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畜產業轉型發展調查思考

時間:2022-11-23 03:50:47

導語:草畜產業轉型發展調查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草畜產業轉型發展調查思考

【摘要】推進草食草畜產業現代化是農業發展新階段的重要戰略任務,也是臨澤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通過調研分析認為,在其中金融支持應從以下幾方面發力:一是積極發展草食草畜產業金融,提升服務水平,支持產業發展戰略;二是適時調整金融政策和支持方向,重點助推草食草畜產業新型經營主體、關鍵是龍頭企業向現代化發展,帶動產業全面轉型升級;三是加快建立草畜產業保險體系和大災風險分擔機制,保障產業穩定發展

【關鍵詞】草畜產業金融服務產業轉型

一、臨澤縣草畜產業發展與金融支持的現狀

(一)草畜產業規模逐步擴大、產值占比和產業地位更加重要。多年來,經過全縣多年碳素努力,臨澤縣創出了“公司+農戶”的新華模式,“協會+農戶”的寥泉模式,標準價建設、區域化養殖、規模化生產的板橋西柳模式和連片布局、農戶小規模大群體利用暖棚飼養的鴨暖暖泉模式,建成了規模化養殖場區15個,走出了一條具有臨澤特色的草畜產業發展路子,草畜產業生產、加工、科技含量有了大幅度的提,為全縣草畜產業進一步高質量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草畜產業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在32%左右,在農民純收入中是占比達到30%,草畜產業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二)草畜產業發展方式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目前,規模化養殖場區15個上,養殖大戶、家庭牧場、專業合作社、草畜產業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發展,養殖規模化專業化程度持續提高,糧、經、牧、飼、草種植比例不斷調整優化,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三)銀行業信貸投放加大,金融支持作用顯著。近年,金融業不斷加大對“三農”的投入,止2018年一季度,全縣金融機構草畜業貸款余額144954.96萬元,占貸款總額的21.33%。重點支持牲畜養殖、畜產品加工和飼草料種植等。其中,農商銀行聯合體貸款信貸產品,向草畜產業新型經營主體發放生產經營性貸款,配合農村產權改革,全縣共辦理養殖場、養殖企業、合作社產權證300多戶,辦理產權抵押貸款和活畜奶牛抵押貸款7512萬元,開展“保險+投資+擔保”模式試點,人保財險出資5000萬元,為全縣肉牛養殖場建設提供資金支持。較好地滿足了滿足了草畜產業經營主體的信貸需求,投檔草食畜牧業貼息貸款8.86億元,銀行信貸已覆蓋90%以上的牧戶,貸款金額集中在5-200萬元,最高5000萬元。(四)多種養殖業保險陸續開辦,保險的風險補償作用有效發揮。目前,人保財險、大地保險、中和聯合財險等保險公司在臨澤縣開辦養殖業保險,開辦的險種有奶牛、能繁母豬、育肥豬政策性保險等。保險服務水平逐步提高,草畜產業抵御自然災害、疫病及市場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

二、草畜產業發展及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傳統的養殖生產、經營方式還沒有完全改變,草畜產業亟待轉型升級。分散經營仍占主體,市場化程度低。并且,牛羊出欄集中于夏秋季,畜產品產出存在明顯的季節性。轉型升級的重點在于草畜產業業。二是同時,草畜產業內部結構不盡合理,存在“一羊獨大”、肉牛產業發展不充分、豬禽產業相對薄弱等問題,草畜業供給側結構有待優化。(二)草原牧區草畜產業規模化養殖比例、組織化程度不高,地區產業優勢不明顯。一是規模化養殖場數量仍較少。到2017年底,全縣規模化養殖場區只有15個,標準化養殖場區42個。二是規模化養殖場基礎設施缺乏、機械化程度低等問題比較普遍,并且養殖場大多沒有人工種植的飼草基地,應對自然災害的飼草料儲備庫和繁育母畜保暖棚圈建設有待加強,基礎設施需整體提升。三是新型經營主體普遍存在規模小、資金不足、技術落后、風險承受能力弱等問題,產業組織化程度低、獨立面對市場交易成本高、談判議價能力低、市場競爭力不強,產加銷一體化的發展模式、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體亟待建立健全。(三)草畜產品質量、品牌、價格優勢沒有充分發揮,產業效益不突出、發展動力不足。一是綠色畜產品地理標志概念模糊,品牌建設滯后,市場影響力不強,優質不優價問題突出。畜產品供給同質化嚴重,高品質牛羊肉比重低,不能滿足差異化消費需求,也影響草畜產業產出效益。二是草畜產業還沒有成為財政收入重要稅源。近年,雖然草畜產業收入在農民人均年收入的占比不斷提高,但由于草草畜產業粗放發展方式還沒有根本改變,農民持續增收的空間明顯收窄,影響發展草畜產業牧業的積極性。再加,發展草畜產業的整體成本高、風險大收益較低,沒有成為主要的創收產業,導致發展草畜產業的動力不足。三是草畜產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總體上規模小、實力弱,加工層次不高、輻射帶動能力不強,重復建設和同質化競爭問題嚴重。(四)融資問題還沒有很好解決,銀行信貸產品粗放而對養殖規模化發展的支持引導作用不突出。一是草畜產業生產經營主體融資仍面臨手續多、額度小、成本高、期限短以及缺抵押、少擔保等問題困擾。二是服務不到位,金融機構普遍缺少針對草畜產業生產經營特點而量身定做的信貸產品。與種植業比較,養殖業周期長、風險大、成本回收期長,統一執行農業信貸政策制度,沒有細化信貸產品條款,一定程度也引發貸款逾期、“過橋”貸款、民間高利貸等問題,信貸支持機制亟待完善。三是金融支持規模化養殖不足,支持方向有待調整。金融機構在牧區仍然多是小額、分散放貸,規模化專業化養殖經營主體的貸款需求存在缺口。(五)養殖業保險覆蓋面窄、發展緩慢,風險總體保障不足。養殖業面臨的災害類型多、發生概率大,保險勘查、理賠難,防災避險難度大。臨澤縣作為牛羊養殖大區和自然災害頻發地區,養殖業政策性保險還不健全、商業保險發展遲緩,比如:肉牛和肉羊未納入國家政策性保險保費補貼范圍、羊肉目標價格保險尚未建立、養殖業保險亟待擴面,風險分擔機制有待健全。

三、金融支持思路與政策建議

(一)以改善草畜產業金融服務為基礎,不斷提升金融供給能力和服務水平。一是增強責任意識,對草畜產業金融單獨施策、單獨考核評價,細化支持措施。實施積極的畜產品收購信貸政策,擴大季節性收購貸款的發放,建立推廣封閉運行的畜產品收購資金信貸管理模式。二是大力開發草畜產業信貸品種,調整信貸產品期限結構,擴大授信額度,下放審批權限,加快推出適合規模養殖場、專業合作社的信貸產品。拓寬抵押品范圍,推廣多樣化的抵押擔保方式,積極開辦農村產權和未來收益權等質押融資業務,發展活體畜禽、庫存畜產品、訂單、保險單、應收賬款以及草牧場承包經營權、商標權(抵)質押貸款業務。三是創新擔保增信方式,完善銀擔合作和風險分擔機制,為草畜產業經營主體融資增信及提供擔保服務。創新“信貸+保險”、產業鏈金融等多種服務模式。同時,加大宣教,著力改善牧區整體信用環境和金融生態環境。(二)以支持草畜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調整優化金融結構和支持方向。一是引導金融機構優先支持養殖場區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設施裝備、優良種畜推廣,支持發展飼草飼料,擴大人工草場、高產飼料種植,提高畜產品綜合生產能力。二是創新投融資方式,推動草牧場經營權有序流轉,促進小規模、分散經營向規模化、標準化經營轉變,提升草畜產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支持新型合作經營組織創新發展。三是重點提高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場、家庭牧場、專業合作社、草畜產業龍頭企業等主體生產經營資金需求的滿足度,發展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提高農牧民、散養戶及中小規模戶的組織化程度。助推規模種養、就地加工、產銷銜接,延伸產業鏈,促進草畜產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推動發展新業態,促進“互聯網+”現代草畜產業行動。(三)以促進草畜產業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為關鍵,金融助力其引領帶動全產業鏈升級。一是根據產業鏈生產經營特點,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重點支持草畜產業化龍頭企業,為畜產品生產、收購、加工、流通和倉儲等各環節提供多樣化金融服務。支持復制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牧場)+農牧戶”等成功的經營模式,推動養殖收購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二是構建銀企合作聯盟,與草畜產業龍頭企業主動對接。支持符合條件的草畜產業龍頭企業上市融資、債券和票據融資。鼓勵引導具有優勢的畜產品加工企業開展對外合作,積極提供融資、結算和通關等方面的便利化服務。三是促進畜產品加工企業推廣草畜產業全產業鏈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打造高端產品,提高附加值。推動實施草畜產品綠色品牌戰略,促進優勢畜種原產地地理標志認定和主要畜產品無公害、綠色、有機認證工作,發揮地域品牌優勢,提升臨澤草畜產品品牌核心競爭力,向高質高效轉型升級。(四)以發展草畜產業保險為重要保障,建立符合區情的草畜產業保險體系。一是擴大國家政策性保險的品種與覆蓋面,將肉牛、肉羊納入政策性保險保費補貼范圍,探索實施主要畜產品目標價格保險政策補貼制度,并建立完善草畜產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擔機制。二是同時鼓勵各保險公司積極開發畜牧商業保險產品,提高保險覆蓋率,提升草畜產業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保障草畜產業穩定發展。

作者:董毅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臨澤縣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