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宏觀經濟效益提升對策

時間:2022-07-21 08:52:38

導語:旅游業宏觀經濟效益提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業宏觀經濟效益提升對策

摘要:旅游產業是憑借當地特色旅游項目與設備吸引消費者為其進行住宿、觀光、飲食等方面的綜合性專業服務,對當地經濟建設與外界文化交流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要求的不斷提升,旅游業因其獨特的業務特點,被稱為“黃金產業”,通過一定的策劃發展,達到更高效益的經濟增長。文章就如何進行旅游業宏觀經濟效益提升做出簡要研究。

關鍵詞:旅游業;宏觀經濟;效益;對策研究

旅游業在產業劃分中不僅僅包括普通民眾傳統觀念中的自然風景與人文風景的觀光,更包括除此之外游客對于住宿、餐飲、當地文化紀念品與特產需求等的服務,這些不同領域的發展與規模的擴大共同促進了當地旅游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因此,提高旅游業的經濟效益就要從根本出發,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制訂一系列計劃減少預算消耗,對旅游業中的各個行業進行針對性改革發展,共同促進旅游業的經濟增長。

一、我國目前旅游業的發展現狀

伴隨著我國脫貧攻堅戰的順利實施與完成,我國人民對于日常的生活需求已經滿足,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個人精神世界的追求目標越來越強烈,因此旅游業在近年來也得到迅速崛起與提升,對于城市經濟的發展與貧困地區的脫貧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與貢獻。2019年起,我國旅游業的增長速度持續高于我國人均GDP的增長,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國民經濟水平增強,我國旅游業的規模與產值不斷擴大,國家環境保護工作漸入佳境,入境旅游總人數不斷上升,旅游業帶來的經濟收益占GDP總量的10%左右,隨著旅游業發展給人民帶來的工作崗位業不斷增加,企業與行業的蓬勃發展保障了近億人的就業情況。但隨著2019年末病毒帶來的影響,給我國的旅游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旅游經濟出現負增長現象。但國家積極的應對措施幫助旅游企業對損失進行及時拯救與挽回,企業與文化旅游部門也能在旅游業高速發展的空閑期對企業管理模式、項目開設、景區建設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為疫情結束后旅游業的再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解析未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趨勢

(一)短途旅行成為爆款

信息時代下的人民生活步伐加快,在長期的高強度、高工作量的壓力下,越來越多的上班族選擇在休息日的時間里,進行一次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從而釋放城市中快節奏、高強度工作的生活壓力,感受祖國山川的美好,汲取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新的工作中。而在普通上班族有限的休息時間里,周邊景區短途旅行成為更多人所選擇的旅行方式,他們在勞累的生活中既不需要長時間的旅途奔波,還能充分享受假日的愉快氛圍。短途的旅行多選擇溫泉、農家樂、生態公園的地點進行觀光游玩,在此背景下,顧客對于住宿的需求量減少,因而對于短途旅行而言,可減少對于住宿方面設施的建設與提供,加大對景區周邊餐飲、游客設備的建設與發展,讓游客能在短暫的旅程中,享受到來自美食、美景以及新鮮的玩樂設備的三重快樂。同時,加強景區周圍的餐飲建設可以幫助景點進行持續的發展和經濟建設,游客在選擇游玩景點的同時享受到心儀的美食,能夠讓游客在下一次休息日的時間能夠更主動的選擇所選景區,讓景區的自然人文風景建設能夠與其他行業緊密結合,共同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經濟增長。

(二)生態、鄉村旅行大幅提升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個人身體健康,養生成了越來越多的人所向往的生活,在旅游出行時,更多的人開始轉移旅行目標,從傳統的人文景區觀光轉向到了親近自然的環保旅行。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尋一處偏遠靜謐的地方,在花鳥樹木天人結合的地點感受大自然的靈氣,聽著潺潺的溪水聲音品一壺清茶,感受自然界的祥和與寧靜。來往這些景點的人必然是懷著對自然敬畏的真摯情感。出于對消費者需求考量,在這些景點中可創設茶藝表演、采摘果園等農家活動,為消費者提供能夠真正品嘗到農家飯菜的飯莊,幫助消費者達到他們凈化心靈,體味自然親近自然的目的。

(三)經濟與環境效益的統一結合

我國的景區建設絕不僅是為了促進旅游業的經濟增長和旅游業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在于保護我國的山川草木,維護自然的原生態之美,讓我國的自然生態環境隨著景區的開發和利用達到更高的標準,在保護自然的同時創造經濟的收入,提升自然風光存在的本身價值。為實現經濟與環境效益的統一結合,開發的旅行產品應具備綠色、可持續等基本特點。

三、提高旅游業宏觀經濟效益的對策

(一)控制企業成本,加強企業建設

在進行旅游產業宏觀經濟效應提升的過程中,企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眾多旅游企業的規劃設計,對景區的合理開發與資源利用都是企業根據實地考察與研究結果,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與建設。企業對于景區建設成本方面的控制與企業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都能夠促進企業在保證為游客提供舒心、安全的服務質量條件下,減少企業不必要的財務消耗,通過加強財務報表分析與管理,合理安排消費預算,減少因不必要的人事活動所造成的公司經濟損失,加強對于公司財務的監督,將節省下的錢財投入到對景區的建設和景區周邊區域餐飲、住宿、人文特色領域的開發建設中。企業也可針對公司特色業務進行獎勵制度的改革,改變薪水發放的標準,做到能者多勞、勞有所獲,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公司活動,形成良好的競爭環境,激發更多的靈感對景區進行全面改造提升。讓員工形成做得多、想得多收獲就多的理性奮斗理念,將工作的注意力集中于如何促進企業發展,而不是抱著企業的飯碗,卻失去了努力的決心和毅力。

(二)突出本地特色,合理開發旅游資源

中國是擁有960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的大國,在古老中華文明孕育的土地上,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又發展成了不同的風土人情,不同地域的景區又能很好的展現當地特色。例如,桂林山水的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美麗富饒,藍天白云,草原遼闊;沙漠的雄偉壯觀,無邊無際。不同地域下的不同景觀形成的地域文化也不盡相同,在進行景區建設時,突出當地特色,推出當地特產的優質供應,讓游客能夠在玩樂的過程中,為家人、朋友帶回有價值的紀念品。在對特色產品進行售賣宣傳時,合理控制產品價格,讓游客對當地的產品與風土人情留下美好的印象,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宣傳與推廣。口碑的積累讓更多人愿意去了解、領會當地特色,促進當地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勿讓美麗的自然風光葬送在當地人不誠信、不友好的宰客行為當中。

(三)加強旅游業所包括的各行業間的聯系

旅游業領域下的任何產業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和合作,任何一個領域環節的差錯都會導致整個景區給游客完美體驗感的缺憾中。在除自然人文景觀的基礎建設之外,最基本的景區建設應在為游客的吃、住負責的層面,游客有了良好的居住環境才能夠有對自然風光的探索欲望。美好生活環境能夠讓游客感受到生命的溫暖與祥和,感受自然之美,餐飲的特色是游客對當地飲食文化的最直接體驗,因此要格外注重細節,讓最原汁原味的當地特色表現在景區餐飲中,避免游客對餐飲的高期待和低評價情況的出現。為方便游客出行,提供安全可靠的交通工具,合理安排游客出行時間,加強景區管理與建設,建立大面積的停車場,為自駕而來的旅客提供便利的停車服務,統一的交通管理讓游客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交通工具和出行方案。

四、結語

旅游業宏觀經濟的提高需要堅持景區特性、市場需求、利益最大化等原則,促進景區當地多個行業的共同繁榮與進步,加強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融合。根據國家有關政策的實施,推動發展景區當地特色文化產業的建設,優先開發地理位置優越的自然景區。政府在進行掌控協調工作時,應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前提,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建設和諧美好的人文景觀。旅游業的經濟增長帶動景區當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當地整體經濟發展。目前,景區的經濟建設對于我國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地人民依靠美麗奇特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文化風情,進行著具有地域特色的經濟建設,而這一系列的方法理論對于本地風景區的建設都有著不同程度的促進,幫助當地人民進行景區建設,就是幫助當地人民進行經濟建設,最終達到旅游業整體經濟增長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何禮蓀.努力提高旅游業的宏觀經濟效益[J].旅游學刊,1988:30-33.

[2]王麗娟.論旅游業宏觀經濟效益的提高[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0:64.

[3]周恩超.旅游業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分析與研究[J].職業技術,2018:112-114.

作者:謝林志 單位:海口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