節省勞動力成本和運輸成本,實現資本規模和生產規模的擴大。②利用企業商譽進行資本重組,剝離和置換其他企業的有效資產,以商譽價值的增量帶動、盤活相關企業的存量資產,實現資本規模的擴張。

三、顧客性因素

顧客性因素包括顧客的偏好和銷售網絡。企業通過提供優質產品與服務,贏得顧客對企業及其產品的青睞。通過組建出眾的銷售隊伍、建立完善的銷售網絡,使企業保持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從而贏得競爭優勢。獲取穩定的超過同行業平均收益水平的級差收益。

從上述觀點我們可得出這樣的結論:若一個企業,掌握先進的技術,或擁有大批優秀的管理和技術人才,或倍受顧客青睞,或深得供應商和金融機構的支持,或占據戰略性的地理位置,就可以大大提高生產經營的效率,從而獲得超額利潤;若擁有法定的或政府特許的某種排他性的壟斷特權,則可進一步獲得壟斷超額利潤:正是這些因素,形成了會計上所指的商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