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自由時間理論
時間:2022-03-26 11:13:00
導語:馬克思自由時間理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勞動時間和自由時間
時間,最具普遍性的含義是自然時間,即天文時間或日歷時間。但在不同領域,時間又表現出豐富多彩的特殊性。在經濟學意義上,馬克思全方位地分析了時間的各種特殊規定性,如生產時間、流通時間等。本文不擬對時間作全面探討,只限于與勞動時間相對應的自由時間。勞動時間,馬克思有時指“勞動的量的存在”①或“勞動的持續時間”即勞動在自然時間中的長度,其計量尺度為“一定的時間單位如小時、日等”;②有時馬克思亦指“創造價值的活動”③即勞動本身。我們認為勞動時間的這兩種含義并不矛盾,而是體現了質與量的統一。勞動時間的質是勞動本身,勞動時間的量則是其在自然時間中的長度。正因為如此,馬克思認為勞動時間“實際上就不僅是交換價值的內在尺度,而且是交換價值的實體本身?!雹軇趧诱咴谝粋€天文學晝夜(其自然長度=24小時)中的勞動時間即工作日。馬克思將它區分為兩個不同質的部分: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前者指勞動者再生產其勞動力價值的時間,后者指超過了前者的界限而替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的時間。區分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不僅對于揭露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具有決定性作用,而且對于研究時間與人類發展的關系以及社會發展的歷史趨勢也具有重要意義。自由時間,即“可以支配的時間”⑤或“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個人得到充分發展的時間”主要指閑暇時間和從事較高級活動的時間。⑥具體說就是“個人受教育的時間,發展智力的時間,履行社會職能的時間,進行社交活動的時間,自由運用體力和智力的時間,以至于星期日的休息時間……?!雹呦旅?我們初步探討一下勞動時間和自由時間在一晝夜中所占的比重與相互關系。對于勞動者來說,作為工作日的勞動時間不可能連續地工作一個晝夜(偶爾的非常情況屬于例外),當然也不允許為零,它存在最低和最高的界限。其最低界限就是“工人為了維持本身的生存所必須工作的那段時間”,⑧這部分時間是不可能用來自由支配的。其最高界限,馬克思認為取決于兩點:第一是勞動力的生理界限。由于勞動不外乎是勞動力的消耗,如果勞動后得不到或不能充分地得到營養補充和休息,勞動力就不能再生或很好地再生。因此,“人每天必須有一定時間休息、睡覺,也必須有一定時間滿足其他的生理需要,如吃飯、穿衣、保持清潔等等。”⑨這部分時間在一個晝夜當中,雖然可以相對靈活地安排,卻是無論如何不可擠掉的專項時間,是不能自由支配的。對這部分時間,我們不妨稱之為“必要生理時間”。第二是道德界限。馬克思說:“工人必須有時間滿足精神的和社會的需要,這種需要的范圍和數量由一般的文化狀況決定……?!雹膺@部分時間實際上屬于自由時間。上述的兩個界限都有極大的伸縮性。如果我們把一個晝夜區分為勞動時間和非勞動時間兩個部分,那么,自由時間不等于非勞動時間,它相當于非勞動時間與必要生理時間的差。如果我們的考察不限于一個晝夜,自由時間所占的比例雖然不會每天都一樣,但總的結論依然不變。以上的討論限于資本主義社會(實際上適用于一切私有制社會)中的勞動者。如果從全社會來看,社會的自由時間還包括不勞動階級的自由時間,這是私有制社會的自由時間的主體部分。不勞動階級的自由時間源于勞動階級的剩余勞動時間(詳見后文)。能否享有自由時間,對于一個人來說,具有極重要的意義。馬克思曾尖銳地指出:“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分鐘自由的時間,他的一生如果除睡眠飲食等純生理上的需要所引起的間斷以外,都是替資本家服務,那末,他就連一個載重的牲口還不如。他身體疲憊,精神麻木,不過是一架為別人生產財富的機器。”○11不過,即使是處于這種極端退化的絕境的勞動者,他雖然不能享有自由時間,但決不意味著他不能創造出自由時間,否則私有制就失去了其賴以產生與發展的根本前提。馬克思說:“如果工人需要用他的全部時間來生產維持他自己和他的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資料,那末他就沒有時間來無償地為第三者勞動。沒有一定程度的勞動生產率,工人就沒有這種可供支配的時間,而沒有這種剩余時間,就不可能有剩余勞動,從而不可能有資本家,而且也不可能有奴隸主,不可能有封建貴族,一句話,不可能有大私有者階級。”○12當然,自由時間只是為私有制的產生提供了可能性,只有當“外部的強制”隨之而來的時候,這種可能性才轉化為現實性。在私有制社會中,自由時間是一種“對立的存在物?!薄?3這種對立主要表現在,自由時間,本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由于勞動時間的縮短而創造出來的,應該歸其創造者即勞動者本身所享有;但卻被強制用于為他人勞動的剩余勞動時間,這部分時間由剩余產品游離出來,為不勞動階級提供了發展其他能力的自由時間。也就是說,在私有制社會中,社會的自由時間是靠非自由時間即剩余勞動時間產生的。一方的自由時間相應的是另一方的“被奴役的時間”;一方的能力發展相應的是另一方的發展受到限制。但是,“迄今為止的一切文明和社會發展都是以這種對抗為基礎的。”○14
二、“財富是自由時間”○15
馬克思曾多次引述一本匿名的“小冊子”中所提出的一個朦朧然而精彩的命題:“財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16并對這一命題給予了高度評價,而小冊子的作者本人并未真正理解這一命題的重要意義。馬克思對于這一命題的關注并不是偶然的。早在1861年,即他讀到“這本幾乎沒有人知道的小冊子”○17的17年前,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已經留心到威•舒耳茨的下列論述:“國民要想在精神方面更自由地發展,就不應該再當自己的肉體需要的奴隸,自己的肉體的奴仆。因此,他們首先必須有能夠進行精神創造和精神享受的時間?!M管因機器改進而節省了時間,工廠中奴隸勞動的時間對多數居民說來卻有增無已。”“但是在各國人民未來的生活里,通過機器起作用的盲目的自然力,將成為我們的奴隸和奴仆?!薄?8舒耳茨在這里實際上已經初步意識到了自由時間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對抗性和歷史性。不久,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閃現出這樣的思想火花:“在直接的物質生產領域中,某物品是否應當生產的問題即物品的價值問題的解決,本質上取決于生產該物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因為社會是否有時間來實現真正人類的發展,就是以這種時間多寡為轉移的?!薄?9在這里,我們看到,馬克思已經把人類的發展與勞動時間的比重聯系起來考慮了。不過,馬克思關于自由時間理論的展開,主要是在創作《資本論》而寫的兩部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草稿及1861-1863年手稿)中進行的。根據馬克思的論述,財富是自由時間這一命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首先,“財富是自由時間。因為剩余價值首先表現在剩余產品中,而其他一切勞動同生活資料的生產中所使用的勞動時間相比,就已經成為自由時間?!薄?0可見,從全社會來看,在“整個社會的必要勞動”○21之外的全
部勞動時間即剩余勞動時間,標志著資本主義財富的多寡。這是因為,對于資本來說,“財富是超過工人維持他作為工人的生活而多余下來的勞動”○22?;蛘哒f,資本的財富“直接在于占有剩余勞動時間”。○23但是,剩余勞動時間和自由時間是一對孿生兄弟,○24在一方產生剩余勞動時間,同時在另一方產生自由時間。勞動階級在剩余勞動時間中所創造的剩余產品,把時間游離出來,給不勞動階級提供了發展其他能力的自由支配的時間。也就是說,剩余勞動時間是自由時間的基礎;在自由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嚴格對立的社會中,自由時間的獲得與剩余勞動時間的被無償占有是同步進行的。因而,自由時間的多少標志著剩余勞動時間的多少,進而標志著財富的多少。其次,馬克思指出,隨著大工業的發展,現實財富的創造較少地取決于勞動時間,較多地取決于在勞動時間內所運用的動因的力量。而這種具有巨大效率的動因本身,又和生產它們所花費的直接勞動時間不成比例,相反地卻取決于一般的科學水平和技術進步。大工業已揭明,現實財富越來越表現在已耗費的勞動時間和勞動產品之間驚人的不成比例上;同樣也表現在被貶低為單純抽象物的勞動和由這種勞動看管的生產過程的威力之間質的不成比例上。不再是工人把改變了形態的自然物作為中間環節放在自己和對象之間;而是工人把由他改變為工業過程的自然過程作為媒介放在自己和被他支配的無機自然界之間。工人不再是生產過程的主要當事者,而是站在生產過程的旁邊。“在這個轉變中,表現為生產和財富的宏大基石的,既不是人本身完成的直接勞動,也不是人從事勞動的時間,而是對人本身的一般生產力的占有,是人對自然界的了解和通過人作為社會體的存在來對自然界的統治,總之,是社會個人的發展?!薄?5可見,財富的創造越來越取決于科學在生產上的應用,進一步說,就是取決于人類從必然到自由的認識,總之,取決于社會個人的發展。在財富的創造過程中,勞動時間的耗費越來越少,但是,“節約勞動時間等于增加自由時間”,○26人類所獲得的自由時間越充分,個人的發展也越充分,“而個人的充分發展又作為最大的生產力反作用于勞動生產力”?!?7也正是在這一意義上,馬克思強調:“真正的財富就是所有個人的發達的生產力?!薄?8從而,自由時間越來越成為財富增長的決定性因素。一旦直接形式的勞動不再是財富的直接源泉,財富的尺度就決不再是勞動時間,而是自由時間。以勞動時間作為財富的尺度,表明財富是建立在貧困的基礎上的?!?9不過,當財富的尺度由勞動時間轉化為自由時間以后,并不意味著勞動時間在財富的創造過程中就失去了任何意義。馬克思指出:“即使交換價值消滅了,勞動時間也始終是財富的創造實體和生產財富所需要的費用的尺度?!薄?0可見,無論自由時間對財富的增長具有多么重要的意義,財富只能在勞動時間中創造出來,生產財富所需要的費用也不能不計而且必須以勞動時間作為其尺度。勞動時間永遠是自由時間的前提,沒有勞動時間作基礎,就不會有自由時間。自由時間提供財富迅速增長的可能性,只有在勞動時間中財富的創造才能轉化為現實性。
三、自由時間與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
時間,實際上是人的積極存在,不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發展的空間”,但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剩余勞動時間成了對工人精神生活和肉體生活的侵占即對自由時間的剝奪。由于剩余價值歸結為剩余勞動,資本必然具有無限增加剩余勞動的要求。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不知道在占有別人的勞動時間方面有什么界限,另一方面,工人自身不能從資本的貪得無厭中掙得哪怕是他們的生存所必需的自由時間?!?1資本家通過占有剩余勞動而攫取了自由時間,甚至在必要勞動時間內也用不著從事勞動,從而其必要勞動時間也成了自由時間而不是維持直接生存的必要時間○32??傊?在資本主義社會,自由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的對立達到私有制社會的極限。這是由資本的本性決定的。但是,自由時間的對抗性質,并不否定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性;這種對立,是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動因。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資本主義生產是在對立中運動的”?!?3肯定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性,是馬克思主義同空想社會主義以及小資產階級理論的根本區別之一。在馬克思看來,“甚至在現代條件的極端片面發展伴隨著直接的恐懼的后果的地方也存在著進步。”○34早在《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就已經指出資本對剩余勞動的強制,進一步就是自由時間的創造,對于發展生產力和擺脫封建生產關系的重要意義?!?5在稍后完成的《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中,馬克思對上述思想又作了進一步闡述。他指出,在勞動對資本的形式上的從屬下,對剩余勞動的強制,以及與物質生產無關的自由發展時間的創造,只不過獲得了與以前生產方式中的形式不同的另一種形式,然而這種形式卻提高勞動連續性和勞動強度,增加生產,有利于勞動能力的差別的發展,從而有利于勞動方式和謀生方式的分化。特別是,“這種形式使勞動條件所有者和工人之間的關系本身變為純粹的買賣關系,或者說貨幣關系,使剝削關系從一切家長制的和政治的或者還有宗教的混合物中擺脫出來。”○36克服了封建生產關系而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使“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薄?7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決不是發展生產力和生產財富的絕對形式,它反而會在一定點上和這種發展發生沖突?!薄?8因此,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性是與其歷史局限性交織在一起的。資本的偉大的歷史進步性方面就是創造剩余勞動。由于資本的無止境的致富欲望及其唯一能實現這種欲望的條件不斷地驅使勞動生產力向前發展,致使一方面整個社會只需用較少的勞動時間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遍財富,另一方面勞動的社會將科學地對待不斷發展的、越來越豐富的再生產過程,從而,人將不再從事那種可以讓物來代替人從事的勞動,至此,資本主義的歷史使命就完成了?!?9一旦資本主義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它就成為人類進步發展道路上的障礙,這是“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固有的限制?!薄?0資本的本質規定性決定了,發展構成其解體的內在契機,解體為新的發展讓路,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邏輯必然。資本主義解體的歷史必然性是由其內在矛盾決定的。從時間的角度看,資本使勞動時間日益縮減,但是,在資本竭力把勞動時間縮減到最低限度的同時,又使勞動時間成為財富的唯一尺度和源泉,因為資本主義財富取決于剩余勞動時間。因此,馬克思說,“資本本身是處于過程中的矛盾?!薄?1資本縮減必要勞動時間以便增加剩余勞動時間,竟越來越使剩余勞動時間成為必要勞動時間的條件,馬克思把這看作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因為,本來必要勞動時間應該是剩余勞動時間的條件,沒有必要勞動時間作基礎,剩余勞動時間就失去了其賴以存在的必要前提。但是,現在如果沒有了剩余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對資本就失去了意義,或者說資本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礎。于是,一方面,資本調動科學和自然界的一切力量,同樣也調動社會結合和社會交往的力量,以便使財富的創造不取決于(相對地)所耗費的勞動時間;另一方面,資本又想用勞動時間去衡量這樣創造出來的巨大的社會力量,并把這些力量限制在為了把已經創造的價值作為價值來保存所需要的限度之內。這實際上屬于生產力和社會關系的問題。生產力和社會關系,對于社
會個人的發展來說,屬于兩個不同的方面,而對于資本來說僅僅表現為用來從它的有限的基礎出發進行生產的手段。對此,馬克思強調指出:“實際上它們是炸毀這個基礎的物質條件。”○42由追求剩余勞動時間而創造自由時間,既導致資本主義解體,也為向未來社會過渡準備了前提條件。這是不符合資本的意志的,但卻是由資本的直接目的所決定、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因為,在必要勞動時間之外,為整個社會創造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從資本的立場看,和過去的一切階段一樣,表現為少數人的非勞動時間、自由時間。不過,資本添加了這樣一點(這很重要):它采用一切技藝和科學的手段,增加群眾的剩余勞動時間,因為它的財富直接在于占有剩余勞動時間,它的直接目的是價值而不是使用價值。然而,與剩余勞動時間的增多同步伴隨的是自由時間的增多。從而,資本就違背自己的意志,成了為自由時間創造條件的工具,使整個社會的勞動時間縮減到最低限度,從而為全社會成員本身的發展騰出時間。但是,資本的不變趨勢(本性決定的)一方面是創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另一方面是使這些自由時間變為剩余勞動時間。如果它在第一個方面太成功了,那么它就要吃到生產過剩的苦頭,這時必要勞動就會受挫,資本無法實現剩余勞動(至于第二個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本身固有的限制,前文已經討論過了)。馬克思的結論是:“這個矛盾越發展,下述情況就越明顯:生產力的增長再也不能被占有他人的剩余勞動所束縛了,工人群眾自己應當占有自己的剩余勞動。當他們已經這樣做的時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就不再是對立的存在物了”?!?3至此,資本主義的歷史旅程也就結束了。
四、未來社會中的自由時間
隨著資本主義的解體、未來社會的誕生,將實現“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44并且“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薄?5其根本前提就是消除自由時間的對抗性質。馬克思設想了未來社會如何消除自由時間的對抗性質從而使每個人都能自由發展的途徑。他說:“如果資本不再存在,那末工人將只勞動6小時,有閑者也必須勞動同樣多的時間。這樣,所有的人的物質財富都將降到工人的水平。但是所有的人都將有自由時間,都將有可供自己發展的時間。”○46馬克思的這一思想,在《資本論》中闡述得更為深刻:“在勞動強度和勞動生產力已定的情況下,勞動在一切有勞動能力的社會成員之間分配得越平均,一個社會階層把勞動的自然必然性從自身上解脫下來并轉嫁給另一個社會階層的可能性越小,社會工作日中必須用于物質生產的部分就越小,從而個人從事自由活動,腦力活動和社會活動的時間部分就越大。從這一方面來說,工作日的縮短的絕對界限就是勞動的普遍化。”○47可見,勞動的普遍化不僅是克服自由時間的對抗形式的有效途徑,而且是杜絕這種對抗形式再生的重要手段,并且通過勞動的普遍化,工作日將縮短,從而每個社會成員都將擁有自己時間。每個社會成員都獲得自由時間的根本意義在于,使每個人都得到了充分發展的時間,“而個人的充分發展又作為最大的生產力反作用于勞動生產力。”自由時間的上述偉大作用是這樣實現的:“自由時間———不論是閑暇時間還是從事較高級活動的時間———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變為另一主體,于是他作為這另一主體又加入直接生產過程?!薄?8不過,馬克思在這里的意思決不是說,一個人離開勞動時間在自由時間中進行一段活動(且不論他干了些什么)后,再回到勞動時間或生產過程中時,他就是作為另一主體出現的。而是說,是否享有自由時間的勞動者,其作為主體的規定性是不同的。進一步說就是,完全喪失自由時間的勞動者不過是為別人創造財富的工具,而享有自由時間從而獲得了全面發展的勞動者則成為真正的(社會的和自然的)主人。享有自由時間的勞動者是這樣加入直接生產過程的:“對于正在成長的人來說,這個直接生產過程就是訓練,而對于頭腦里具有積累起來的社會知識的成年人來說,這個過程就是〔知識的〕運用,實驗科學,有物質創造力的和物化中的科學。對于這兩種人來說,由于勞動要求實際動手和自由活動,就象在農業中那樣,這個過程同時就是身體鍛練?!薄?9每個社會成員都獲得自由時間的意義還在于,消除了社會的畸形發展,必將大大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反過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如此迅速,以致盡管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還是會增加?!薄?0馬克思說:“社會發展、社會享用和社會活動的全面性,都取決于時間的節省?!薄?1也就是說,只有通過時間的節省創造出大量自由時間,才談得上社會發展、社會享用和社會活動的全面性。而時間的節省或節約,從橫向上來看,取決于“勞動時間在不同的生產部門之間有計劃的分配”,這正是未來社會將實行的計劃經濟的使命;從縱向上來看,則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自由時間是發展科學技術的根本前提。在未來社會中豐富的自由時間與發達的科學技術互相促進、相輔相成,推動著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朔俗杂蓵r間的對抗性質,在未來社會中,勞動時間也獲得了新的生命力。馬克思指出:“隨著雇主和工人之間的社會對立的消滅等等,勞動時間本身———由于限制在正常長度之內,其次,由于不再用于別人而是用于我自己———將作為真正的社會勞動,最后,作為自由時間的基礎,而取得完全不同的、更自由的性質,這種同時作為擁有自由時間的人的勞動時間,必將比役畜的勞動時間具有高得多的質量?!薄?2可見,隨著勞動者所創造的自由時間不再被他人竊取,其勞動時間中不再存在著一個被他人強占的部分,勞動不再是“必須實現的外在目的的壓力”所決定,不再是“我的自我損失和我的無權的表現?!薄?3從而勞動時間的有效性必將大大提高。這與前述由于自由時間的增多而個人獲得充分發展,從而提高了勞動生產力是相輔相成的。更重要的是,自由時間,是人類由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決定性因素。馬克思說:“在這個必然王國的彼岸,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展,真正的自由王國,就開始了。但是,這個自由王國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國的基礎上,才能繁榮起來。工作日的縮短是根本條件?!薄?4可見,人類只有不斷縮減勞動時間,增加自由時間,才能為自身的自由活動和發展開辟廣闊天地,才能逐步由必然走向自由。人類只有充分地獲得自由時間,才能“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薄?4馬克思的自由時間理論,不僅從時間的角度揭示了資本主義由發展到解體,共產主義必然實現的歷史趨勢,以鐵的邏輯堅定我們的共產主義信念;而且闡明了自由時間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規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推動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因的重要視角。其中有許多基本原理,對于指導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建設,例如克服勞動時間的浪費、消除自由時間的低效、縮小城鄉差別等,都具有重要的直接指導意義。
- 上一篇:馬克思主義社會保障理論發展
- 下一篇:銀行防范金融風險調研報告